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从1985年起,半月谈杂志社出版的系列刊物,其发行量之大一直居于全国各报刊的首位。今年则更为引人注目。目前在许多报刊征订不怎么景气的情况下,《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却异军突起,总发行量在年初增加到525万份,比上年初一下子多出了112万份。去年8月制订发行工作计划时,我们曾提出了一个今年增长10%的目标,结果出乎意料地翻了番,增幅高达27%。由于《半月谈内部版》的期发数由去年同期的86万份增加到110多万份,这样在中央一级发行量超百万的3个刊物中,  相似文献   

2.
以宣传时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半月谈》系列刊物,1992年订阅数突破700万份,比1991年净增82万份,在全国报刊中发行量居首位。包括汉文版、维吾尔文版、朝鲜文版等版本的《半月谈》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好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不久前《半月谈》杂志搞的大型读者调查,给了编辑部诸多启示,大大增强了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办好刊物、做好宣传工作的信心。 广大读者对《半月谈》五月底、六月初随刊进行的问卷调查反应之热烈,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寄回的调查表像雪片一样从天南海北纷至沓来,高峰时每天要扛回满满的几个大邮袋!编辑部不得不紧急动员,加班加点处理。  相似文献   

4.
六百万份里其实没藏多少故事。新年伊始,新华社大院里贴出喜报一张:《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量已达626万。其中《半月谈》416万,《半月谈内部版》150万,《时事报告》60万于是,好象平静的水面荡起了一阵涟漪,人们纷纷议论开来。不光新华社内,许多同行、读者、通讯员或者是与《半月谈》毫无瓜葛的人听了,也啧啧称奇。这《半月谈》嗨,这《半月谈》……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迅猛增多的报刊竞争加剧,许多同行对《半月谈》系列刊物的命运感到担忧。经过两三年的考验,《半月谈》的情况可以说还是比较好的。《半月谈》系列刊物在60万份的《时事报告》分离出去以后,今年的发行量尽管下降了2.6%,但仍以500万的数字位居全国各报刊第一位;杂志社的纯收入1994年首次突破1200万元,人均创利25万多元,由于被认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半月谈杂志社最近被评为中直机关1994年度唯一的一个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6.
由青岛日报社主办、《读报参考》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文摘刊物——《读报参考》,目前已发行到全国近百个城市,期发行量已达8万余份。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刚满一年的刊物,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在当今文摘类刊物强手如林的情况下,《读报参考》能够独树一帜,它靠的是什么?《读报参考》自它创办之日起,就审时度势,扬长避短,突破口选在:围绕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工作重点.针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提供详尽的新闻背景资料。编辑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半月谈》杂志社举办了一次特别活动:邀请16位特约评刊员到北京参加评刊会议,评刊员是来自全国12个省、16个地区的普通工人、军人、干部、中小学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半月谈》杂志社出资把这些特约评刊员请到编辑部来,奉为上宾,热情招待,从总编辑到普通编辑和负责版面设计、广告发行的人员,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听取评刊员对《半月谈》系列刊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记者编辑部于1992年4月26日邀请来京参加半月谈通联站站长会议的同志们座谈。新华社副社长、本刊编委会主任委员郭超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对《半月谈》通讯员几年来给予《中国记者》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中国记者》要进一步发扬全党办报、全党办刊的光荣传统,依靠全国新闻界和各地宣传、邮电部门的同志共同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9.
编后语     
<正> 关心《大学图书馆通讯》的读者们一定注意到,随着198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一本新的刊物《大学图书馆学报》展现在您的面前。《学报》代替了与读者们相处六年的《通讯》,您一定和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一样,关注着她的使命,她今后的道路。几年来,各地高校图书馆的同志们和广大读者对《大学图书馆通讯》刊名提出过种种意见和建议,也提出过改名的种种方案。经过几番讨论和比较,并征询了全国高校图工委部分常委的意见,我们终于决定易“通讯”之名,存“大学图书馆”之实,改称《大学图书馆学报》。  相似文献   

10.
特色立足创新为本精品取胜--2004年本刊在京编委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编辑部召开了在京编委会。中国社会 科学情报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领导及高校系统、党校系统、新闻系统、军队院校系统和 其他在京编委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宋志 明主持,编辑部就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向各位专家作了简要汇报。 《情报资料工作》自1980年创刊以来,一贯注重追求理论精品、面向工作实际,形成了求实创新的学术风 格。2001年,刊物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与扩版,页码与由48页增加到80页,刊物容量由10万字/期增加到 20万字/期。2005年,刊物将扩展到112页,进一步加大信息量。改版后的《情报资料工作》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丰富的知识内涵、高尚的学术品位、精良的印刷质量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11.
《半月谈》杂志副总编、青年评论家张正宪近年来以“苏北”等笔名,在《半月谈》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评论以其“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的特色,引起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瞩目。《论快》、《论放》、《土政策评说》、《先富后富,天平的支点在哪里?》等篇章是他大量评论文章中的得意之作,读者纷纷来信表扬。当我探问他撰写评论的心得,从他嘴里立刻跳出三个关键词:“睿智、情感、文采”。  相似文献   

12.
报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问题在于,报刊不同于一般行业,对待机遇和挑战的对策也和许多行业不一样,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矩。这个一样和不一样,要求从事报刊宣传工作的同志在实行市场经济中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半月谈》系列刊物从1992年下半年起经历了新形势的考验,目前的订户仍达650万之众,高居全中国、全亚洲刊物发行量第一位。同行们对“半月谈现象”再一次进行探究:它为什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做到长办常新赢得读者? 如果说有什么谜底的话,想来复杂也简单,那就是面对着迅速涌起的市场经济浪潮,我们《半月谈》杂志社确定了把握自己刊物应变的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可以用一副对联表示:上联是“以变随变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联是“变而有度发扬本刊好传统”,横批是“万变不离其宗”。围绕着这副对联阐释一下《半月谈》的编辑思想和一些做法,对我们的同行和刊物的读者或许不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3.
《读报参考》的独特风格赵梅生,崔俊涛在美丽的岛城─—青岛,有一份由青岛日报社主办、《读报参考》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文摘刊物─—《读报参考》。目前此刊已发行到全国大、中、小近百个城市,每期发行量已达10万余份。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刚满一年的刊物,何以在如此...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我利用在京开会的间隙到新华社拜望《半月谈》编辑部的同志时,从李峰老师手中接过一份厚实的礼品——由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发行的一套三卷本并由他签名的《李峰文集》。这套装帧典雅、内容丰富的文集是作者半个世纪从事新闻工作的结晶,令我爱不释手。细读书中的字字句句,如同聆听一位前辈学者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15.
《青年一代》期刊于1979年初创办,第一年为季刊,以后改为双月刊。经过四年多来的摸索和实践,刊物编辑部在坚持办刊党性原则的同时,又发挥青年刊物的个性,初步办出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印数也在逐年持续上升,平均每期增长10万份以上。1979年创办初期,每期平均印数为37万份,第二年90万份,去年达253万份,今年第一期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新闻业务期刊中,《新闻与写作》倍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发行量多年来一直领先。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这个刊物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编辑部,这个编辑部又团结了一个热心传播新闻业务知识的高层次的作者队伍。 雅俗共赏,以普及新闻采写技巧为主,在普及的  相似文献   

17.
任琦 《新闻实践》2013,(4):14-16
2013年,人民日报发行量达到了新世纪以来创纪录的300万份。也就是在2013年1月1日的头版上,人民日报除了刊发例行的元旦献辞外,还出人意料地刊载了一篇语气真挚恳切的编辑部文章《新年致读者》。这是近5年来,人民日报第一次在元旦以这样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致辞问好。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记者》报道: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在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01年中国有11家邮发报刊发行量超百万份。这11家中有6家报纸,包括《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另5家刊物,包括《半月谈》。《故事会》和《知音》等。目前,中国正式发行的报刊1万余种,其中交邮政发行的有7100余和,占70%。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622万份;《故事会》(上海),260万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辽宁),250万份;《读者文摘》(甘肃),214万份;《初中生》(湖南),190万份;《求是》,186万份;《家庭》(广东),186万份;《共产党员》(辽宁),160万份;《支部生活》(广东),111万份《党建》,102万份;  相似文献   

20.
不久以前,耀邦同志号召各部门都要总结自己的经验。《红旗》从1958年创刊到现在已有二十五年,总结经验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今天我要讲的还不是正式总结。是我们这几年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红旗》这个中央理论工作部门具体的指导思想问题。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办好《红旗》这个中央的理论刊物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红旗》的性质。《红旗》在创刊的时候就定了是中央的一个理论刊物。就是说,它不同于过去的《学习》杂志,也不同于现在的《半月谈》。《半月谈》是一个通俗的政治读物,历史上的《学习》杂志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