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等。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学校与个体的互动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体质、心理、个性、体育价值观、社会交往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从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石;充分调动学校体育的人才资源,加强社区体育的指导;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主动做好社区体育服务等方面,论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公共体育的平衡与协调,市场经济下的城乡体育一体化推进将举步维艰.面对目前我国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共体育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矛盾,以及传统观念和农民文化的制约,二元分割的政策体制、市场竞争引发的城乡体育差距扩大的现实,从公共体育方面需求突破,均衡社会基本福利水平,实现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是城乡社会共同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今后需要有效提升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加强创建农村与城市体育对接和融合的条件,重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要求,实现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通过政策、制度等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协调配置,推进城乡体育平等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新加坡、欧美一些国家在社区建设和学校设置时就考虑了体育场馆为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享用的问题,注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他们的学校体育场馆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来建的,是一种自然开放性的.日本99%公立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社区体育运动需求.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瓶颈",现阶段我国也难以拿出大批的资金来大规模地兴建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探讨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重点集中在多元层次、多重融合与多措并举上。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现在国家、地方和学校3个层面。实施之所以提出多重融合,主要聚焦在实施场所要做到课内外、校内外联合;实施组织要做到规定、选项结合;实施形式要做到学、练、赛综合;实施主体要做到管、教、督配合等。实施一体化还需要强化各级培训、辐射引领和平台建设等多种措施的集成效应。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蔡海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6)
本文认为:所谓体育社会化,就是一方面要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中形成关心支持体育事业的观念,并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来兴办各种体育事业,把过去体育那种纯消费性事业转变成为一种公益事业来办;同时,使体育所固有的多种社会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使之为整个社会服务。根据这一观点,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社区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大学体育潜在的优势。结果显示:社区体育的发展遇到了场馆设施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及锻炼身体的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大学体育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优势。结论:大学体育可根据自身优势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体育发展模式.农村发达地区可采用以乡镇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采用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农村欠发达地区采用以学校体育为重点的发展模式以及以村级体育为重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并阐述了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和谐发展的意义和优势。为此,提出培养一体化体育的中介载体,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一体化体育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互动,开发运动项目,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培训班等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由阐述中职教育体育实施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入手,结合现代教学思想和新课标目标及要求,对中职教育体育教学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首都城乡体育发展现状,探讨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差距和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与城乡二元结构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首都城乡体育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城市取向的体育政策是造成和加剧城乡体育差距的内部原因。提出促进首都体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以现代公平理论和城乡统筹发展观为指导;调整财政资金倾斜力度;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体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针对目前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不足问题,结合体育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和体育场地、训练器材等资源优势,探讨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一体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一体化的具体建议,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和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一体化模式,为解决现实条件下公共体育资源的市场供给不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对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发展的因素、城乡体育发展衡量的主要要素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进行分析。认为北京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在体育设施、体育观念和参与度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和给以政策的倾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比较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了合肥学院大学体育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形式和普通教学形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俱乐部模式活动和训练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分析其原因是:经常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大学生已形成正确的体育动机和锻炼习惯,以及学校为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体育的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雨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7-8
针对传统上体育与政治关系的“无关论”和“工具论”,对于非此即彼的截然判断,提出了二者关系的“变动论”。依据新世纪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需求,认为现阶段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将更为活跃,并在4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都市圈发展理论及其一体化发展模式给产业经济发达、市场机制较完善的珠三角地区体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创新发展思路。冀望于在珠三角大都市圈形成背景下通过体育发展空间组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跨区域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产业促进等若干维度实施系统干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形成更大地域范围的体育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以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综合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知识,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教育与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为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美国和前苏联在体育科技一体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提出我国在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体育科研运用多学科综合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同时针对如何在体育科技一体化领域依靠科学技术, 振兴中国体育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