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心理隐患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青年报》在2002年关于全国高校贫困生的调查中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数据:西安交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为35%,上海交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为35%,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比例为20%左右。在被调查的所有一般院校和重点大学中,贫困生比例最高达48.7%,最低也有20%。随着高校贫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农林院校的比例还要大一些,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27%,贫困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元,有16%的贫困生依靠亲友的资助完成学业,目前有近80%的贫困生参加了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还有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生,学校不仅提供岗位,还在第一时间内帮他们申请了政府部门的助学贷款,保障其生活、学习,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生利用假期打过工。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比例数字呈上升之势。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内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分别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0%和10%,而现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其中特困生比例也达到了10%~l5%,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急剧增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超过了40%和20%。在全国高校的农业院校中,由于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其贫困生比例也相对较高,例如:四川农业大学依据建立贫困生档案的资料统计,在校学生贫困生比例超过40%。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显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在对全校不同专业的671名贫困生及866名非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和9%,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贫困生高出了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显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在对全校不同专业的671名贫困生及866名非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和9%,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贫困生高出了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及救助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 一般而言,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已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占8%-15%。按区域、性质和程度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级差分类,提高资助效益,已成为国家资助政策施行与资助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文章运用分类比较方法,阐述贫困生按区域、性质和程度级差分类,提出构建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与资助政策创新,对于高校贫困生问题治理,提高资助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高校贫困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扩招以及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贫困生的绝对数也不断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占到30%,其中特别贫困的学生占10%左右。如此庞大的数字,说明我们必须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道,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实证调查和分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张兰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定性研究表明:贫困生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工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对此,国家应积极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助学贷款体系,学校应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贫困生自身应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高校贫困生的队伍日渐扩大,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12%,这个比例还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上的贫困引发了这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也已从“奖贷补免助减”等工作的实施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招生改革的深入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摆脱经济困挠的阴影,顺利完成学业,是社会,家庭及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变“他助”为“自助”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并轨招生的全面展开,高校教育收费的全面实施,结束了自建国以来免费上大学的历史,特别近三年,随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已由过去3;1或更高发展到今天的2:1,广东,北京等地已发展到65%或70%的考生都能上大学,但随之而来我国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不让贫困生失学,各高校相应启动了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举措,经过几年的实践,高校贫困生工作成绩突出,为顺利实施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现行的资 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调整资助贫困生的基本思路,改革现行的资助贫困生机制,推行有利于大学生自助求学机制,这才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做好高职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成本的逐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家、社会和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对于解决我国贫困生就学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8~15%,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更大。因此做好贫困生的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贫困生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关爱。更需要高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正确认识贫困生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教育补偿法,确保高校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用于补偿贫困生。挖掘勤工助学潜力,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赍助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景军 《教书育人》2001,(18):16-17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教育体制转轨中的一个历史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生问题越来越成为各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高师院校,由于各种原因,贫困生的比例相对高于其他院校,人数占在校人数的25%左右。努力作好尤其是高师院校贫困生工作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物质解困足前提 近年来,党和政府、全社会以及高校都十分重视资助困难学生工作。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助、高校集资等措施,筹集资金,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在 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 为20%,特困生比例为8%。贫困生 资助主要有哪些方式?为此,本刊 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姜旭萍主任。 记者: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考 上大学后如何入学? 姜主任: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都开辟了“绿色通道”,城市低保家 庭及农村特困家庭考入大学的子 女,可以凭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  相似文献   

20.
去年湖北民族学院百名贫困生因无法交纳。学费面临退学困境,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初步估算,2001年秋季招生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贫困生占20%至30%,特别困难的约占10%。如何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