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煮书》是一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应用性课,于老师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课前让学生自学《煮书》,课上让学生运用“煮书”的方法“煮”读《荷花》,还学生以真正的“读”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把发现留给学生”,使其在创造性的阅读中展现个性。学生“煮”中见悟、  相似文献   

2.
自制生字扑克学生自制扑克型生字卡,在课堂中小组内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谁先把手中的汉字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小能手”。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学生经常欲罢不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我当小老师”学生把自制字卡带入课堂进行“我当小老师”的游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会读的字用不同的方式教给其他同学,如:领读、组词、说句子等,一个接一个地教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老师。这种轻松、有趣的识字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生字,而且…  相似文献   

3.
幽你一默     
耳朵被拧掉了有个老师经常用体罚的方法对付学习差的学生。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把“陈”字错写成了“东”字,老师发现后非常气愤地当着全班同学把他叫到前边,大声问:“说!你的‘陈’怎么没了耳朵?”  相似文献   

4.
笑话口袋     
耳朵被拧掉了有个老师经常用体罚的方式对付学习差的学生。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把“陈”字错写成了“东”字,老师发现后非常气愤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问:“说!你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 ,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姜铭芳上《登山》一课 ,不禁被她那精湛的讲课艺术所折服。在这堂课中 ,姜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 ,注意做好“四字”文章 ,即立足“趣”字 ,倾注“情”字 ,把准“创”字 ,落实“读”字。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时时处于“愤”、“悱”状态之中。一、立足一个“趣”字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就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符合学生的心理 ,谈学生所喜闻乐见。比如 :深入体会列宁下山时的心理、动作、神态是本文的重点 ,亦是难点。姜老师设计了学生们所喜欢的“演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玩”的快乐,在有意识的“玩”中调动记忆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识字教学既充满趣味,又效果良好。找字朋友。告诉学生生字表中的字朋友藏在了注音的短句或短文中,看谁能尽快找到它们,认识它们。一个“藏”字使学生有了和朋友玩捉迷藏的感觉。他们兴高采烈地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并通过读老师的生字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最多。病字门诊。给字添一笔、减一笔、调换偏旁的位置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于是…  相似文献   

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片段一:揭题时的识字教学(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瞧,这是什么?(出示葡萄图片,在葡萄图片下面贴生字卡片:葡萄)(由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把所学生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师: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这两个字都读第二声。生:“萄”跟“葡”做朋友的时候读轻声。教师指名学生个别读、齐读。(强化训练,使语调更准确。)师:除了字音上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师: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8.
我是语文教师,也是班任任。为了了解班上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常常去听数学老师的教课和翻阅学生的数学作业。在听课中,我发现了有一些错字常常是由教师影响给同学的,并且不只是一个数学教师是这样。因此,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供数学老师教学上参考。无论在数学课文和作业本上,师生常常把“数”错写成“(由攵)”,这个字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或作业本上不知订正过多少次,但现在学生仍然写错。其次是“解”字往往把它写成“介”,用“介”来代替“解”。这两个字不仅字形大有差少次,况且字的读音也不相同,“解”(读jie)、“介”(读jie)。另外,把“圆”字写成“园”。这两字也不同的,前者读yuan,没有简化字,就词性来说,它是形容词;后者虽也读yuan,但它是“園”的简化字,是名  相似文献   

9.
说“书”     
高一语文课本《师说》中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其中“书”字,课本注释及教学参考书上一向都把它当“书本”、“课本”解,并据此译该句为“那些童子的老师,教授他们书本并且学习书中的句和读”。我认为此种解释是望文生义。既然老师已教给童子书本上的知识了,当然也就教了句和读,因为句读当然包话在“书本知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11.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  相似文献   

12.
偶然翻阅一个二年级学生的生字本,在一页中发现他把“猴”字错写成“(?)”。老师在本上用红笔批道:“把“猴”字抄写十遍。”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但在重写  相似文献   

13.
1以形成像,以像成字形是指“字”的形状,而“象”则是指印像有些字本身就是由图像演变而来的,这一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文字本身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借助于实物来帮助学生识记。如:在教《口耳目》一课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形与字相似的地方,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音、字、形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认字效果和速度就变得又好又快了。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如:在教学生学习“鼠”字时,我让学生把“鼠”字想像成一只小老鼠,然后启发学生,那上面的“臼”实际上就是老鼠的脸,而下面的则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来,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我把这种方法称为“联想识记法”。2教形近字,注重比较在教学生识生字时,我一般不让学生单独去认,而是把相近的字集中起来,一并出现,让他们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我把它与“日”字相比较,告诉学生记忆方法:“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在学生学习“她”字,我们可把“她”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  相似文献   

14.
识字激趣     
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我常常鼓励他们自己想一些办法记住那些自己一时难于记住的生字。学生们真会动脑筋,他们的一些新奇想法常常感动了老师。例如学“寺”,他们会说,寺庙很小,建在一寸土这么大的地方。记“遍”字时,他们会说,在一条船上有一座很高很高的房子。记“归”字时,就有人说,一把剑把太阳的一条手臂砍断了。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们江苏邗江县举行了全县初中语文课的评优活动(借班上课),其中有三位老师的课很出色,让评委们感到为难:一等奖只设一名的话,对其他两位都不好交待。这三堂课之所以这样难分高下,那是因为这三位老师:一、引导学生去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我学”与“我要学”只是两字排列顺序不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效果大不一样。前者是被动的,外因在起作用;后者是主动的,内因在起作用。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外界条件,那么教与学就会默契和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黄东源老…  相似文献   

16.
试卷背景:本套试卷力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融合起来,让整个卷面充满人文气息,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测查。设计意图:从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层面出发,力求全面地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改变以往试卷只重测查“读、写”,而忽视“听、说”的现象。(注:毕业年级所用教材为人教版教材。)礼物(留给母校)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离别时刻,你的心情如何呢?是难舍?是兴奋?你想给母校留下些什么呢?努力做好这张试卷,把它作为礼物留给母校好吗?听力训练(3分)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吗?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然后填空。1.文昌…  相似文献   

17.
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得正确,也就是要读音正确,不重复字音,不丢漏不添加字词,不读破词和句子。从普通话的角度来要求读准字音,在我们这地区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在朗读时会不知不觉地用方言认读。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在不影响正常朗读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正音。学生朗读时丢漏或添加字词,多半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只照着句子的意思顺下去,自己感到很通顺,掉了字加了字也不知道。如学生读“东郭先生大吃一惊,想把猎人叫回来,可是猎人早已走远了。”“早已走远了”读成“已经走远了”,掉了“早”,加了“经”,语句通顺,不对照课文感觉不出来。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可请他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如果还读不对,请他先看一遍然后再读。也有学生连续几次读不正确的,可叫他一个一个字认读,这时候就能发现毛病所在了。假如学生一读错,老师就告诉他掉了什么字,加了什么字,那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是漫不经心地  相似文献   

18.
HUNANJIAOYUNUH一、从读入手,指导学生读“准”课文古人读书都是“读”字当头,这已成为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现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练习设计中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所学课文,指导学生把书读好读熟。小学生是来学校读书的,他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是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从学拼音开始,就得读准声、韵、调,掌握好认读的工具,以利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在阅读教学中,应把“读”作为教学的主旋律,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  相似文献   

19.
《煮书》是一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应用性课文,于老师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课前让学生自学《煮书》,课上让学生运用“煮书”的方法“煮”读《荷花》,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把发现留给学生”,使其在创造性的阅读中展现个性。学生“煮”中见悟、“煮”中得法、“煮”中怡情、“煮”中显能,“煮”活了《荷花》。  相似文献   

20.
考查学科试卷的评价采用“模糊性评价”和激励性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模糊性评价”就是只看理解性的错误和卷面情况,对那些学生一看就能发现的小错误,原则上老师不批改。留给学生在试卷讲评时自己改正。激励性的方式就是重表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