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短跑运动员的多维选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进行研究。从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力学、生理学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训练、选材的经验,揭示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规律和原则,以提高选材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训练。近几年来,我学习了“控制论”理论,并采取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控制论”运用于短跑训练中的探索。现将探索的几个问题汇总如下: (一)分析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特点,对照我国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选材模式。 (1)分析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特点: 第一:百米平均步长×步频之值都大于8.8。为了探索世界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世界男、女短跑水平迅速提高,而各国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条件和手段方法的差异恰越来越小,说明训练的科学性明显加强,从而世界男、女短跑优秀运动员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因此,如何改进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工作的质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短跑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索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科学依据,寻找适合浙江实际的选材模式,我任教练员以来,进行多次跟踪探索,现将研究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广  许汪宇  刘慧琴  葛珺 《体育科研》2017,(2):70-73,77
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不同项目足弓形态特点及在跳深实验中足弓形态与支撑时间关系,以期为足弓形态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其中男子短跑运动员34名,女子短跑运动员19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21名,女子中长跑10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足弓形态、跳深实验测试,然后分组研究足弓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结果:男女均表现出足弓低的组支撑时间快于足弓高的组支撑时间;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男女优秀组的足弓均出现低于一般组的趋势;短跑男子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足弓基本都低于中长跑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趋势。结论:足弓高低是影响短跑或中长跑运动员支撑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在运动员选材中或对教练员训练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译注:本文来源自《田径运动能力的评价和选材》一书,1983年版。作者根据统计数据论述了有关短跑运动员选材问题。) 短跑运动员能达到水平取决于身体形态的某些指标(如身高一体重指数),基本体能的发展水平,以及适合短跑生理特点的专项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首先要选好“苗子”。这一问题,已引起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意见尚未统一。本文拟对笔者所看到的有关短跑运动员选材的文章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作一探讨。一、选材的依据1.形态学指标身高实践表明,身高对短跑运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1998、2002年福建省第11、第12届运动会的13—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评价目前福建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认为:1998、2002年福建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13—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在短跑运动负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少年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关注。选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认识和发掘少年的短跑天赋。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准确的选材。  相似文献   

9.
我国男子短跑、跨栏、跳远项目选材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运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短跑跨栏和跳水运动员的选材阶段指标评选重点及成材模式标准的初步探讨,对我国短跑运动水平多年来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选材是指按照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根据运动员先天和后天的竞技能力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其成才可能性的预测。也就是说直接和间接地将天才因素测定下来,根据现有的测定来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现在,针对短跑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以及有关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做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高校男子短跑训练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它们的内在规律,对于加强高校短跑训练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训练的有效性,提高训练水平均为产生良好的作用。本文探索的内容有: 1、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 2、高校男子短跑队的人才组合问题。 3、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步幅、步频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短跑水平还比较落后。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增强短跑训练的科学性外,还要搞好选材工作。把有短跑才能的青少年选拔出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短跑后备力量,是攀登世界短跑高峰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措施。现在世界上不少田径强国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都很重视,并已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国外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收集到的资料,从生理、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原理,对福建省短跑运动员选材、育才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选材、育才针对性,提高成才率的若干建议,为福建短跑水平跃上新台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从身体形态、技术基础、身体素质、心理、生理几方面,对少年儿童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进行了简述,其目的是为选拔少年儿童女子短跑运动员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在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特征,为支撑时间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跳深实验测试,分组研究两项目运动员支撑时间特征。结果:短跑男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都快于一般组(P<0.05),女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也都快于一般组(P>0.05),中长跑组也表现基本一致的趋势;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也基本表现出一致性趋势,也就是短跑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基本快于相同运动等级中长跑组(P>0.05)。结论:支撑时间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和等级特征,可以应用于短跑或中长跑项目选材。  相似文献   

16.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佩兰 《体育科技》2006,27(1):51-54
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指出科学合理地对少年运动员进行选材和培养对于提高成材率减少训练中的人才“浪费”现象有重要意义,是当今高水平运动队抓好的重要环节,提出如何进行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的方法及手段,以期为田径运动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影响短跑成绩的训练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研究了影响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即短跑运动员选材与合理的训练。研究指出:我们过去单靠教练、只凭经验进行观察选材,而且训练安排不切实际,没有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因此我们要合理的选材和合理的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我国少年女子短跑训练规律,结合我组训练(表一),就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运动量安排、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训练安排、增大步长的训练和全年训练时期划分等问题谈几点看法:一、选材五十年代以来,浙江涌现了不少女子短跑名手。从近二年看,浙江女子短跑在全国仍名列前茅。因此总结浙江女子短跑运动员特点,将对今后选拔更好的短跑苗子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表二中六名浙江籍著名女子短跑运动员可知,她们共同特点是身材偏矮(6人平均身高1.608米),频率较快(6人百米平均频率4.63米/秒)。同时从浙江少年女子现状来看,同样有身  相似文献   

19.
为使我国短跑运动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研究越来越重要,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评价和预测,将会影响到选材的质量和提高运动成绩。如何对短跑运动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呢? 1.短跑技术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使中华民族跃身子世界体育强国之林,首光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田径动运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短跑运动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田径运动水平。因此,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光进水平的优秀短跑运动员是当务之急。而要培养出具有世界光进水平的短跑动运员,科学选材是首要的和先决的条件。目前体育界普遍认为“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苏联著名教练员阿拉宾认为:“不经常注意考虑选材问题,训练工作将是途劳无益的”。为此,本文拟就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