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暗示指的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Lozanov)首次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后广泛流传于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他认为,暗示教学法依靠暗示能“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2.
刘玲 《教书育人》2013,(1):44-44
暗示教学法首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且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广泛流传。暗示教学法是指通过暗示,也就是建立在无意识心理上的倾向,激发个人的潜力并不断地创造学习动机,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也充分地应用在我国高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本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里戈里·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暗示外语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于80年代也曾进行过相关的教学试验.暗示法在西方广为人知,但在我国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分析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论述其对教学条件的主要要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应性问题,取其可取之处,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暗示外语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于80年代也曾进行过相关的教学试验.暗示法在西方广为人知,但在我国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分析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论述其对教学条件的主要要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应性问题,取其可取之处,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教育暗示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博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其后广泛流传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70年代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随后传播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并于80年代传入我国,在吉林、江苏等地进行了外语、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历史离不开年代,年代贯穿于整个历史。历史年代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历史年代问题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暗示教学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6所学校对500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并获...  相似文献   

9.
"亡灵"一词隐喻了欧阳江河对1990年代诗人主体身份的认定;"虚构"一词则包含对于诗歌本体论、方法论的暗示。"亡灵的虚构"准确地概括了欧阳江河1990年代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思想刷新了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为诗歌表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主体感受的兴趣,阻断了通往读者的道路,因而导致了一些读者与批评家的不满。  相似文献   

10.
王芳 《语文知识》2005,(5):20-23
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歌曲《二十年后来相会》) 有一个笨小孩,出生在六零年代,十来岁到城市/不怕那太阳晒/努力在七零年代……(歌曲《笨小孩》)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一首被上世纪80 年代的男女老少广为传唱,一首火爆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街小巷。细心人已经注意到  相似文献   

11.
增光     
于坚 《天津教育》2005,(3):22-22
看见博物馆的外墙搭起了脚手架,还挂着巨幅标语,“为博物馆增光”。上个世纪50年代建筑的博物馆由于雨打风吹,已经光芒暗淡,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倾向,暗示出这个城市终于历尽沧桑。“增光”的意思,就是粉刷啦,上漆啦,贴瓷砖啦,总之,搞得亮亮堂堂、焕然一新。昆明本来阳光就好,明亮是得天独厚的。又经过这几年把老城拆掉,换成新城的大规模“亮化”,现在简直是光明一片了。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合作学习理论开始引入中国并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3.
暗示加速学习法(suggestive Accele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SALT又称:超级学习法、整体学习法、暗示学习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拉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这种学习法的实质是:通过生理上的放松、心理上的意念集中以及暗示的作用从而扩展学习者的自我、增强学习者的记忆容量。这几方面的做法对我们不算陌  相似文献   

14.
暗示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运用于多科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必须深入理解并遵循暗示教学法的三条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暗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暗示教学法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源于保加利亚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创始人是一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这种教学法最初运用于成年人的外语教学,以后逐步推广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科教学。它问世不久,就打出国门,风靡世界许多国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热门实验项目。从1981年开始,我国山东、上海、江苏、内蒙等省、市、自治区都有人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实验。第二届全国“两法”(暗示教学法与纲要信号图表法)研讨会于1992年7月在山东蓬莱召开。暗示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辛平 《考试周刊》2010,(48):63-63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开展了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有着许多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职业教育集团(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出现职业教育集团。巴西的职业学校连锁机构Objective/Unip成立于60年代中期,美国的阿波罗职业教育集团创始于197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迅速。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最早起步于1993年。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正常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约有50多家。  相似文献   

18.
叙事性在90年代以后的汉语诗歌中全面彰显,不仅是一种诗歌写作策略的转换,更代表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与审美追求。这种变化是根植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深刻转变,根植于个人化写作下诗人对自身主体性的认识,更来源于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对诗歌文本有效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罗慧芳 《现代语文》2007,(10):14-15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主要观点是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分析人性和研究人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教学研究》2006,(2):F0002-F0002
福清华侨中学创办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福清籍旅外侨胞捐资兴办的第一所普通中学。上世纪80年代成为福建省重点中学,90年代评定为“二级达标中学”,2005年10月通过“一级达标中学”福州市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