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进在新课改的行列里,我不断地被推动着、熏陶着、感动着,也不断地在思考着。  相似文献   

2.
人是社会发展的生命力。人改造着社会,也推动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时现代经济社会也需求着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作为人的灵魂——人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体现对社会的追求及信仰,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活即“生存,活着”,指人的生命活动。人生活在世界中,在世界中展开着自己的生命活动,体验着世界的存在,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体验着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人的完整的生命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全部活动由人的全部生活所组成。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同一的,人怎样活动,人也就怎样生活。生活本  相似文献   

4.
化与修辞的关系密切。各种化要素都影响和制约着修辞。本从化结构的视角讨论化对修辞的制约。首先,物态化制约着修辞,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其次,制度化制约着修辞,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自身行为规范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划对修辞也具有制约作用;再次,行为化制约着修辞,也就是说,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也制约着修辞;最后,心态化制约着修辞,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艺术作品等,也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报刊里经常印着和提到金奖,那字眼里似乎喷发着醉人的芬芳;影视屏幕上也经常出现领取金奖的场面,那图像常常让人激动得眼睛久久发亮;在马路上,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在议论金奖,那话语中含藏着多少追求和向往;一些角落里也有人在梦幻着金奖,那神情简直如痴如狂。  相似文献   

6.
[原作]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每个人每天都在寻找着,寻找着自己的目标,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寻找着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我,也在寻找着,寻找着奶奶的黑发。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翅膀     
有些人守着干涸的黄土,梦想着小溪;守着小溪,梦想着江河;守着江河,梦想着大海;面朝大海时,心却如同看见黄土一般干涸。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黄土黄沙,尽管蔚蓝在他们的视线里泛着醉人的波涛,但无法在他们的心中荡漾,因此大海也变得黄沙漫天。  相似文献   

8.
回家的感觉     
回家的感觉●郭淑芬(留学俄罗斯)对于一个在海外漂泊的游子来说,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生活多么富有,风光如何秀丽,环境如何舒适;不管异域的文化氛围如何包容着你,感染着你,说着如何地道的外语,然而,你永远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就像在空中漂浮着的气球,怎么也...  相似文献   

9.
《陕西教育》2006,(5):27-27
中考、高考不仅考验着考生们,更重要的也考验着家长们,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直接关系着考试的成败,因此对家长的心理调整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动物界尽管存在着残酷的生存斗争,但是也存在着相互合作和帮助的现象,这是由生存需要导致的结果。不同的动物之间有时有着相对稳定的互相关系,特别是大动物和小动物之间。在同一动物种群之中,也存在着为了种族的生存让某些个体作出牺牲的情况(如蜜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