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虽然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皆被排除在正统的文学殿堂之外,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但细加辨别,两者的命运还是有所不同。这正如半个世纪前一位戏曲史研究者所说的:"就唱曲与小说两者来看,在以往一般人的观念中,似乎觉得戏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陈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是当代古代小说理论著作中匠心独运的一种。首先,该书从动态流变的角度把握理论范畴的实质。该书从原始材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论结合,是以"问题"来穿透史料。如关于"小说"这一概念内涵的流变,作者就在追溯小说创作及其概念大致演变后指出:"文学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3.
《皇明西江诗选》收录明洪武至正统近百年间江西诗人诗作一千余首,是一部重要的地域诗歌选本,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皇明西江诗选》的史料价值,具体表现在文献保存、诗学研究、文学地理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上的任何史书的重加修纂上,没有像中国文学史要变动得那末利害的。"半个世纪前郑振铎先生的这句感慨十分准确地概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整体特点,具体到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来讲,更是如此。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重要史料的不断发现是与中国古代小说史这一现代学科的建立、完备以及发展同步进行的,也是相互促进的。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白话通俗小说,虽然拥有大量的读者群,而且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少的文人士大夫,但它始终居于文学家族的边缘,被排斥于主流的文  相似文献   

5.
(一)史学家对小说的态度古代目录对小说著录的情况,与小说发展的情形是极不一致的。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唐代传奇具有了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史官和正统目录学家却坚持以古雅的标准看待小说,对传奇“每訾其卑下”。《新唐书·艺文志》仅仅著录了《补江总白猿传》一篇传奇,其它皆摒弃不录。明代胡应麟把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六类,传奇被提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但到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者重新改订小说的意义时,把小说家归并为杂事、异闻、琐记三个小类,删掉传奇类,不著录传奇作  相似文献   

6.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推动<战国策>研究进入新的时期.随着史家考辨的深入,大批以往被视为史事的篇章,已然或将要被纳入虚拟之作.这些虚拟之作的文类大多也由纪实散文一变而为拟实小说,某些传世名篇原来竟是小说佳作.该书的史料价值无疑会因此减弱,而它在早期小说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和地位则会得到新的评断与认知.  相似文献   

7.
顺康年间《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审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耀亢系小说《续金瓶梅》作者,山东诸城县人。顺治十六年七月题补为福建惠安知县,但其并不赴任,却私至杭州西湖撰写小说《续金瓶梅》(十三卷本),因而受到革职处分。不仅如此,《续金瓶梅》虽写前金、宋二朝之事,但在书中却引用了“宁古塔”、“鱼皮国”等涉及清王朝发祥地的地名术语,因而被列为违禁书籍,作者丁耀亢也成为政府通缉的案犯。这里从馆藏内阁满文秘本档、满文吏科史书、满文刑科史书等档案中选译有关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振铎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郑振铎的古代小说史料学主要体现在小说收藏、版本、目录和校勘出版等四个方面.郑振铎收藏大量小说,特别是小说版画,重视小说版本的学术价值.他考证小说版本,重点探讨小说版本和故事的源流系统,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将小说文本与小说版画结合.郑振铎重视小说目录学,对小说做提要和著录,介绍版本、版画等.并且郑振铎校勘出版多部小说,并有计划地出版版画.  相似文献   

9.
数百年来,北京不仅是中国政治的中心,同时也一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在北京,宫廷与民间交互影响的特殊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这方面的史料遗存,是一笔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戏曲艺术曾长期被排斥于正统文化的视野之外,其史料零散芜杂,在发掘、保存、整理、研究方面,有着特殊的难度。早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些当时居住在北京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对中国档案事业史内容有重要补充、为研究西域及鄯善、于阗等古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提供宝贵史料 ,为研究中外关系史提供了第一手史料等方面 ,对新疆尼雅遗址档案室的价值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从它付梓之日起,就吸引了无数的后继者为其续写。论文以其中的一类续书"程本续书"为例,试图从叙事方式、故事情节、文学评论等角度阐释其艺术成败,从而找出在"经典"影响下的这些小说续书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主义史料与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客观历史一去而不复返,时间把史学家与客观历史分隔开来,史学家只有借助于史料进行研究,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基础与中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不仅需要周密地思辨,而且需要广泛地收集资料。刘泽华先生对史料的认识,在1958年批判郑天挺教授"两万张卡片论"中醒悟,郑教授倡导史学研究要重视资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讨论康熙朝书法,基本都围绕两个点展开:在整体评价上,言其承接明代帖学正统,"以董为尚",开了馆阁体先河;在原因分析上,认为康熙帝受沈荃影响,推崇董其昌,导致朝野"董书"大行其道。此两点现虽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史料与论证支撑明显薄弱。因此,如能借助新见史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康熙帝确曾师沈学书,尽力还原其历史真实,便可以基本厘清康熙  相似文献   

14.
邓楠 《出版参考》2015,(3):25-26
相对于以往从韩国引进的那些温情浪漫的小说,《钱的战争》更具现实意义,因而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漫画,都在韩国引起了广泛的话题和巨大反响。有人说"浪漫的韩剧也是韩国人理想中的生活,而不是现实中的韩国",那么这本书告诉你真实的韩国是什么样子,这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从以往韩剧里看到的东西,同时,小说内容蕴含着人们关注的信用卡消费等许多热点话题,在华尔街金融风暴环境的衬托下,体裁和内容都引起读者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5.
白话俗语词包括方言词和口头语词。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用汉语写成的文献多至亿万,然而"五四"以前,作为书面语,文言文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只有在小说、戏曲等作品中才采用白话。文言文被认为是雅的,白话文被认为是俗的。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经学为根基和核心的,儒家思想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居于正统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的基本准则,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著作也被奉为钦定的经典。在尊儒崇经风气的影响下,作为经学附庸的传统训诂学仅仅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代人50余年的前后接力、共同奋斗,终于完成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7—1937)、第三个十年(1937—1949,应是12年)编纂出版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以至思想史、出版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积累和珍贵史料。第一个十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由赵家璧主编,蔡元培作总序,1935—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这次出版的“大选”进入1917—1927年之间的新文学理论和作品,包括建设理论、文学论争、小说、散文、戏剧、诗和史料·索引七个门类共十卷,分别由胡适、郑振铎、茅盾、鲁  相似文献   

17.
秦宝琦 《历史档案》2007,36(3):32-40
天地会起源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经过中外学者多年的探讨,迄今仍存在"康熙说"与"乾隆说"的分歧.鉴于争论双方使用的史料不同,因而结论也各异.  相似文献   

18.
多次重读,我才慢慢咀嚼出潘旭澜先生《太平杂说》的"味道". 随着对一种"写作状态"更深的感悟,我认为《太平杂说》的分量已经溢出了现有中国知识分子写作的度量衡,因而它的存在注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在超越文本意义的意外之地,可以获得多重意义,当我们的"阅读—接受"机制经过锤炼之后,它的价值还会被一次次提升.它的意义不止是作者所持有的对历史的态度,也不止是作者在"正统研究"之外独辟蹊径的勇气,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可能——自由书写状态下,一种精神品格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清代地震档案在甘肃省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历史地震学是建立在历史史料基础上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基础。清代地震档案为我们研究清代地震提供了珍贵资料。因而,历史地震学要求地震史料具有较强的连续性,需要占有各种充分可靠、翔实的史料档案。  相似文献   

20.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渎《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