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亚运会,写下了中华民族体育史上迄今最辉煌的一页,也为中国新闻界创造了一个展身手开新篇的历史契机。翻开京津沪穗各报,亚运报道十分引人注目。人民日报及海外版除了在要闻版报道亚运会重大新闻外,还各辟了两个“亚运专版”,并另出一张彩色对开的《亚运新闻》,规模之大自该报创办以来未有先例。首都其他报纸如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也纷纷推出亚运专版,中国体育报增出了晚报,北京日报更是全力以赴,用50%至75%的版面报道亚运会,显出了东道主城市报纸的气派。外省市的报纸上,亚运会也始终唱着“主角”。津、沪、穗等沿海城市原本  相似文献   

2.
以亚运报道为契机,《北京日报》在版面上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版面风格。读者反映说,《北京日报》更好看了。版面改革的实践,大体可以归为4个方面: 让标题睁眼报纸恰如一张面孔,标题就是面孔上的眼睛。标题有光彩、有神,就会对读者产生“夺目”、“抓人”的作用。如何让标题“夺目”、“抓人”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纸副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引领大众文化的辉煌、90年代删减让位于新闻版面的黯淡后,在21世纪初,又重新成为报纸的一大聚焦点,自成风格的副刊正日益成为报纸赢得长期稳定的读者群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2006年  相似文献   

4.
一次亚运会,可以说给北京以至全国各行业,吹来一股强劲的神奇之风,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被称为“亚运气氛”,或称作“亚运精神”。北京日报编者发出了一句极富时代色彩的感言:中国人团结起来干什么事都能成。人们读着这句发人深思的感言,再看看北京日报10月8日的头版只有三条消息(转版)的闭幕式版面设计,不禁拍案称绝。它的确把国内报刊亚运报道的版面设计,推向一个最高峰。我的一些搞新闻业务的同事,拿着这张报说:亚运报道给中国报界带来一场革命!然而,亚运会刚过,许多报纸似乎又变样了。虽然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发议论,从各个角度写文章,主题只有一个:让亚运精神长驻。(有的  相似文献   

5.
10月8日的中国青平报上登了一份以“我看亚运会”为主题的电话调查,其中在“你对本届亚运会的报道有何评价”一项里,回答“很好”和“好”的有314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8.3%。这个调查是接近实际的。在以往多次的民意测验中,对新闻媒个不满意的总是居多,而在这次的亚运报道中,中国的新闻形象有了改观。回眸亚运盛会期间,许多人都是上班先抓报纸,下班守着广播,电视。亚运会上威武壮丽、精彩纷呈的竞技把神州大地搅得热气腾腾,激励了亿万人的爱国心、凝聚力、拚搏志。这是亚运会的成功,但也大得力于新闻媒介的传播。今年在中国,可称作亚运年。举国上下叫得震天响的一个词儿是“亚运意识”,从迎亚运会之时起一直响到亚运开赛,把个亚运的文章做的有声有色,十分辉煌。随着亚运圣火的熄灭,又出来一个新词儿“亚运后意识”。这个词儿拗口,不一定叫得开去,但这个意识却是要得的,我们是应该趁热打铁,在这个“后”字上把文章做足。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是一场伟大的竞赛,同样需要亚运健儿那种勇夺金牌,为国争光的拚搏精神。事实上,现在各条战线都在  相似文献   

6.
张艳蕾 《新闻知识》2001,(10):29-30
2001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新疆召开。本报送评的5个被指定日期的头版,在近百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全国报纸头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一等奖”。综观获奖的5个版面,我们不仅看到了《深圳商报》编辑、记者驾御报纸版面的智慧和水平,同时也看到了当代报纸版面的飞速进步和发展趋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获奖版面,能够从中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坚持“图文并重”,有统一的办报思想“照片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报道新闻、充分美化报纸版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报纸取之不尽的源泉。与…  相似文献   

7.
打开一张报纸,常常会对报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稿深感头痛,尽管版面编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用图片、用线条来美化版面,但是由于信息量的迅猛增长,版面的空间已日显紧蹙.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在同一份报纸的广告版中,整版或者半个版面的广告像个大胖子横卧在床上那么“自在”,形成了一种“紧的紧死,宽的宽死”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8.
点到为止     
多家报纸开辟专栏宣传“九五”成就鼓舞士气 人民日报9月20日头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伟大的里程碑》,深刻揭示了“九五”历史功业,总结经验,指明方向。头版还开辟《辉煌“九五”》专栏,当天报道的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果。 光明日报9月20日开设《辉煌“九五”》23日改名为《感受“九五”巨变》专栏。当天报道交通建设大发展,接着报道信息产业一日千里展翅飞等,同时配有图表和多幅照片,版面活泼。 经济日报9月20日开辟专栏《在“九五”成就的背后》,当天的报道反映世界舆论认为,从治理通…  相似文献   

9.
“报纸版面贵如金”,这是新闻界同行形容报纸版面重要、珍贵的一句行话。说尽管这样说,可是打开每天的报纸,仍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几条占了珍贵“版面”的报道。如“某某会议即将召开”之类便是典型之一。读者深为这种浪费叹息。如今的各家报纸,包括久负盛名的大报,似乎特别偏爱预告节目。什么会议将召开,书籍将出版,展览将开幕……往往不惜笔墨,不怜版面,详而又详地登出。过不多久,待会议正式召开或书籍正式出版,报纸又得从头做一遍文章。一条信息,强迫读者接受两次!一方面是很多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地市党报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和增强,然而,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由于仍在走“照搬照套”的老路、版面不能保证等多种因素,其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有读者直接问我们:中央、省级党报时事版面多,信息全、办的又好,可就是要好几天才能看到。而你们地市级党报离我们最近、当天就能看到报纸,可时事报道为什么缺乏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地市级党报时事编辑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显才 《新闻界》2004,(5):96-96
在传统思路的报纸编排中,重文轻图一度盛行,以至图片成了版面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和读者审美现念的转变,报纸版面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中使图片与文字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了报纸版面两个相辅相承的重要元素。图片不只是版面的点缀品。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只有充分运用好文字和图片,才能让版面“动”起来,才能给读者造成强势的视觉冲击,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样的报纸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2.
副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引领大众文化的辉煌、90年代删减让位于新闻版面的黯淡后,在21世纪初,又重新成为报纸的一大聚焦点。因为市场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删减甚至撤消副刊,并无助于提高报纸的销售量。相反,自成风格的副刊和对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一样,永远是体现报纸含金量的  相似文献   

13.
副刊的名字     
副刊原是新闻版面的一种“补白”,是边角料,可是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版面,并且有许多报纸因副刊的名气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像《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文汇报》的“笔会”副刊、《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等,这些副刊的名气与它们的报名的辉煌相得益彰,从而与报纸  相似文献   

14.
9月优异版面     
《伤感的团圆日》,齐鲁晚报,9月20日,头版
  点评:在中秋节这一象征团聚的传统节日过后,报纸头版关注很多人不能回家团聚的现实,版面中用电话线和拐杖组成的心形图案让人看了感到心酸,拨动读者心弦,可谓成功的创意。版面中配的两段文字“我们能给的”、“老人想要的”,较好地表达了报道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版面于报纸,就像人的仪表于人,是美丽端庄、仪态万方,还是邋遏零乱,无精打采呢?这主要取决于其内涵和外表形象两个方面及二者的协调。报纸版面的内涵包括深刻的主题思想、版面所拥有的丰富内容等;版面的外表,包括版面的版式、特征、栏目的设置、标题的制作、网线及图片的配合运用等。如何使报纸版面的内涵深厚,外在布局又赏心说目,是我们报纸编辑策划组合版面的指导思想。 立主题。随着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报纸已由原先的4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8版、16版、32版等,报纸越变越厚。那么,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是地方性报纸.都开设了新闻热线电话,开辟了新闻热线专栏。“新闻热线”的出现,不仅拉近了报纸同读者的距离,而且使报纸的版面更加灵活、所报道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并且由于它本身所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和监督功能而受到政府及各部门的关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新闻热线”的含义及地位 目前,在报纸上经常出现的新闻热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一个版面上开辟一个专栏,另一种是在版头下面有一个热线电话.版面中的文章很多是通过热线电话获得新闻线索采写的。 既然新闻热线这样普遍,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  相似文献   

17.
报道内容是报纸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 ,只有报道鲜活的内容 ,读者才爱看。而版面“受看”与否也是报纸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呆滞的版面是不会吸引人的 ,只有新颖、活泼、鲜亮、和谐的版面才能能动地表现内容 ,才会受看。因此 ,创新版式设计思维 ,充分运用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精心营造“受看”的版面 ,一直是报纸编辑、版式设计人员的孜孜追求。笔者认为 ,在报道内容确定的前提下 ,要想设计出“受看”的版面 ,为表现的内容增色添彩 ,应注意以下方面 :胸有“全局” ,综合部署。一块正常的版面有文有图 ,新闻类版面则可能消息、通讯、言论…  相似文献   

18.
奥运圣火9月15日在悉尼点燃,而对香港各媒体来说,奥运报道烽火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燃起。“争霸”、“称雄”、“逐鹿”等字眼充满报纸版面,让人早早感受到了悉尼赛场的浓浓硝烟。无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这类现代媒体,对于奥运报道都可谓不遗余力。大篇幅、多信息、多专题是所有媒体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图片对于报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张报纸如果办得好,那么它的成功之处必然有一个是“善于运用新闻图片”。换句话说,只有善于运用新闻图片、充分发挥新闻图片作用的报纸,才是一张办得好的报纸。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北京日报的《亚运专刊》所以受到好评,照片选用得好、处理得突出,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时间过去七八年了,有些经验性的东西仍值得总结。《亚运专刊》敢于给好照片以大版面的风格为什么没有完全继承下来?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观念上的原因。此外,本人在当编辑的若干年里,在处理新闻图片上有些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报纸编辑学讲究“美化版面”,视版面如同人的梳妆打扮,要大方得体又富有个性。现代报纸编辑则推出一个全新的观念:版面的“导读”。版面在他们眼中从被动的“衣装”变成了主动的“向导”。与此同时,一批崭新风格的报纸版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对开如中华工商时报、新闻出版报、改版后的北京日报等,四开如北京青年报、奥运快报等。这些新版式令平常的版面内容大放异彩,使读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