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走进新课程,需要一大批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做支撑,而面对我县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由于信息渠道闭塞、现代教育理论相对薄弱等条件的制约。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如何使山区教师更新课程理念,适应新课程的需求,路只有一条:针对校本问题教研。那么,山区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育》2011,(10):10-10
江苏省高淳县桠溪中学周万花教师回答: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分析山区在开发利用上有什么优势和不足时,若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在实际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上天再给你一个选择出生地的机会,你愿意选择在山区还是平原?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苏世群 《广西教育》2010,(19):15-15
山区孩子的学前教育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山区教师的劳动付出和学生的学习收获不成正比?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笔者也一直在寻找山区学生学好数学的突破口。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积累,在边远山区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针对山区教师教得苦、学生学不好的现状,笔者深人山区走家串户做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4.
杨登明 《教育》2010,(4):25-25
《教育》旬刊:作为当地教育行政一把手,您认为教师流动如何为山区教育增活力? 徐昌德:(河南省光山县教育局局长)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制约,目前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差距太大。尤其是教师大多数属原民办教师转正,队伍“三化”(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教法老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在,学校管理的手段、万法、艺术之说可谓琳琅满目。但当好教师的勤务员,为教师服务才是山区校长进行学校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什么是领导呢?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就学校领导而言,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山区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非常艰苦,要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我们要求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精神,但教师也是常人,他也需要人所需要的一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正常人,如果同时缺乏…  相似文献   

6.
山区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人们为什么不善于利用?建国后我们就在山区建立了学校,为什么至今还存在低文化人群?山区的生活、生产水平为什么总提高不快?为什么城市毕业的师范生分配到山区,时间一长,他们的总体素质就会有明显的下降?笔者以一个山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以读代讲,凸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教师引入课文,出示预习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随后学生在质疑中提出了“为什么山区人民用杜鹃花来比喻这位教师”等6个问题,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品读。)师:好,同学们,谁愿意把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大家听?生1:最让我感动的是第14小节。(生读)这里写老师为小女孩所作的奉献,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师: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举手。还有其他小节吗?生2:令我感动的是第19小节。(生读)这个自然段写出了她像一朵山区人民喜…  相似文献   

8.
宋国珍  高启山 《河北教育》2007,(7):F0002-F0002
坐落在丰润北部山区左家坞镇的夏庄小学,80年代曾经是原丰润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在校园建设、教师基本功、校园经济、农村学校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在全县大力推广的经验。但是,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老典型遇到了新问题:怎样解决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遇到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在新课程改革的科学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常常有类似“我们这儿条件太差,书上的东西这儿根本没有,这课到底怎么上?”“这个教材只适合城市,不适合我们农村”的抱怨。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们的抱怨值得深思。我想这至少说明这样几个问题:一、教师培训还没有跟上,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10.
隆冬,北风呼啸,冻雨纷纷,谁都不愿出门,风头如刀面如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那些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们又怎么样呢?他们有炭火取暖吗?衣食足吗?来来去去的路好走吗?2002年12月16日,记者来到攸县的三个边远山区乡镇:漕泊、银坑和凉江,听教师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漕泊漕泊与茶陵和江西的莲花两县相邻,四面环山,很偏远。一条公路伸向山外,从此,山里和山外常有了交流。这里有个老漕村,村上有个教学点,点上就一个女老师———刘新雄,今年51岁,从教已31年,1997年调到老漕。个子不高,身子单薄…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飞速发展,陈旧的脚步已然不适合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教育需要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都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真、积极地实行课程改革,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山区的电教刚刚起步,仅仅是配备了一些“示范性”的设备,不管是物力,还是人力都远远不足。我们的教学大多还是保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传统教学上,那么我们做为山区教师,怎样进行课改?怎样才能不被时代遗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作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区如何脱贫致富?这是当前研究山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梅州山区发展“三高农业”,特别是发展农村庄园经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认为农商结合是客家山区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覃启祥 《广西教育》2007,(12A):20-20
多年以来,“作文难”一直是一条紧紧地套在不少山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身上的绳索,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苦苦“挣扎”了数年仍无法给自己“松绑”,于是无奈地摇摇头说,由于山区的条件太差,学生见的世面太少,实在没有东西可写,作文教学实在难以打开新局面。对于“山区条件太差,没有材料可写”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里,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山区中小学教师如何结合山区的优势进行作文教学,打开山区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余文 《湖北教育》2010,(7):19-19
汪金权,扎根山区的普通教师,坚守大别山二十多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教师的伟大,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汪金权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相对于发达地区,山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如何提高山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陇南地区康县为例,利用微视频对该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后期通过收集的数据,对微视频在山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改革山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岑溪县大■乡白竹小学陈旭文如何对改革山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呢?要改革山区农村作文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就必须根据山区儿童特点,扬长补短,因人施教。一、指导山区农村学生摄取作文信息。教...  相似文献   

17.
北风呼啸的深冬来了,此时,那些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们又怎么样呢?他们有炭火取暖吗?来来去去的路好走吗?2002年12月16日,记者来到攸县的三个边远山区乡镇:漕泊、银坑和凉江,听教师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漕泊漕泊与茶陵、江西的莲花两县相邻,四面环山,很偏远。一条公路伸向山外,从此,山里和山外常有了交流。这里有个老漕村,村上有个教学点,点上就一个女老师———刘新雄,今年51岁,从教已31年,1997年调到老漕。个子不高,身子单薄,一脸慈祥的母爱。虽说这只是一个教学点,学校还有模有样,两栋…  相似文献   

18.
因为经济、文化及信息均相对较为落后,山区小学生不管是在阅读量上,还是在阅读能力上,都显得非常薄弱,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教师教得辛苦,而且学生也学得很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山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本文从努力丰富山区小学生的阅读世界、不断提高山区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积极培养山区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认真传授适合山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边远山区的扫盲工作刘献恒,吕湘军据调查,全国大约80%以上的文盲分布在农村特别是分布在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的山庄窝铺,这就给边远山区的扫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在山区开展扫盲工作呢?结合边远山区的实际情况,我们...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在粤北山区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感到,山区学校历史科的第二课堂是很少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历史课被“冷落”。这是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不得不把语文、数学和外语当作“宠儿”,将物理、化学作为“嫡系”,把历史、地理、生物视为“搭头”。因此,现在山区学校的历史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成绩难上,甚至历史教师的地位也不如其他“主科”教师的高。这种不正常的却又普遍存在的现象,时间长了,教师心灰意冷,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开设第二课堂。另一方面,是因为山区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没有条件开设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