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持人龙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最大的心愿就是北伐成功,扫平曹魏,兴复汉室,以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为此他厉兵秣马,六出祁山,但终究天不遂人愿,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7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到,所以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汉中,准备攻打曹魏。两条路线的斗争北伐之前,诸葛亮在汉中召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于隆中对策所提出的北伐战略,是较具理想战略意义的,但是现实的改变造成此战略设计无以实现。因此史实上诸葛亮的首次北伐行动,是在配合现实条件下所设立的战略,并且出于各种考虑,诸葛亮没有采取较具野心的"子午谷方案",该文以最早的隆中对策战略构思为基础,尝试解释其后夷陵之战与北伐行动之意义。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北伐失利的直接原因在于军事方面,即战略构想不当,战略方针及军事进攻方向选择错误;以及战略策略上未能扬长避短和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4.
蜀汉的政略方针在夷陵之战以前和以后是有变化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它的当权人诸葛亮不得不对蜀汉的政略方针作一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蜀汉政权对以前的政略方针作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既不是北伐中原,也不是以攻为守,而是进占陇右,进而占有关中,配置起两路进攻中原的另一支钳臂。这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都体现出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义主要为:一具有弥补蜀汉以前政略失误;二关系到蜀汉的国力能否进一步壮大;三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四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诸葛亮北伐把主战场推向魏境,使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其预期战略目标虽未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主敌曹魏的防御,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在东线魏军失利的情况下,诸葛亮于建兴六年(228)十二月领兵数万北征,杀出散关,包围陈仓,发动了第二次对曹魏的北伐。而陈仓城之所以没被攻克,有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外因有三:一是魏军主帅曹真在粉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料定诸葛亮随后的出击必走陈仓,因而派得力干将郝昭加强了陈仓城的防守;二是陈仓城守将郝昭为人雄壮,知兵善战,河西"民夷畏服";三是曹魏的"质任"制度,使郝昭不敢投降。内因有二:一是粮草不继;二是诸葛亮才能"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北伐略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伐曹魏是蜀国对外的战略总目标,也是诸葛亮苦心孤诣希冀的宏大政治抱负.对此,史家虽时有涉笔,然而却多持贬论.笔者对论者一些提法,难以苟同,现作略析,祈望识家教正. 一、与北伐相联系的战略决策——《隆中对》列宁说过,“战争就是通过暴力继续执行  相似文献   

7.
“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深知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国力、军力都远不如曹魏,然而却一反常规,率众五出祁山,北伐曹魏。通过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达到了确立其个人威信,为蜀国培养、发现、辨识人才,提高蜀军战斗力,开拓疆域,缓和内部矛盾,标榜正统和以攻为守等诸多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六出岐山,北伐中原不是所谓的妄动干戈,也不是穷兵黩武,更不是自取灭亡,这种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不仅是积极的,还是一种很有效、较成功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王业不偏安”是诸葛亮北伐的根本原因。天下虽然三分,大一统观念则是民族的共识。诸葛亮正是受大一统观念的支配而伐曹魏,决不是“欲求三分”而“以攻为守”。“性能命通”的哲学信念是诸葛亮坚持伐魏的思想基础。从伐魏的客观条件出发怀疑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0.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汉水流域的《沔水》与《江水》、《渭水》一样,均占三卷篇幅,将汉水视为文化大河,更为重要的是郦道元曾在汉水上游考察过。因此,《水经注》中的诸葛亮遗踪文化价值,远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之上。郦道元虽是北朝人,以曹魏为正统,但对南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格外崇敬。在汉水中游的襄阳,郦道元着重描写了诸葛亮隐居待时期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汉水上游的汉中,郦道元则重点考察了诸葛亮北伐曹魏时期的山川形势。总之,《水经注》对汉水流域诸葛亮文化遗踪的考察和记述,完全可以弥补陈寿的《三国志》中无"地理志"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