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意义,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索数学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数学第九册第69—71页,例题,P71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4题。教学目的1郾通过操作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2郾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郾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学具:每组准备…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76—78页,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中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75-77页,练习十八第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领悟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2—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⒉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树立空间观念,让他们初步感知与学习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教具准备: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抽拉式投影片。学具准备: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两个…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会运用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学难点运用转化的方法研究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书中69页方格纸上的三角形。思考: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共4节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并能计算出它的面积;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各节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主题图引出一个长方形和一…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一只蚂蚁住在A  相似文献   

11.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重点。教师应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归纳、讨论等数学活动中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价值,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69~71页,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旋转、平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在测量、计算三角形面积时,能灵活、合理地选择对应的高和底进行计算。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厚纸做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指…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0 ̄2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来源,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2.通过剪、拼、摆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69页———第71页的内容,练习十七中的练习。教学目的:1.会推导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和实践能力。3.多途径探索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具:研究材料袋、三角形纸片、习题卡、视屏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师:同学们愿意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助别人吗?生:愿意。师:10月16日,大姚县发生6.1级地震,红十字会前往灾区救援,请同学预算赶做300条包扎用的三角巾需要多少平方米布…  相似文献   

15.
<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五年级数学内容。学生要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课标精神,数学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发展,最终实现学数学、用数学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推导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拓展思维,培养探究能力。那么如何践行课  相似文献   

16.
几何最值问题考查的知识点丰富,综合性强,是中考数学的热门考点.在几何最值问题中应用函数思想,可以通过构建变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化繁为简,明晰解题思路.研究者从构建函数关系的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从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相似三角形中挖掘函数关系,解决几何最值问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0~2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来源,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2.通过剪、拼、摆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第九册第67、68页例2。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探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 2.让学生参与公式推导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力、概括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具、学具:投影仪、小黑板、两个大小形状相同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即用实验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对应相等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初步感知不完全归纳法,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媒体1.电子实物投影。2.每个小组三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