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之最     
[最長運河]世界最长的運河是我国的運河。動工於春秋,完成於元代。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長900哩; [最大運河]世界最大的運河,是中美的巴拿馬運河,此河为溝通太平洋巴拿馬灣和大西洋卡里比亞海而開鑿。其建議始美洲两岸二大洋的間隔,以巴拿馬一處為最狹,所以远在1529年,西班牙的巴耳巴屋(Ba  相似文献   

2.
院士、教授喬治·斯巴庫,是羅馬尼亚人民共和国科學家中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斯巴庫院士,是布加勒斯特巴洪大學化學系無机化學教授。他在大學里工作已有四十六年之久,長期的教育與科學活動,使得他成為最著名與最有能力的羅馬尼亞化學家之一,他的科學發明久已馳名於國外。斯巴庫院士於1883年生在雅西。他就在這個城市里  相似文献   

3.
科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來沒有像它今天這樣的重大。羅馬尼亞人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所作的巨大的創造性的努力,需要有嚴格的科學基礎。科學繼續不斷的發展,在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保證技術上的進步,以及從多方面發展國家文化——所有這些都成了社會主義建設客觀上的需要。 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秩序的建立為科學與  相似文献   

4.
當我們學習從猿到人的時候,認識到猿人是從寒冷的冰期過來的。我們就要發問:“冰期是什麽光景”?“猿人怎樣渡過冰期”?“以後還會有冰期麽”?等一連串的問題。 現在的格凌蘭島、南極洲和冰島等地存在着廣大的冰雪,這些冰雪幾乎佔據全島或全洲的面積,可以稱为冰海。現在的高山像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崑崙等山脈的高峯,以下的溝谷中都有順溝蜿蜒流下的冰河,它們是固體軟流,流的很慢,而且這慢是難以覺察的。冰河上邊可以生長樹林,但樹林在逐漸  相似文献   

5.
天花和種痘     
用種牛痘來替人類預防天花,我們稱做牛痘種痘法。它的發見是醫學上的一個大的進步。處于廿世紀四十年代的今日醫學,雖然在許多方面已有了很多顯著的成績,然而割於愛德華琴納(Ed ward Jenner)所發見的牛痘種痘法,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想起來誠不能不有點驚奇;由此也可想見愛德華琴納的業绩对于现代醫學以及人類貢獻的  相似文献   

6.
國際數學家會議於4月25日在羅馬舉行。這個會議是在意大利最大的數學家,國立高級數學研究所所長,蘇聯科學院外國通訊院士佛蘭西新哥·塞維利教授五十壽辰之際召開的。  相似文献   

7.
中國地理學會創始於民國廿二年,時國内新地理學方在萌芽,國内重要大學,如中央大學、中山大學均已設有專門之地理學系,清華大學亦設有地學系,以地理與地質合爲一系。過去之地理學,一般多視爲文科科目,大學中之地理多與歷史合設一系,自地理在大學中獨立成系,且改設於理學院後,於是新地理學,亦即科學的地理學,方有確立之基礎,而步入正確之軌道。顧名思義,地理學之名稱,原示研究“地”理之學問,地為無機體,則此研究“地”理之學問,當然屬於自然科學之範疇,而不屬於人文科學之範疇,此事之至顯然者。  相似文献   

8.
电鰻和毒氣     
美国在亞馬遜河上游捕得的電鰻,現在有好多運到纽約。這種魚的價值昂達每呎美金百元,對於一種新的毒氣——Di-isopropyl fluorphos pate聯異丙基氟磷化物,簡稱DPF—的研究,具有極重要的關系。這種毒氣只要一點点就可以使人瞎眼,濃量足以麻痺神经系統  相似文献   

9.
斂跡已久之所謂‘德林格’現象,即妨害无线电报及電话之空间的恶魔,四月廿二日突又出现,因之對美对欧无线电报及电话,全部發生異常之障礙,通讯断绝约有二十分钟如此久長之障礙,为最近稀有之现象,关係各方均为之吃驚不置。查此現象,为一九三五年美国之德林格教授(Dellinger)所發見,至今成为无线電学界之未决问题,日本方面,如遞信省,理化學研究所以及其他之學術會議,各奋进研究以期究明其原因,然其真相各国均无法探知,目下成为學界之定說者,为空氣中之原子数之變化,影響及於電离层,结果乃成为无線電信及電話之障礙云。  相似文献   

10.
歷史     
歷史,它原是一個希臘的字,意思就是“故事”。古代的希臘人講述各種事件,但是,對於這些事件的原因他們並不給以解釋。奴隸與奴隸主是怎樣產生的?是什麽東西使各民族互相爭戰?——對這些問題古代的歷史没有解答。“一切都是由於上帝的意志”。當時的歷史家是這樣說的。 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僅是遠古的學者所不能,即使是較近代一些的歷史家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八四八年出版了一本著名的書。這本書叫做“共產黨宣言”。它是偉大的學者——革命家馬克思與恩格斯所寫的。在這本書中馬克思與恩格斯綜合了他們所得到的一切知識,深刻地  相似文献   

11.
舊行星与波特定律太陽系的行星,向來為人們已經知道的計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個;目從哥白尼氏的地动說成立以后证明地球也是一個行星,結果一共就有六個行星。 這許多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有一個很便利的定律,可以幫助我們的记憶。這就是1772年德国天文學家波特氏(Johann Elert Bode)發見的波特  相似文献   

12.
全地球上共約有二十二億的人口。可是其中至少有十五億人,是每天得不到溫飽的。在亞洲,在南美洲,在非洲等某些地區,確實有飢荒的發生。縱使是美國人吧,連美國參議員埃伊肯也認爲有一千萬美國人,是陷於飢餓之中。談到“世界飢荒”,某些英美反動學者,捧住了腐朽的從墳墓中拖出來的馬爾薩斯的觀點,胡言讕語  相似文献   

13.
“蘇聯人民怎樣戰胜旱災”,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全面的敘述了蘇联人民的戰勝旱災改造自然的經驗和成就。從这篇文章里我們可以看出來制止旱災改造自然是涉及許多方面的、綜合性的科學问題。參加這件工作的不僅是農業学家和土壤學家,生物學家,還包括氣象学家,地質学家,水利学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電氣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不僅是各科科學家,蘇聯的廣大人民群眾、工人、農民、婦女和成千上萬的少年先鋒隊員都参加了這個戰鬥的行列。蘇聯人民在很短的時期里把一部分地球的面貌改變了,標幟着馬克思列寧主義光芒照耀下的先進科學理論的不可戰勝的力量和苏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相似文献   

14.
祿豐蜥龍動物羣的發見,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最近人民日報上在偉大的祖國欄中,刊登了祿豐龍的照片(就是最完整的那一架)後,人民日報与科学大衆的讀者,來信詢問發见經过與研究結果的很多。因此我就應科學大衆編者的囑託,再為介紹一下。介紹着重在發掘的經过和在學術上的意義,這樣可以使我們對於這一發見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關於恐龍的詳細知識,可以參考一般地質或古生物圖書,這里不再多敍。  相似文献   

15.
埃及是阿拉伯聯盟(包括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敍利亞、黎巴嫩、也門)各國中最大的一個,是非洲的一個古國,是一個熱帶國家。它的面積有一百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萬,其中百分之九十信奉回教。它位置在非洲的東北角(包括亞洲的西奈半島),正好是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交接點上。埃及南部的蘇丹地區,原來亦是埃及的領土,可是在英帝國主義壓力下,於一八九九年由埃、英兩國簽訂了協定,由兩國共管。埃及境內的蘇彝士運河,長一百六  相似文献   

16.
郭守敬,是順德邢臺人(郎今河北邢台縣)。生於宋朝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死於元朝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祖父郭榮,擅長數學和水利,他叫郭守敬去跟劉秉忠(1216—1274)學習天文、地理和數學等。由於當時所用的‘大明曆’已經沿用了二百多年,漸漸發生差誤,劉秉忠建議修改,但是他下久就死了。後來元朝當局採納劉秉忠的建議,讓郭守敬等從事测算改曆。公元1281年,郭守敬制訂的斩曆頒佈施行,名叫‘授時曆’;此曆極為精密,曾  相似文献   

17.
捷克斯拉夫共和國波希米亞山内正建設一座青年城,作爲採礦及其他工業和農業的青年工人居住和學習的園地。這所城市的市政均由青年人自己来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來,關於港、澳、臺灣和中國大陸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在這些地區的學術界不時泛起熱烈討論,港、臺舆大陸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人經濟圍的主張,諸如“中國人共同體”、“中國圈”、“大中華共同體”、“中國經濟圈”、“亞洲華人共同市場”、“中國經濟協作系統”等構想紛紛出現。引起了三地官、產、學界的共同關注。 關於大中華經濟圈等類似構想,何以近幾年成為港、臺與大陸學界的熱門話題呢? 進入80年代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趋勢加  相似文献   

19.
世界最早的地質學會 在十八世紀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地質學逐漸脫離附庸地位而形成獨立的科學。它在歐洲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成立之後,參加研究的人數漸多。因為這是富有地方色彩的科學,一個人祇能對於某些較小區域較爲熟習,欲收參證觀摩之效,特別有集體討論的必要;遂有人倡議組織學會,按期開會,交換意見。世界最早的地質學會首推英國,於1807年成立。在此後百餘年間,各國學者多相繼組織,先後成立。法國地質學會創始於1830年。美國是後起的國家,學會的成立也較晚,自1888年至今,祇有六十年的歷史。到現在很多國家都有一個  相似文献   

20.
爱熱微生物     
從很早的時候,人類就在为許多不可捉摸的而每天都在周圍發生的現象尋找解釋。譬如:为什麼牛奶變質變酸?傳染病從哪裏來?为何死去的動植物有機組織腐败等等。在五、六年級學植物時,學生都知道:所有這些现象都是由各種不同的極小的單細胞生物——微生物所引起的。細菌就是微生物的一種,它是非常小的属於植物界的有生物。科學家每年都一再地揭露這些新的看不见的廣大生物界的秘密。生物學博士,斯大林獎金獲得者E. H. 米舒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