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log-logT图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系统,得出八大行星卫星系统都符合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行星卫星系统logR-logT图线截距与中心天体质量的关系;通过描绘未知行星卫星系统、水星卫星系统和金星卫星系统的logR-logT图线,推测未知行星的质量和公转周期,以及水星和金星的未知卫星可能存在的位置与周期.  相似文献   

2.
科技速递     
正前沿科学家称发现世界第八大洲地理书上讲地球拥有四大洋七大洲,未来可能改写成四大洋八大洲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多名科学家日前发表研究报告宣称,他们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洲,这块大陆面积达490万平方千米,但94%的面积被水覆盖,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相似文献   

3.
姜国厚 《科学中国人》2011,(5):97+96-F0003
生命的出现,为地球增添了无限光彩.使地球成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佼佼者。生命的出现,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生命来自何方?人类苦苦追寻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4.
太阳用强大的引力,把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召集在自己周围,不让它们跑远。不过科学家最近认为,也许在太阳系的早期,有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曾经放弃了太阳系家园,到远方去流浪了。  相似文献   

5.
火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大量的铁氧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让火星看上去总是红艳艳的。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考虑范围。不过在星际旅行之前,我们首先要将火星改造成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国古代行军,“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登陆火  相似文献   

6.
未来,即使发现了类似地球一样的太阳系外行星,我们恐怕也无缘从近处一睹“芳容”,因为它们实在离地球太遥远了。但难道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只好就此止步了吗? 得益于观测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未来10年,太阳系外的行星将会应接不暇地涌进我们的视野。它们中多数可能是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因为此类行星质量巨大,最容易被观测到,但也会有类似地球的、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而且质量可能是地球的好几倍。我们不妨把后一类行星称为“超级地球”,这类行星目前已经发现30多个。它们是宇宙中外星生命家园的理想候选者。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大奖     
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是哪一颗?磁场最强的行星是哪一颗?四季变化最激烈的行星是哪一颗?包含地球在内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如果像这样彼此竞争,优胜者究竟会是谁呢?体型奖行星如果以半径大小彼此竞争,赤道半径约71000千米的木星将是优胜者,我们的地球(赤道半径约6300千米)居第5名,仅为木星大约1/60的冥王星(赤道半径约1100千米)则居最后一名。像这样以实际的数值比较行星,大家可能还无法体会。因此我们将地球视作直径1厘米的“弹珠”,继续比较。以这个尺度来说,最大的木星为“铅球”,居第2名的土星为“垒球”,居第3名的天王星与居第4名的海王星约…  相似文献   

8.
禁锢在地下的水正在升上天空,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地球是唯一被液态水覆盖了大部分表面的星球,浩瀚的大海和浩荡的江河为我们所熟悉,但是埋藏在我们脚下大地之中的地下水,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下旬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距地球50光年的某恒星环绕轨道上有一颗环境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这颗太阳系外的遥远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4倍,与天王星质量差不多,是一颗由固体岩石构成的全新行星,其环绕恒星运行时也正好处在一个非常温和的轨道区域,科学家们称这颗行量为“超级地球”。美国航天局在8月31日也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两颗与地球有很多共同自然属性的小行星。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可以适合生物生长的另一地球。  相似文献   

10.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之所以出现在地球上,是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热量、地球自身的质量以及离太阳的距离适中等因素造成的。不过,吹毛求疵的科学家说,要想让生命在行星上更早出现,或者生存得更久远,那么其实太阳和地球这对搭档并非完美。  相似文献   

11.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明亮的红点,认为它会带来战争和瘟疫。罗马人以战神(Mars)来命名这颗行星。在晴朗的夜空,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着古今千万人的视线。火星较地球更为远离太阳。若由太阳为首向外算起,第一个为水星,第二个为金星,第三个当然就是地球,也是所谓太阳系第三行星,其次  相似文献   

13.
到底有几个大洋? 地球上有几个大洋?相信很多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吗?且慢,这个概念如今正接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因为已经有很多人相信,地球本来是应该有五个大洋的.其中一些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既然九大行星都能改为八大行星,现在也是到了让大家接受五大洋概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15.
土星的基本情况 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 土星最大的卫星泰坦,拥有一个富含氮气的大气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 土星从太阳接收到的能量是地球所接收的1/90。土星会反射出从太阳接收到的79%的能量。 土星是距离太阳第六位的行星,其轨道的平均距离为9.54个天文单位(约为142.94亿公里,8.88亿英里)。 土星的直径是120,660公里(约75412英里),而地球的直径是12,756公里,质量为5.69×1026kg(是地球的95倍),自转周期为10小时40分钟。  相似文献   

16.
我们无意间发现我们生活的空间和微观的原子、电子间有着些许的相似。宏观如太阳系,是八大行星在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旋转,而微观体系原子中,是若干个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如果把地球想像成一个正做着绕核运动的电子。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就有些许相像了呢?  相似文献   

17.
李竞 《百科知识》2006,(9X):7-8
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 2006年8月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第26届大会上通过了《行星定义》决议。根据《行星定义》,太阳系天体分类为“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三个不同类型的族群。现今,行星共有8个,它们即是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所共知的所谓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已确认且又无争议的共3个,它们是“谷神星”、冥王星和暂时编号的2003UB313。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海外天体、近地天体、特洛伊族小行星、半人马族天体、彗星等。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年前,我们曾经认为行星是这样形成的——一个充满尘埃的原行星盘环绕着年轻恒星的赤道旋转,渐渐地相互吸附形成行星系统。并且岩态的行星在里边,气态巨行星在外边。很明显,科学家们的这些认识完全来源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然而,在短短20年内,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又新发现了1000多颗行星。与我们的八大行星相比,系外行星显得很另类,它们的轨道有的与主恒星有着非常高的偏心率,即靠近主恒星时很近,远离主恒星时又很远;有的  相似文献   

19.
在炎炎的夏日,当我们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时,我们其实应该感到一丝庆幸,幸亏我们生活在地球,而不是水星!作为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白天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50℃,而且身边光芒万丈的太阳还不断地用强烈的、充满带电粒子的太阳风袭击着它,这让人们一度认为,水星上除了坚硬的岩石,不会有像地球这样的水圈和大气圈的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至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