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清来华外国人人数众多,从外交使节、商人到记者、探险家等,不一而足。他们留下了大量游记,其中记录了晚清女性的容貌装扮、家庭劳动、社会活动等内容。这些文本揭示出晚清女性生存境遇的复杂与艰难,表征着女性价值观念的因循与变革,显示出女性解放运动的进步与受挫,是研究晚清外国人眼中中国女性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晚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随着国门洞开,大批外国人来华,他们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到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记叙和评析,从另一种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反观自我的"异域形象"。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现在,在上海成家立业的外国人有数万之多。因此,被邀请到外国人家中做客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这时尤其要注意到外国人家中做客的礼仪。  相似文献   

4.
相关手续篇     
现在的上海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不仅在管理、规定等方面,而且在心态上对外国人也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因此目前有不少外国人在上海工作。对于外国人来说,只要有上海的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就可以到位于中山南路865号的上海市劳动和就业保障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有了该许可证,外国人就可以合法地在上海工作了。一  相似文献   

5.
对于外国人进入康藏游历,晚清中央、地方政府采取了大量相关的对策措施。总体而言,1875年前清廷的对策可概括为"入康不入藏",即有限度地允许或默许外国人进入康区活动,而对于入藏则加以严禁,一经发现,即刻押解出藏区;康藏地方各界亦对外国人谋求入藏持强烈抵制和反对态度。丁宝桢督川时期,利用康藏地方各界"阻洋"的普遍社会心理,采取"借藏阻洋"的策略,强调"康藏有别",力图使外国人难以进入藏区腹地。这一策略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也有多方面负面效应,加剧了康藏地区本就复杂的局势,造成"洋汉均阻"等问题的出现。赵尔丰调督川康后,实行"川康有别"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入康外国人的管理。外国人进入康藏游历以及晚清各界的上述做法,在近代中外关系史和康藏局势上产生了多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李东 《大学生》2013,(9):48-49
正我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外国人,掐指算来也有十几年经验。但是到中国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和在外国的外国人是不一样的。我不能完全按照之前与到中国的外国人交往或者与中国人交往的逻辑在这里开展人际交往。简单来说,他们希望我们的行为符合这样一些规律(They expect us to behave in certain ways)。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人到中国就业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我们须高度重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文章分析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依法确保外国人就业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摘     
中外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诸多不同。比如,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我们一般说:“听老师话。”外国人可能会说:“开心地玩。”就教子而言,两者谁优谁劣三言两语恐难说清,但是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却是值得回味一番的。教育专家认为,给孩子适当的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达,为唐朝对外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大量外国人来到唐朝学习和经商,为了保障外国人在唐朝活动应当享有的正当权利,稳定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唐政府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涉外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涉及外国人出入唐朝边境的规定,外国人在唐朝生活、学习、经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唐代法律开明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来到中国学汉语的外国人,已从10年的36000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1万,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  相似文献   

11.
一、住所确定后请办以下事项 (1)办外国人登录手续。 到所住的区役所、市役所或町役场办理“外国人登录”,办理“外国人登录”需要护照。递交外国人登录手续后,区役所工作人员会交给你一份“外国人登录证明书予定期间指定书”。 此份“指定书”上写着“外国人登录证”的交付日期。  相似文献   

12.
现在,到我国,尤其是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访问、经商、旅游的国际友人日益增多。我们该怎样与这些来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交往与相处呢?求同存异是一条根本原则。坦诚相告外国人对我们国家大多不太了解,应当说,越是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名来自英国的一年级的小小留学生,大家都奇怪地叫我"外国人"。其实,中国人到我们的国家去,也被叫作"外国人"。我好像没有在学校过过"六一"呀!但"外国人"的名字似乎提醒了我,姐姐二年级时在校园过"六一"儿童节,我作为一名"外国人",应邀参加了"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那天,姐姐穿上妈妈送给她的红色连衣裙和黑色皮鞋,打扮得格外迷人。再看看她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11,(11):73-73
9月19日,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发布最新调查统计数据称,首尔市、仁川市及京畿道共18所外国人学校里,在校生的34.5%(799名)都是来自首尔市富裕的江南区、瑞草区、松坡区的韩国籍学生:另有50名左右的韩国籍学生因家长在上述三区内任职,也在这些外国人学校就读。李明博政府大幅放宽规范外国人学校的法令规章,允许更多韩国籍学生进入外国人学校就读,特别是由美国人或英国人开办的外国人中小学。越富有的韩国人越希望将子女送入外国人学校就读,以便子女毕业后直接申请到美国或英国留学。全韩国凡英、美人士开办的外国。  相似文献   

15.
外国留学生在日本大学或短期大学求学的外国人,从一九六九年五月一日至现在有一万零八十六人,其中四千零五人为外国留学生,其余六千零八十一人是所谓的外国人学生。这里所说的外国留学生,是指来自外国为到日本的学术研究机关或教育机关,进行特定的研究或受教育而入境的人,亦即给予侨居资格四——一——六的入境者,把按照其他侨居资格侨居并在大学或短期大学求学的外国人叫做外国人学生。  相似文献   

16.
晚清是中国女子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当时来华外国人见证了这一过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空间基本囿于家庭,学校教育与女性无缘,她们主要在家学习相夫教子所需的道德与生活技能。随着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传入,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她们开始以各种形式接受新式教育,学习内容突破了“家庭”的范畴,尝试走向社会。这些通过“异域之眼”留下的记录为我们审视晚清时期中国的女子教育提供了新种视角。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04,(11):49-50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2003 年12 月13 日经国务院批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规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第三条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可以单独使用。第四条  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第五条  受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后期,《纽约时报》有不少关于中国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报道。这些报道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隔一个世纪回望晚清的教育,依稀可见熟悉的影子。通过对晚清教育的回望,可以发现: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是中国文化的盲点;中国文化对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总体上说还处于无知状态。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学习和建设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以求实现基本观念的变革,继而采取变革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外国人的报刊尤其是来华传教士的教会报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传播活动发展为传播事业后,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华传播的教会报刊作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载体,在传播教义和西学的同时,也要受到来自晚清社会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控制或影响。《万国公报》较好地应对了各种社会控制因素,在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西方文化传播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来全世界刮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加入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所以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是不容忽视的.对外国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研究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偏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