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刘嗣传 《武当》2010,(2):19-20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道德思想,其“中庸”、“中和”、“中正”的“中道”思想是儒道两家的核心。儒家从“天道与人道一体”观念出发,注重血缘人伦关系和宗法制度,以“性善论”为主线,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性和类群性,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理念。道家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遵从“人性自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探索解决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模式和世界竞技运动发展所出现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克服“无道德的竞争”的极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由公平正义的“道德价值”、人性的“规范体系”和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互动行为”方式构成的。太极拳运动由于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思想影响,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这个价值取向始终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尝试从“天人合一”的视角来阐述太极拳的内涵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古希腊的城邦生活中,教育思想弥漫着整个文明古国。“教”和“育”无疑都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本文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为例,探讨以德行培养为基础的古希腊教育思想。人的塑造离不开道德素养,并且应该以培养德行为核心,方能塑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是一个正义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在内忧外患的晚清社会 ,吴趼人提出“恢复我固有之道德” ,即道德救国的主张 ,企图用道德来补封建社会之天 ,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 ,但是晚清社会已是病入膏肓 ,所以 ,他的补天愿望在那个时代只能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儒家体育审美价值取向的反思 ,构建体育审美教育的新人文精神 ,当代体育审美教育应塑造全面的、有文化批判精神的人。研究认为 ,儒家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去规范体育的审美价值 ,以“修身为本”、“齐之以礼”、“义以为上”作为体育的审美价值取向 ,儒家体育强调道德体验的审美价值 ,使体育成为泛化的道德训化 ,失去了原来的孔、孟思想中自由而发的生气和严肃的认识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7.
道德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对于中学生来说,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就会决定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体育道德,在学校学生体育道德的养成,关系到学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学生的体育道德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内忧外患的晚清社会,吴趼人提出“恢复我固有之道德”,即道德救国的主张,企图用道德来补封建社会之天,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但是晚清社会已是病入膏盲,所以,他的补天愿望在那个时代只能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9.
1“.人文奥运”溯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奥运会上的体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随着奴隶制民主城邦的出现和政治、经济的繁荣,古希腊人创造了与古代东方风格炯异的灿烂文化,运动会就是古希腊文化的一个分支。古代奥运会崇高的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古奥运会已经开始认识和重视体育的教育作用。古奥运会提供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运动的优胜者被视为善与美的典范,用来教育人们。随着宗教和神学的兴起,在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人为本”的思想受到压制,而是认为人是不能认识和改造…  相似文献   

10.
试论“奥林匹克主义”的现代社会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原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应该是精神文明的道德思想基础之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如果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这个民族就会象没有脊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蕴含了许多和谐思想的精髓。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与加强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将大学生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纳入和谐视野,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对加强大学生“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修养”?“修养”是指一个人在理想、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包括一个人在气质、性格、行为举止、仪表风度、对人对事的情感以及在对人接物、为人处事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素质。简单地说“修养”是指人的一种境界,又指达到这种境界而进行的锻炼、陶冶。一个人要想成才,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必须加强人生修养,提高人生品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人生修养。一、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生品位道德修养是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改造自己,锻炼…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内涵的形成及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文化思想的必然性。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舌耕为业”的教师来说,语言则是其劳动的特殊手段,是教师专业知识、技术、文化修养乃至精神境界、道德水准等素质的外化,是其“传递、解惑、授业”的重要媒介。鲁迅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文精神;武术道德教育从伦理学出发,彰显了习武之人更注重“侠义”、遵守“信诺”、凸显“勇敢”、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武术艺术教育以中华审美文化为基调,体现了武术的审美意象、生命意境以及既彰显武力又解构暴力的和合生存策略.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号角下,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儒家与道家是其重要两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太极拳家在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传统德性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太极拳道德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现在的在校学生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那么如何才能把国家对学生的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传媒对于竞技运动的报道偏失及其道德影响。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报道偏失对于受众的道德生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得出结论:竞技情境的复杂与传媒报道的艺术化书写是造成偏失的主要原因;融入传媒构建的“竞技——道德”生活对于受众的道德影响重大,传媒应促进有利的道德价值向受众生活情境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建立在儒学伦理和体育实践基础之上,对于现代体育的道德评价失范、个人主义盛行和道德调控机制弱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在通过传统体育伦理思想构建“和谐”的现代体育伦理原则,弘扬“礼让”的体育道德规范,倡导“轻利明德”的体育自律精神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企业管理的从业道德受到制度变更、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加强企业管理从业道德建设,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企业管理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将权力自律与外在监督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干部管理机制,防止带“病”干部上岗从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