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中的肥水塘,是指鱼鹅混养塘或鱼鸭混养塘,塘岸边有禽畜养殖场。这类鱼塘把禽畜粪便发酵后投入鱼塘喂鱼,天长日久鱼塘积累了厚实的淤泥,导致水体肥沃,鱼的食物丰富,称为肥水塘。此种养殖塘在城郊和乡镇有很多。肥水塘滋生着许多水昆虫、孑孓、线虫、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等,给鱼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各种鱼类都长得“腰圆体粗”,特别是鲫鱼,其繁衍生息快。秋天是垂钓的黄金季节,笔者在此介绍秋季肥水塘钓鲫鱼的方法技巧,与广大钓友交流。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塘情水况灵活钓深 在城镇周围广阔的田野上,分布着无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盛水深浅不一的水塘,其中,除极少数水面宽阔、水资源条件较好的水塘被村民承包养鱼外,其他大多数水塘,就是我们钓鱼人野钓的主要钓场。其实,在这些水塘中,真正符合钓场条件的只占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水塘的大体塘情水况是:有的塘呈锅底形,塘的四周水浅,中间水深;有的塘呈葫芦形,塘的“柄”部水浅,“肚”部水深,  相似文献   

3.
季节塘,顾名思义,即是在旱季时是无水塘而在雨季时又坑满塘平的塘。在我们广袤的豫东平原,没有像湖库等这样大型的垂钓水域,而像这样的季节塘却是星罗棋布,随处可见的。如果在雨季连降暴雨,排水一时不畅,这样的塘就是我们垂钓者的乐园。但并不是每一个季节塘里都有鱼可钓,如何钓好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4,(1):30-31
有一些塘,水位很深,冬天在这些深水塘钓鲫鱼,和在水位较浅的水塘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钓法和钓组配置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张兰舸 《钓鱼》2006,(8):29-29
选塘春天钓野塘,最重要的莫过于选个好塘口,否则就会白跑腿,难有鱼获。1、选取水面较大的深塘。入冬结冰前,塘里的水位要在1.5米以上,水深不仅容易使鱼聚集还有利于鱼藏身,更有利于躲避天敌的捕食。若是水深不足一米的浅水塘,遇上寒冬极有可能干涸,塘里的鱼都会死,开春后塘里即便有水也无鱼可钓。2、选杂草丛生的塘。水草多的塘存鱼多,因为鱼大都离不开草,最重要的原因是水草繁茂有碍捕捞,对于捕捞者来说只能望鱼兴叹,即便撒网也捕不着鱼,因为鱼听到鱼网的入水声都迅速潜入草丛中,捕捞者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给钓鱼人春钓留下了可钓的鱼类资…  相似文献   

6.
一、钓瘦不钓肥。鲫鱼上钩的时间较其他鱼类咬钩的时间长,一般从初春开口咬钩,会延续到初冬。但选钓塘也是关键,一般以选瘦水的塘垂钓为佳。因为瘦水塘的水质较清澈,能见度好,鱼儿极易发觉诱饵;而且塘中少食,鱼极易咬钩,频率很  相似文献   

7.
忆失大鲤     
东山水塘是一自然野塘,地处我县县城西南17公里处,水面约有四个足球场大,秋季水深1.5米左右,是一平底水塘。水中多渔网,水草稀疏错落,但很有劲。该塘70年代初养殖过草鱼和鲤鱼,草鱼现已绝迹。据当地人讲,天大热时,水中有时可见到一米多长的大鲤鱼浮上水面,但为数稀少。钓友们开玩笑说,要是哪天能碰上一条过下瘾就好了。话虽这样说,但从来也没人在这个塘里钓上过一条重5千克以上的大鱼。 去年秋末的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8.
张兰舸 《钓鱼》2008,(17):33-33
肥水塘鱼难钓,尤为夏季更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何故?原因有四:一是肥水塘养料丰富,食物充足,完全可以满足鱼的生存需要,勿须四处寻食。二是肥水塘缺氧,鱼要活动必须耗氧,因此,鱼大都处在相对的静止状态,很少四处游动。三是由于塘内持续缺氧,鱼憋得难受,根本就没有进食欲望。  相似文献   

9.
泉过鱼出     
徐廷国 《垂钓》2002,2(4):57-57
1989年寒冬的一天,我与钓友去朋友的水塘钓鱼。此塘位于山脚下,呈长方形,约有四亩水面,水深1.5米以上。塘内主要是自养的鲫鱼,密度较小。我将钓位选在左岸靠出水口的附近,钓友则选了塘背面一处比其他地方略高的山丘。还没下钩,塘主就笑着对我说:“今天,你钓不到多少鱼。  相似文献   

10.
我从12岁就开始钓鱼,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我钓鱼的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看水。野塘看塘进出水口的水。例如进水是清的,出水是浑的,没看到人、鸭、牛入塘搅动水塘的话,说明塘内鱼很多并且很活跃。 第二,勤换钩。钩尖要锋锐,钩要小,这样鱼吸进容易。 第三,普通钓饵和特殊钓饵相结合。本  相似文献   

11.
一、选塘。既然钓的是计时塘就存在时间和收费的问题。选塘时应选个人经济能力能承受为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垂钓时间,千万不要骑车或开车跑上十来二十公里,一天除去路上往返的行驶时间自己撑竿的时间就大打折扣。选塘时选离家近路上行程少的计时塘,面积应在二千平方米以下且水面无明显漂浮物无死鱼无浮头无水锈的鱼塘。塘水的透明度应15厘米左右,因水体透明度不足15厘米为肥水塘,鱼吃食不积极。  相似文献   

12.
黄少武 《钓鱼》2005,(18):46-46
塘虱是家乡人对土生胡子鲶的别称,在闽北山村的溪流水塘经常生活着整窝的塘虱。此鱼昼伏夜出,索饵凶猛,易于上钩,很容易被钓者一锅端。小的时候笔者经常看见大队工作组的人整桶钓得。  相似文献   

13.
所谓野水塘,是指土地征收后,养殖塘没有人打理成为了野塘。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复一年,水域里却衍生着许多自生自灭的鱼类,尤其是鲫鱼最多。  相似文献   

14.
王思 《中国钓鱼》2005,(2):23-23
钓小坑小塘。小坑小塘是指一年以上未干,具有一定的水面水深,且避风向阳的小水坑(因被取土后形成的)和小水塘。选择这样的钓场进行冬季野钓,其有利条件主要有三:一是这种钓场不易引人注目,几乎无人捕鱼,坑塘中的鲫鱼较多;二是其水面相对较小,便于陕速诱鱼进窝;三是因其避风向阳,水温相对较高,鱼儿咬钩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5.
对策珍珠塘     
华朝熙 《钓鱼》2004,(10):18-18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里的鱼塘,大多当年投养当年千塘打光。所以每每开春之后,真难煞了钓鱼人——无处可钓。加之去年秋旱又冬旱严重,情况更甚。唯独一些养殖珍珠的水塘,是不会干的。这些珍珠塘,不仅水质好,鱼儿鲜美且个头大,但就是难钓。谁都知道,养殖珍珠的水面,布满间隔不到1米的钢绳和浮筒,在如此窄窄的绳巷里施钓,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塘主又个个精明,都以竿计价,煞是诱人。我就曾在一次出钓中挂断10副钓线,只钓回几条翘嘴鲌的记录,你说尴尬不尴尬?  相似文献   

16.
华朝熙 《钓鱼》2005,(14):8-8
笔者所在的城市,钓鱼环境一年不如一年。湖塘沟浜里,只要有一丁点儿鱼,便少不了毒鱼、电鱼的事儿。至于鱼塘.当地农民的习惯就是从经济成本考虑,极大多数是当年放养当年干塘。所以每年八春至夏,可钓鱼之处真是少而又少,惟独那些养珍珠的水塘和几个屈指可数的大水库是未曾干涸的。特别是珍珠塘,三五年不干是常见的,尽管在养殖珍珠的钢丝网箱中施钓困难.但那儿鱼头大密度高,我们便成了珍珠塘的常客。可是钓着钓着,就感到越钓越难.越钓越怪。就连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应该好钓.可情况远不如冬季。你说它无鱼,可又冷不丁地哪天让我们钓得非常得心应手,也经常让我们剃光头。明明是个好天,浮子却能整天纹丝不动。这种情况怪就怪在远非珍珠塘是这样,一些不养珍珠的水库也这样。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于污染,许多池塘经常散发出臭味,村姑们再不到水边洗菜洗衣,就连水库的进水源头都不再是好钓位……  相似文献   

17.
水中月 《钓鱼》2006,(2):69-69
那是个星期天,我骑着摩托车到郊外过“钓瘾”,可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着合意的落脚点。不料绕了道回来时,发现路边有一处水塘,这里水草繁茂,环境清幽,钓谚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现在正值冬天,这可真是个难得的好钓场。水塘边停着一辆小车,周围却不见什么人。管他呢,反正没人管。我从摩托车后备箱里取出钓具,找个地方放下了鱼钩,集中精力钓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这塘里的鱼多,好像都饿极了,不一会儿,我就一连扯起了几条两三斤重的大鲤鱼。正当我为自己的意外收获得意时,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您,您是市里来的干部吗?…  相似文献   

18.
王中兴 《垂钓》2001,(5):25-25
振兴湾离福建南平市区30公里.是个长400来米、宽200来米的水塘.塘内水质清新透亮.是当地一种叫黄尾鱼的最佳生存环境。该鱼学名鲮鱼,体形侧长,细鳞,小门.因尾部呈黄色而得名。  相似文献   

19.
初冬钓荷塘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5,(11):14-14
我退休后在家附近的“上海植物园”中坚持四季垂钓。公园中河、溪、浜、塘纵横,互相有瓦筒在地下沟通,还有一天然荷花塘,该塘水面较宽,也同其他河流连接。因为塘中有荷花,春天是公园中鱼类来此繁殖的好地方;夏天是鱼类在此纳凉的好去处;而冬天里,公园其他河、溪、浜无鱼可钓,在此荷花塘中,却仍能钓到鱼儿,因为荷花塘中有许多残败的荷梗可隐蔽,而且塘中间水略深些,光照又充足,很适合鱼越冬。  相似文献   

20.
初到一个陌生的池塘,应在各个可垂钓的位置试钓,找准最佳钓位,为以后垂钓打下基础。初钓塘的首次垂钓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从已有的经验、附近农人的介绍、已钓取鲫鱼个体大小的情况,可判断出此塘是否是一个较好的塘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