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改革若干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正处于一个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逐步与市场衔接,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逐渐走向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独立学院的开办、实行收费上学以及热门专业设置等若干现象,试图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借以指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的行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呈现出“政府主导的跨越型”、“后发型”、“内涵式”、“无差别型”、“非协调型”、“非均衡性”等特点。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责权关系,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办学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新国家高等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理想之间相互错位,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国家高等教育理念需要实现几个转变:基本理念由“社会控制”向“学术自由”转变;发展理念由“单向度发展”向“协同式发展”转变;育人理念由“外部驱动型教育”向“多元能动型教育”转变;管理理念由“集权管理”向“分权治理”转变;服务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引领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种合理的高等教育举办机制只存在于一种合理的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中.政府与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都应是一种横向互动关系,而非纵向控制关系,而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则存在着更加直接和密切的相生相赖关系,高等教育应奠基于社会,而不是政府.公助民办是高等教育举办体制的应然选择.“公助”恰当地反映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民办”则合理地顺应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助民办”既符合高等教育自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要从单一的政府主导体制走向公助民办的多元化体制,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循序推进部分公立高校转制和大力提倡和推行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科建立40年来,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大致形成了“人才培养说”“文化本质说”两类主流观点。采用“历史考察法”“教育本质推演法”“学科语境阐释法”三条主要路径,产生了“高等教育本质与教育本质是否一致”“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三个重要争论,出现了将高等教育“内涵”“本质观”“属性、性质和特性”“目的、价值和功能”误解为高等教育本质的四种倾向。观点的转向与路径的拓展呈现出高等教育本质认识的流变,争论与误解则源于认为本质不言自明的偏见。未来应给予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应有的重视,并通过高等教育现象进一步寻找本质,同时承认在哲学视阈下探寻高等教育本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产物,缓解了政府经济增长和就业紧张的压力;满足了教育市场中社会资金投资高等教育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经费紧张和人员分流的问题。它充分调动了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面的积极性,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必求取定解。从目标论视角看,“高等教育质量”由个体目标、家庭目标、社会目标、课程目标、办学主体目标、国家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从风险理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内含的六种期望目标与实际状况相比,如果自我不满足的情形严重,或者相互之间形成龃龉,就会出现教育质量问题并导致社会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出现高等教育质量风险。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风险之间具有不必然的相关性,即一方面高等教育风险的存在与扩招是可以无关的,另一方面,扩招也给高等教育质量风险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民办(私立)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为“民办高校”或“民办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从根本上说,公办高校之间、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以及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我国民办(私立)高等教育(以下简称为“民办高等教育”)自80年代恢复与重建以来,迄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1999年,教育部承认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有37所;具有高等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学校150多所。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不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或高等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单从量的增长上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形成当前的规模,可谓之“飞速发展”;但从质的提高来看,却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专业设置的人化倾向以及课程设置中的“因人设课”现象,总体教育质量提高缓慢,甚至出现教育质量的低水平徘徊或滑坡。制约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就主要方面来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关口.独立学院是实现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个重要的创新举措.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能按照常规数量上的单纯增长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本人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独立学院的因果关系为出发点,分析独立学院的特色和前景,为发展中的独立学院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是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辨析“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指标,并依此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分类,为各省级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促进了大学的蓬勃发展,由于不同大学所处层次的差异,引起一系列的教育现象问题.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地位独到的分析,不仅提供了从地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也对我国当前在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中的利益关系人及其质量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四种利益关系人。由于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不同,相应地,教学活动对每个利益关系人的价值也就不完全相同。教学质量观与教学活动的价值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四种利益关系人的教学质量观也是不相同的。文章通过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分析,揭示出不同利益关系人的教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东、中、西部地区各类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对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及其规模进行了初步的宏观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把握,深化对统筹各类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论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的、多样化的概念。在高等教育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以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另外,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提高质量比发展数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特征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在高等教育目的方面,政治论与认识论逐渐统一;在高等教育功能方面,交往功能日益突出;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在院校管理方面,民主化与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在学习者方面,来源更加广泛、他们承担部分费用、地位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世界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是: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参与学习、拓宽知识面,改革培养模式、开展评价与反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开放、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术中心。  相似文献   

17.
走向多元化的大学教育——从高校推展博雅教育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构和消除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得以成立的逻辑和判断的立场出发,以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肯定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多元化的,而博雅教育则是必由之路,它所倡导的大知识观的教育思想是多元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典范,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投入四个方面,采用一系列指标,分析得出了二十一世纪初山东省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特征。山东省属于经济发展水平发达,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达地区。高校规模大,办学效益好。高等职业教育是山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办学水平不高,研究生教育发展不足,生均教育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出现负增长。针对这些特征,作者提出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经费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归纳为四种:美国模式、西欧模式、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模式、转型国家模式。总结和比较不同模式的特点,我们发现: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是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经费难题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办学体制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激活竞争机制,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全面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必须把握该理论的“四个统一”,即“量”与“质”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同步性”与“非均衡性”的统一,“普适性”与“国别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形成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全面认识,能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