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重要课题,思政课教材衔接问题作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版统编教材的使用,在构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衔接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困惑。通过对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基本情况的深入探究,进一步发现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推进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衔接提出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据此,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开展一体化研究和建设。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高中各学段课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学段衔接性不高、初高中思政课教师各管一段等现象。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深入探究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遵循整体性、递进性、规律性原则,钻研初高中教材和课标,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认知发展、德育发展规律等,推进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实现教材建设一体化。开展教材和教材一体化研究,可以为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程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的编写设计展现出鲜明的“一体化”追求:在价值维度上,体现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导的目标一致化;在内容维度上,体现出坚持以生为本、以目标导向为主线的功用协同化;以方法维度上,体现出以增强科学性、提升思政课实效为根本的教学系统化。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各学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政策经历“分工与衔接”“循序渐进”“整体规划”“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一体化建设”五个阶段。在回答教育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上,体现出思政课教材建设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衔接贯通和学段目标导向的政策特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应体现方位性、全程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在处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和思政课教材关系时,我们既不能用思政课教材取代《读本》,也不能认为二者互不相干,而要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将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迁移到《读本》教学中,在教学目标、内容、资源等方面对《读本》和思政课教材进行整合,把《读本》内容适度纳入思政课纸笔测试,从而在《读本》和思政课教材之间形成铸魂育人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以来,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材在原叙述框架和基本内容延续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述进行了增、删、调、换。2019年秋季在部分省区率先使用的《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与原课标实验教材相比,在叙事框架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变动较大。这些变化贯彻了近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不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群体在思想、心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空间思维对其加以科学审视,遵循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对大中小学德育的连贯性、衔接性和德育一体化模式的空间建构进行逻辑推定和探究,试图从思维透视、情感熏陶、活动养成的逻辑层面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共同体德育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事业根本性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教材内容整体规划有待调整、教师队伍纵向衔接程度有待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应以问题为着力点,统筹规划各学段思政课教材内容,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队伍,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目前共有四种版本,其中实验区选用较多的是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三种。虽然它们都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编写,但内容差别却很大。而“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研究新课标教材是大面积促进教学创新和解决‘一标多本’下高考问题的最佳切人点”。兹以历史(Ⅰ)专题2中的“抗日战争”为例,试对三种教材加以比较分析,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人物课标未涉及,值得商榷;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和范围失之界定,教材难以取舍;教材编写者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偏差,导致说法不一;课标有的内容对教师要求太高,教学两难。  相似文献   

11.
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教材比较"是备课的极好的切入方式。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倡导以课程标准为参照,在深入解读现行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从知识结构、图像系统、栏目设置、实验安排、探究要求以及习题开发等角度,对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进行比较,挖掘教材的教育因子和教学意蕴,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结合《摩擦力》一课的设计,阐述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细读课标,明确学习目标;比较教材,理清内容线索,整合教学资源;分析难点,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2.
从思政课一体化到思政教育一体化,学科德育的开展有了新的要求。开展学科德育相关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整体推进思政课程育人效果的必要方式。同时,学科德育还在落实课程标准新理念要求、实现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学科德育,必须在根本方向、落实方式、落实手段和评价方式上,采取针对性策略,以促进学科德育的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初高中思政课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其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是深化和拓展。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课程标准缺少衔接、课程内容缺乏规划、教师一体化意识缺失等困境。我们应统筹学段衔接,加强内容规划;统筹队伍建设,锤炼教师素养;统筹校内校外,强化体验育人;统筹各类课程,做强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4.
据《光明日报》2月3日消息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小学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新课标"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音乐、美术等全部19门科目。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经过十年使用,旧课标的一些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有待完善调整。本次公布的课程标准,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内容更加细分,旨在更进一步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5.
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需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一体化统筹推进的逻辑起点、新时代思政课学科建设的基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关键课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推进具有重要的建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一体化既是课程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在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要求与内容、学科方法与价值等方面基本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脉络一体、逻辑一致等思想.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两大核心文本理解一体化设计思想,厘清课程一体化的育人追求,把握教材一体化的内容逻辑,以及一体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教材内容设置、教师教研活动和教学实施路径是直接关涉思政课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上述三个因素的内在关系,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特色与有机衔接之间的关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研独创性与协同性之间的关系、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对尺规作图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应地在修订初中数学教材时,也要对相关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修订.目前初中数学教材正在修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与新课标尺规作图相关内容为例,对照新课标,结合自身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的体会,提出了初中数学教材中新课标尺规作图相关内容修订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目标的重要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了更好地探索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拟举办"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第五届全国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线上研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