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惠汝君 《学苑教育》2019,(13):25-25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在我国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现阶段,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十分深远。在中国,儒家思想可谓是具有最大影响的流派,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人们的一种主流意识。儒家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优势,不断地完善语文教学,并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是熔铸在中国人民族性格里的骨髓,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教学方式与思考过程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针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从多个角度阐述儒家思想对现代中学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出现危机时如何运用儒家思想进行化解以及对当下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的反思与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材.教法》2017,(6):106-111
传统儒学课程指的是在我国古代社会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素材并得以课程化的部分儒家经典,以及体现和阐发儒家思想的其他供儿童青少年研读的学习读物。儒家思想是传统儒学课程的源头,有些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进入学校从而成为制度化的学习材料。传统儒学课程在维系古代中国的人文教化和维护德治取向的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诞生于春秋时期,核心要义是一个"仁"字,孔子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奠基者,将儒家精华同音乐美学思想完美融合,力求尽善尽美,这些精华在后世也得以传承,高校音乐鉴赏课吸纳儒家思想是意义重大的,不仅能传承儒家文化思想,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高校鉴赏课中国古代音乐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进行论述,旨在提升学生鉴赏思维、陶冶音乐情操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的先贤圣哲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与刑事惩罚的关系,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刑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涉及如何确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者倡导的重道德教化、礼刑并用、德主刑辅、慎刑恤刑等一系列刑法思想,对当代中国预防惩治犯罪,构建和谐刑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以"仁"为其研究的核心,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儒家学说在创立后的两千余年间,得以不断传承和绵延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中虽然有不少封建糟粕,但仍有很多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孔子是最早提出教育核心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至圣先师",因此,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应该是最能形成共识的文化符号和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8.
生态观肇始于西方,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生态观有着根本的一致性。从儒家具有的生态观得以成立的两个理论前提和素朴的进化论思想来探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儒家思想为尊,因此,古代公文通过直接或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指导思想、出发点或证明具体观点的论据。这不仅使公文思想深邃、富有内在张力,也使儒家政治伦理和实践理性得到传扬。作为临民治事工具的古代公文与作为儒家思想具体表现形式的儒家经典相结合,成为“治统”与“道统”有机结合、互相补益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士人是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他们坚守着古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对儒家所追求的"道"有强烈的使命感,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造福社会等方面。传统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礼乐文化与大同理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