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学古典名著,其内容涵盖了历史、文学、政治、法学等众多学科,就法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刑事法律,《蒙古秘史》中也涉及其一些内容。这些内容背后,蕴含着遵循约孙、汗令即法令、功过相抵及以杀为核心的重刑思想等特定刑法思想。这些刑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指导刑罚的实施及教育、惩罚犯罪等方面为当时的蒙古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蒙古秘史》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著作,翔实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蒙古民族的崛起及至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历史,保存了有关北方草原民族的大量史料、传说、故事、风俗、习惯、词汇、谚语、歌谣等;它还是一部采用散文体和韵文体(诗体)语言叙述的古典文学名著。详细介绍了《蒙古秘史》的产生、衍变和传播经过及其影响,评介了国内外的版本、译本,重点对《蒙古秘史》哈萨克文译本所存缺憾原因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蒙古秘史》作为一部战争史,是蒙古民族得天独厚的关于当时战争的“实录”。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丰富的军事思想,留给人们的是关于古代军事科学的宝贵财富。“合剌合勒只惕会战”与“蒙古灭乃蛮部之战”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时期两次重大的决战。本文通过这两次战争,剖析了《秘史》的作战指导原则和素朴军事辩证法思想,同时对其战略、战术的奥妙也进行挖掘与探讨,认为《秘史》中反映战争活动的军事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我国蒙古民族于十三世纪中叶流传下来的一部珍贵典籍,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秘史》做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秘史学”,也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百余年来,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学者潜心探索,精心挖掘、考证,在译注、校勘、注释等方面深入研究,为之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特别是我国解放以来,国内学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做指导,使《秘史》的研究大大向前深入了一步。通观蒙古史学界对“秘史学”研究的成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历史学方面研究;二是从文学方面研究;三是从语言学方面研究。此外,国内外学者还从版本学和文献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的观点和方法,从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角度,对《蒙古秘史》和《古代社会》的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粗略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蒙古秘史》的历史内容和哲学价值。这对于拓展蒙古学的研究领域,深化秘史学的实际内容,探索蒙哲史的新课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蒙古秘史》,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迄今为止,从教育的角度研究《蒙古秘史》者,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蒙古秘史》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笔者从生产、生活、技术、习俗、音乐、医学、道德、军事、管理等方面研究《蒙古秘史》,初步揭示了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蒙古秘史》的原文问题是蒙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涉及一部著作的写作,而且涉及到整个蒙古文字史。从蒙古王朝用畏吾字书写蒙语的情况,从《蒙古译语》、《华夷译语》的编纂目的、读者对象以及从蒙古畏吾字书面语的表达形式诸方面看,都有力地证明《蒙古秘史》原文是用蒙古畏吾字撰写的。用汉字写成的观点则缺乏有力的根据,只是作为一种猜测。  相似文献   

9.
将《蒙古秘史》有关内容与纯史书《史集》、《圣武亲征录》、《元史》加以比较研究,可看到《蒙古秘史》的个别内容是虚构的,个别内容是将若干年间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加以重新编排统归一处记述的。  相似文献   

10.
《元朝秘史》文献版本研究不仅涉及到流传、影响诸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人们对这部名著的认知水平。本文首先披露了一部鲜为人知的蒙古王府藏本,继而就其来源、内容作了考证,指出清朝统治者把这部名著视为治军建国的一面镜子,这是《秘史》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秘史》是一部证佐凿凿的内廷抄本,是唯一可考的蒙古王府藏本,是撷采独特的完古节本。  相似文献   

11.
《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古历史最重要的原始文献之一,内容十分丰富。然而,《蒙古秘史》还有较高的科技史价值。笔者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全文分天象和数学、饮食和畜牧业技术、房屋建筑、 机具制造与使用、纺织与服装、医药卫生、对野生动植物的认识与利用等7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五卷本《元朝秘史》《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本系蒙古大汗的皇家秘典,书藏金匮石室者百余年。及至明洪武年间朝廷将它作为训练译员的语言教材予以版刻,遂逐渐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3.
《蒙古秘史》作为记载蒙古民族源流与发展的典籍,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而书中记载了多位蒙古民族女性先祖的故事,更是为我们探究当时蒙古民族女性的地位以及生活状态提供了资料。《蒙古秘史》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女性,她们具有哪些特质以及她们的地位如何,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4.
《蒙古秘史》,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察安》,明初改称《元朝秘史》,是蒙占民族第一部书面著作。这部书运用编年的体例,传纪文学的手法,韵散结合的形式,从蒙古民族起源的原始传说写起,一直叙述到十三世纪四十年代为止。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展示了古代蒙古丰富的政治化,其中系统的汗权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汗权是典型的政治权力,它有至上性,强制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扩张性和破坏性等属性。《蒙古秘史》中汗权的作用方式有强制性,功利性,操纵性,合法性及人格型等不同的形式。每种权力往往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组合,相互依凭,综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蒙古秘史》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部草原文学巨著,它采用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形式,成为记述蒙古族历史最早的典籍。而其中所涉及到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如表现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等等,都成为了至今还在北方草原传承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7.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海涅什Erich Haenisch,从一九三一年以来写了多种有关《蒙古秘史》的研究著作,并已出版了《蒙古秘史词典》(威斯巴登版)。一个外国人如此关注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编就这部词典是难能可  相似文献   

18.
匈奴人语言所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古汉语中古拟音做为语音基础,主要以《蒙古秘史》为参照,对部分匈奴语单词、词组、短语和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秘史》语言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现象方面与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匈奴语十分近似。所以,匈奴语属蒙古语族的可能性相当大。  相似文献   

19.
从明代官私史乘就《元朝秘史》的著录可以看出学者对这一蒙古典籍价值的认识经历了由语言形式到历史内容的发展过程,井证明我国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不是始于清代,其时间上限应推至明朝洪武年间。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做为蒙古民族的古典历史、文学巨著,是以《元朝秘史》为题,知名于世的。然而,这部幸存于今,稀世珍籍的准确题名问题,也和蒙古史的某些称号问题同样,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看来,这里也有“正名”的必要。现就《秘史》题名问题,拟做若干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