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QQ糖     
几个爸爸小波3岁时,已经学会数数了,他一直喜欢和爸爸呆在一块儿。一次他爸爸出去了,小波问他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你瞧现在来了一辆摩托车,第十辆就是你爸回来了。”妈妈说完又去忙去了。小站在路边数到第十辆摩托车过来就高兴的跑过去喊:“爸爸。”那人怪地答应了一声开走了。小波一迷茫地跑去问妈妈:“我有几个爸呀?”(楚鸟儿)用一只眼睛小孩:“电影票多少钱一张?”售货员:“10个戈比,孩子。”小孩:“我只带了5个戈比,能不放我进去,我只用一只眼睛看。”保佑自己小利娅见爸爸妈妈在做祷告,她学着做祷告。“万能的上帝,请你保佑我爸…  相似文献   

2.
那年我九岁,上小学三年级。深秋的一天傍晚,几个小伙伴来找我,告诉我说他们几个都过了“胆量测试”关,问我是否敢去。我问他们怎么个测试法,他们说就是一个人勇敢地在离村二里远的河口处呆到夜里十点钟。谁要是坚持到十点,他就是胆大无比的英雄,要是逃跑了,就是狗熊,如果不敢接受测试,那就是孬熊。我当然不能落下这样的骂名。当我随他们几个人来到河口时,太阳已经西落了。他们临走时告诉我,“三星”正南时才到十点钟,不到那时不准走。等他们离开后,我惊魂不定地发现天上的星星正朝着我眨着诡秘的眼睛;河水如泣地哗哗作响;秋风不怀好意地撕扯…  相似文献   

3.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相册里,夹着几十张照片,有骑马的、有师生合影的、有全家福……可我偏偏对被我取名为“我被扔进了大海”的一张情有独钟。照片上,一个小男孩被两个强壮的中年人用力地扔向了大海,那个“小英雄”就是我。那是去年暑假去湄洲湾海滩游玩时照的。那天,天气十分好,蔚蓝色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我仗着水性好,第一个冲向大海,浪花翻滚着,海水溅到嘴里咸津津的。黄叔叔游过来,说:“我看你水性不错,让我来考验考验。”说完,双手把我举起,像投沙包一样扔了出去。随着“扑通”一声,我沉入了大海,过了几秒,我游了上来,心里不停地埋怨黄叔叔,但…  相似文献   

5.
我酷爱作文。一直到今天,我还完整地保存着几十年前做学生时的全部习作。但我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教我作文的老师。他们的精诚“传道”,耐心“解  相似文献   

6.
开心巧克力     
长到几岁朋友的女儿5岁了。一天,我问她:“你想长到几岁?”小女孩闪动着大[睛,扳着手指头数到了十,说“:十岁。”我想小孩一定是不知十上面是几,就逗她说:“为什么就长到十岁?是不是十往上不会数了?”谁知回答却是:“当然不是!再长大我就显得太矮了。”母子的对话一天,蚯蚓妈妈带着一群蚯蚓孩子在地上爬呀爬呀。这时候最小的那个蚯蚓孩子就问蚯蚓妈妈:“妈妈,妈妈,爸爸去哪儿了?”蚯蚓妈妈说:“你们的爸爸跟着渔夫钓鱼去了。”谁是家长小学生在填一张表格,他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老师答“:谁说话算数,就谁吧。”学生自语道:“那……  相似文献   

7.
绝食     
“1元,2元,3元……”我数着储蓄罐里的零用钱,“dear,怎么只有5元钱了,我觉得还有几十块的。”我惊愕地发现,几天下来,我就用了几十块,其中零食就占了80%多。于是,我“刷”地大笔一挥,写了四个醒目的大字——“我要绝食”,贴在了装满零食的冰箱上。我想  相似文献   

8.
在那年的冬天里,我数着日子盼望着离家后的第一个生日来临。那年,我才14岁。矮小的我背着高过头顶的行囊,来到这座城市求学。我是带着憧憬,还有无尽牵挂离开家的。掐算着冬天过了一半,生日快到了,下雪的日子也该来了。等待下雪的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冬日那一缕和煦的阳光溢进我的床头,攀上结着十数个蛛网的墙角。那只被我们唤作“冬冬”的蜘蛛躲藏得无影无踪,独留下空荡荡的网,捋几点阳光。雪也随“冬责任编辑/卢尘逸冬”潜逃了吗?我触景生情地张了张嘴巴,吼出几句刚学不久阴阳怪气的秦腔,对面楼上的玻璃里聚集了几张面…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张老人墓碑的照片,墓碑上写着他几十个子孙的名字,中间的那个“杨相钰”是我太爷的名字。太爷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儿,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一位可亲可敬,平易近人的长者。他极善与人相处,街坊邻里都亲切地称他“杨爹爹”。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灵慧     
栾翠红 《广东教育》2004,(11):53-53
有一次听课,老师讲的是《大数目的计算》。在讲到“十个百是一千”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很自然地出示了一张幻灯片:十张醒目的百元人民币依次排列。教师引导:十个百是一千。这时,突然有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在这里.十个百仍然是一百。”全场哗然。老师问:为什么呀?这个孩子好像有点儿“狡猾”地一笑:“我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12.
一 天 我 在 批 改 写 字 本 ,突 然有一本本子的等第栏内用铅笔写了 个 淡 淡 的“ 良 ”。我 心 中 犯 疑: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作业得“ 优 ”, 为 什 么 他 给 自 己 打 个“ 良 ”呢 ? 于 是 我找 来 本 子 的 主 人张 运 鑫 , 问 他 为什 么 要 打 个“ 良 ”。他 垂 着 头 ,低 声 说:“ 我 知 道得 不 到‘ 优 ’的 。”此 时 我 心 中 说 不清 是 啥 滋 味 。 我情 不 自 禁 地 想 起前 几 天 我 瞥 见 的那 一 幕 : 那 天 我发 下 写 字 本 , 很 多 同 学 都 歪 着头 , 仔 细 地 数 着 作 业 本 上 的 圈圈 ,数 完 以 后 还 要 …  相似文献   

13.
十年,在历史长河里是“短”不足道的。然而,《YT》的十年却给全国万千的中语教师带来了多少美好的教学生活享受! 我最喜爱读的是《YT》独创的、也是全国语文刊物中,“只此一家”的两个栏目:一是“封面人物”,一是“农村中语教改专页”。打从1981年第四期起,当“绿衣使者”把《YT》递到我手中,我就爱上了这个栏目。每次,我先端详一会儿封面人物的形象,暗自赞叹,续而迫不及待地翻阅着,从中贪婪地吸取着丰富的营养。到1987年第8—9期止,已经是第60次了。这60位封面人物,恰好组成了4个梯队:老一辈语文教改专家叶苍岑、段力佩、段力夫,还有退而不休的张  相似文献   

14.
板凳的竞争     
2003年我又负责组织学校小学部的元旦联欢晚会,几个学生提议要玩“抢板凳”的游戏,我爽快地答应了。九个学生,八张板凳,我在一旁敲着鼓点,学生则围着板凳奔跑。当鼓声停止时,学生必须迅速地抢张离自己最近的板凳坐下,没有板凳的则被淘汰出局(板凳也相应地减少一张),然后游戏接着进行。谁坐到最后的一张板凳,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5.
去年暑假,风景秀丽的杭州有一句土头土脑的口号突然成了一大新闻热点,这就是“我到农村认个家”。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路过杭州某幼儿园,只见门口端坐着几十个表情严肃的娃娃,他们人人戴着“博士帽”,身穿“博士服”,黑乎乎的一片。随着相机一连串的喀嚓声,他们美好的童年回忆便定格在这张特殊的“毕业照”里。瞧着这一幕,不禁使人想  相似文献   

16.
自己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个适中的鼻子,一张纯真的嘴,但这几个器官一“聚会”,竟成了一张最不漂亮的脸。这注定了我的悲剧———走在街上准没人肯回头再看一眼。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不漂亮,是在上小学时,同桌递给我一张纸条,说我是班上公认的“东方明珠”。当时,我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还有点儿飘飘然。可是,后来我才明白:所谓的“东方明珠”其实是“东方明猪”。那个时候,我哭得昏天黑地。从此以后,我不再和同学们玩耍,独自一人坐在花台上,想像着自己成为白雪公主,快乐地生活着。不漂亮换句话说就是丑,但现在的我却没有因为丑而气馁。我…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5,(Z2)
话题故事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  相似文献   

18.
挥手昨天早上,我在阳台上看风景,发现对面女生宿舍里一位漂亮的女孩拿着手绢在向我挥手,我也向她挥手;然后她跑到另外一个窗口再跟我挥手,我也跟她再挥;后来她又走了,到第三个窗口跟我再挥手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她在擦窗户……一张纸条有个犹太人看到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往地下挖5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挖了5米深的坑,结果,又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再往下挖10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又挖了10米。最后,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古老玩笑,你试着爬上去吧。”往少里说“费根同学,请问,2乘以2等于几?…  相似文献   

19.
奇遇     
一神奇的药水 又是个星期五,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感叹:“作业太多了!”是啊,自从上学开始就没一天好日子过。不知不觉中,我走进了一座从没走过的森林,漫不经心地踢着小石子儿。 突然,我发现一个塑料袋中装着两个药瓶,拆开一看,每瓶都贴着张标签,一个写着:“喝我吧!我会让你实现十个愿望。”另一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做人     
生活曾给了我许多磨难。十岁出头时。正是读书“童子功”的最佳时光,我却告别学校,作为“狗崽子”随父母下放偏远山区,到农村摸爬滚打;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时,却每天啃红薯,甚至饿着肚皮往返几十里为生产队的猪场砍柴;正当上大学的年龄,家中却天灾人祸接二连三,做老大的哥哥惨遭车祸而死,我承担了主劳力,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耕种9个人自留地的劳务,支撑着全家生活的重担;当时代看重读书,看重文凭的时候,我却在五六百米深的煤井下推着几吨重的矿车吃力地蹒跚行走……我原以为,今生今世,书已经与我绝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