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当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怎样给这些新事物起个名称?对与事物有某种意义关联的已有词语进行改造(如替换一两个字)和类推,是一种常见的仿造方法。例如“导演”是已有词,而今仿造出“导医”(在大医院中专门从事为病人挂号、联络等服务工作的人)、“导购”(在大商业区专门从事向顾客提供商品咨询等工作的人),最近又出现了“导路”、“导厕”等新行当。又如“文盲”是已有词,改革开放以来,“法盲”、“科盲”、“股盲”、“机盲”等仿造语应时而生,你能说出这些“盲”各是什么人吗?仿造语一般可分为“顺”和“逆”两种。“顺”是指顺势类推,老词…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怎样给这些新事物起个名称?对与事物有某种意义关联的已有词语进行改造(如替换一两个字)和类推,是一种常见的仿造方法。而今仿造出“导医”(在大医院中专门从事为病人挂号、联络等服务工作的人)、“导购”(在大商业区专门从事向顾客提供商品咨询等工作的人),最近又出现了“导路”、“导厕”等新行当。又如“文盲”是已有词,改革开放以来,“法盲”、“科盲”、“股盲”、“机盲”等仿造语应时而生,你能说出这些“盲”各是什么人吗?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于是仿造语也层出不穷。仿造语是对已有词语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例如“导演”是已有词,而今仿造出“导医”(在大医院中从事为病人挂号、联络等服务工作的人)、“导购”(在大商业区从事向顾客提供商品咨询等工作的人),最近又出现了“导路”、“导厕”等新行当。又如“文盲”是已有词,改革开放以来,“法盲”、“科盲”、“股盲”、“机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未来的继续教自应该怎么办?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不能坚持学习,那么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前,也可能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面对新设备失去了读写算的能力).现在,1990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软件、新事物,已感到很难应付了,有些人已经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旱在6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学历”和“专业技能证书”只是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通行证”和第二个“通行证”,只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全面素养”才是适应信息时代最重要的“通行证”.因此,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应该使每个人都取得第三个”通行证”.  相似文献   

5.
周毅 《广西教育》2014,(21):4-5
当前,学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共识。那么,怎样创建特色学校呢?笔者结合南宁市盲聋哑学校的办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浅见。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创办于1958年11月,是一所专门从事盲教育、聋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226人。其中,盲学生48人,聋学生178人。学校环境优美,配备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语言康复训练设备,荣获"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荣誉称号,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是北京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计划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对“机器复制人”编写读书程序,使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施步骤:一、心脏。把《论语》等儒家学说的精华输入“仿造人”的中央处理器中,使他懂得为人处世之  相似文献   

7.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词和词构成的一种定型的短语。既然定型,字面就不能随意更换。”虽然在特定的语境下,“闭门造车”可以仿造为“闭门造船”、“闭门造文”等,但如果在一般情况下,把“车”写或说成“船”、“文”等,都不会被理解,被接受,倒会被判成错别字而贻人笑柄。而汉  相似文献   

9.
王礼平 《辅导员》2009,(22):11-11
仿拟,也叫套用,是根据现成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化熟悉为陌生,化平淡为新奇,仿造出新的内容,表达一种全新的思想,它既有被仿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更有仿造后的意蕴。巧用这种修辞,不仅能深刻有力地揭示事物本质,使表达新鲜别致,产生幽默讽刺、别开生面的修辞效果,还能使自己积累的知识得到充分利用,才情得到尽情挥洒。  相似文献   

10.
范琳琳  石海英 《文教资料》2013,(35):193-19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就应加强师德建设,深化理想信念,注重传统文化和公民道德教育,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扫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文盲、半文盲掌握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为脱贫政富奔小康服务。因此,扫官成果的巩固与提高是扫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复盲率”则是检验这一内容的一项重要指标。在18项扫盲评估验收量化指标中,关于“复盲率”的计算标准是:被抽考脱盲学员的不及格人数十近三年脱盲学员到考人数x100%。其值不超过5%为合格。这项指标看来简单.实则非常“a”。首先,除“复盲开’之外的各项指标在评估助收前几乎都可以做到“看得见”、“摸得着”.至少是“。C中有数”,而“复盲率”则是要在评估验收过程中经过…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那么,体验”和“感悟”从何而来呢?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一个人的图式对于他感知和理解新事物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必须把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新事物联系起来,依靠这些图式去理解和解释新事物。就阅读而言,读者是根据其自身的心理图式来恢复和构建文本的意义的,有效的阅读活动,表现为读者的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的协调“、同化”与“顺应”。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囿…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自测自练”复习法,就是在复习时让学生仿造《练习册》中的单元练习和期中、期末等练习的样式,或仿造中考试题的样式,自己另给自己出测试题,并在自己出的题后附答案的复习方法。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一、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复习知识。我们老师都知道,要出好一套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出题者必须要对所考的内容有系统的认识。学生要想出好一套题,就必须一课一课地去了解课文的内容,要把从“生字词”到“主要句子、段落”及“思想内涵”等的所有环节都疏通一遍,这样就使学生系统地复习了知识。二、可以使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课文重点、难点内…  相似文献   

14.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是中外作家运用得最频繁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修辞学家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修辞格。近年来,比喻尤其受到高考命题组的青睐,仿造比喻成了高考的保留题目。那么,怎样才能仿造出准确、生动、形象的比喻呢?下文按仿造比喻的思维流程,分五步解说:  相似文献   

15.
黎强 《文学教育(上)》2008,(20):136-137
郭沫若说“书如其人”,本义是指书法笔迹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里,我认为“书”可能理解为“作文”,因为文字是我们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语言表达习惯、学识程度、品德修养等。在多年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他们的特征,对新事物的思考,或好奇,或向往,  相似文献   

16.
扫扫「农盲」如果称没有文化的人为“文盲”,称不懂法律的人为“法盲”,那么,不会种田的农民该称作“农盲”了。某县农调队对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生产水平的调查时发现,农民中有60%的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有70%的农民不会合理施用化肥,能根据市场变化安...  相似文献   

17.
高晓玲 《学语文》2003,(2):45-45
“仿拟”指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仿词。即根据已有的词,临时仿造出新词,如: (1)大学的“烟酒生”令人忧虑 (2)好不值钱的干儿子!你有多少于儿子,湿儿子,我还不清楚! 例(1)中“烟酒生”,例(2)中“湿儿子”,是仿照“研究生”、“干儿子”,改变了其中的内容临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修辞活动中词语的创新,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词语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式派生或创造出一个在意义、词形或用法上已经与原词有所不同的新的词语,而不是指由于新事物的出现而为之命名所增加的词语。词语创新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术语泛化、短语简称、标数统括、词语缩略、截语藏词、仿造新词、借代表达等。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了五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最后形成了一个报告。报告响亮地提出了“学会生存”(learn to live)的口号。报告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因此,国际上对“文盲”概念新的界定是“不会发展知识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的人。”九十年代的口号是“学会关心”(leam to care)。这更是一个富有时代精神和人情味的教育口号,体现出对人的身心品质的培养所具有的整体性(人的行为是人的整体素质的表现)和发展性(从小到大是一个发展性),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三个层面,让学生从关心自  相似文献   

20.
一、逻辑分析法如果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找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角度进行分析,检查句子的内容是否合乎情理、词语的外延关系是否混乱、判断推理方面有没有不合逻辑的毛病等。例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2005年全国卷Ⅲ)简析:“李明德”是一个人,他怎么能被评为“单位”呢?由此就可推知该句有语病。二、类比仿造法该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就有语病。例2: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