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课程 理念下的三维目标的其中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 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情感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教给学生正确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感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进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小学生理解 美、感悟美、欣赏美的能力.放眼我们小学语文课文,其中 不乏情感教育的素材.它们或意蕴优美,言语之间流淌着 淡雅脱俗,荡涤心灵;或清丽委婉,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如品 香茗.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素材,将情感教育贯 穿于平时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情感传递和情感渗透.  相似文献   

3.
美育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寓教于乐性等突出特点.语文教材博采了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作品,这些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对象,学习语文是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之中.教师应该运用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美的力量,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学习好似快乐的,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吉灿 《甘肃教育》2014,(18):49-49
正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去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的分析,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学生学会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美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发挥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通过诗文的学习,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一篇篇诗文中摆脱考试的压力,陶醉在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领略自然、生活、人生的美.然而,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美,并自觉地沉醉于美,感悟美呢?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最好媒介。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这些作品因情而美,因情而动人,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教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古诗文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作为"美"的情感传递者———电教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创设诗境、让学生感知整体美;可以帮助学生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还有助于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美;更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训练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在我们现阶段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是占有一定比重的。这些诗文...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关注情感教育,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细节处感知情感、促发情感、升华情感,从而使情感教育获得理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情感之美的自然熏陶,提升自身素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是富含情感的学科,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情感和美感的素材.这些颇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佳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徜徉在这美妙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把握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就应把精力集中在"情感教育"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让语文教学"美"起来?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情感美是语文美育的特征之一,它渗透于语文教材中,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情境、情调、情态、情怀这几方面对学生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脆弱,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紧张、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这些现象有没有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过多地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对她们进行语文情感教育,很少挖掘语文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美育因素,没有发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作用。我们所做的自认为深刻细致的讲解其实已经支离破碎,随之而来的是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所以语文课堂也变得乏味、沉闷。其实,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课文本身文质兼美,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只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走进学生心灵,发掘学生情感潜能,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轻松。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辅导员》2014,(24):43-43
语文教学应该是情的教学、美的教学。致力于新课改的我们更要还语文教学以语文味,让我们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教学中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正学会发现美、感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老师只有自我动情,积淀情感,释放情感.才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的天地、美的天堂。那么,怎样触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文学独白创设跌宕起伏的·隋感氛围每一堂语文课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应该是情的教学、美的教学。致力于新课改的我们更要还语文教学以语文味,让我们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教学中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正学会发现美、感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老师只有自我动情,积淀情感,释放情感.才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的天地、美的天堂。那么,怎样触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文学独白创设跌宕起伏的·隋感氛围每一堂语文课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这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极具思想内涵的特殊工具。中学语文教材中多为名家名篇,许多文章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审美因素发掘出来,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从而使感情得到升华,产生审美愉悦,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杜花 《考试周刊》2007,(33):30-31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如何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一是教学与审美的结合:1.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2.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3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二是色、形、声的结合:1.声音创造美,2.画面创造美,3.色彩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摘入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传达着真、善、美,而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真、善、美,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获得好的发展,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加强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形势:学生在学了十年语文后,仍不能真正地运用语文,仍没有锻炼出必要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失败与悲哀。而长期以来刻板的教学方式,过于理性化的教学思想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将美的情感带进教室,带进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能发现美,并能拥有美。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最好媒介。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这些作品因情而美,因情而动人,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粗浅的做法,在此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9.
郝玉霞 《文教资料》2005,(25):111-112
语文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因素。这些美学因素,一方面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灯,以语文之美感染学生,提高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热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们心理上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美”为基点,让学生在对美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形成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文章,都蕴含着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文本自身,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一、创设情境——发现美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