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妇人与奸诈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你与她们相近她不懂得礼让,你远离她们就会遭到抱怨。女子指成年女性,小人指仆人或下人。于是,一些联想丰富的人坐不住了,他们惊呼:"咦!原来孔大圣人也歧视女性和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
关于女性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  相似文献   

3.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出自《论语&#183;阳货》,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就会无礼;疏远了,他就会怨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将其中的“女子”解释为“汝子”,意为“你的儿子”、“您先生”、“你们几个学生”等等.认为这里的“女”是作为代词来讲的。那么,这里的“女子”确实是作“汝子”来讲的吗?  相似文献   

4.
<正>其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妇人与奸诈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你与她们相近她不懂得礼让,你远离她们反而遭抱怨。女子指成年女性,小人是指仆人或下人。于是,一些联想丰富的人坐不住了,他们惊呼:"咦!原来孔大圣人也歧视女性和劳动人民。"事实究竟如何呢?据载,鲁定公16年,孔子受邀来到卫国,南子(卫国  相似文献   

5.
《论语·阳货》记载:“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中,对“女子”意义的解释,成为历代学者解读的热点.由于“女子”一词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因此很有必要总结有关“女子”的释义研究并对其意义作出准确地判断.本文在回顾历代学者对“女子”注释训解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其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证源分析“女子”之义,探讨《论语》中的“女子观”,并确认了开始歧视妇女的历史时期.旨在更准确地理解“女子”之义,正确领会孔子的本义和思想观.  相似文献   

6.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这是相对于士大夫阶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说,"孔子日:‘唯女人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先秦文献中的“女子”既可以表示女儿,也可以泛指女性,学术史上将《论语》“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女子”解释为女性、妻妾或女儿似乎都有其合理性。但根据“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语境,“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养”是表示“教养”之义,而上古文献中作为“教养”之义的“养”一般只适用于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弟子、君主对民众这三种语境。基于这种判断,再考虑孔子的身份和立场,可知“女子与小人难养”中的“女子”是指女儿而非泛指女性,“小人”是指孔子门下的不肖子弟。孔子是以父母师长的立场,从心理特征和品性修养的角度来表达女儿与弟子中的小人之辈难于教养的感慨。这不是将女性与“小人”等同,而是指出在教养女儿和不肖子弟时,二者在“情胜于理”方面呈现出的某种共性。  相似文献   

9.
男人和女人     
《新作文》2006,(Z2)
一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歌德说:“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二在男人眼里,正如惠特曼所说:“你们是肉体的大门,你们也是灵魂的大门。”也有男人说女人是祸水,因为在中华文明史上殷纣王、唐明皇等皆因女人萎靡,最后国破家亡。所以在男人眼里,女  相似文献   

10.
<正>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电视剧里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来忧伤感怀,却没有几个能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  相似文献   

11.
谁为难养也     
历来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三句语录的译解,不但把"唯女子……"中的"女子"(古文合成词组)译为"女人"(现代单纯词).而且几乎一律将"女子"译同于"小人"。当代儒学大家南怀瑾也说:"有一次一个妇女团体要我去讲中国文化,就有一位提出这两句话来问我。我说我  相似文献   

12.
徐丽华 《学语文》2007,(5):44-44
对女性的文化定位,似乎从人类开创之时就已下了定论。据《圣经》记载,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亚当,又从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孔子《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长期以来,女性被看作是男性的陪衬,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  相似文献   

13.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有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历来都被很多人视为孔子歧视女性的有力证据。为探寻本义,本文梳理了前人对此句的九种解释,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将句子作新的句读是没有根据的,而关键点在于对"与"和"女子"的解释。只有将"与"字作"和"讲,"女子"特指南子,"小人"特指卫灵公、雍渠等人,才能解读出这句话的本义。  相似文献   

14.
《论语》阳货篇中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句历来颇受争议,其中对"女子"一词的解释更是莫衷一是,甚至被认为是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通过对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对该句中"女子"二字的探索分析,能够得以明晰"女子"二字并非指"全体女性",从而证明孔子并无歧视女性之意。  相似文献   

15.
<正>近百年前,为了时代的需要,人们曾对儒学进行过一次惨绝人寰的"屠戮"。儒学被认为是万恶之根本,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这个两千年来保持着圣人地位的伟人,则更是遭受了不应有的不公正待遇:他的很多言论被作了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态度等。究其原因,则是时代之所需了,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6.
《论语》章句异说,要在揭隐示微,扭转两千多年以来的误传误说:“学而时习之,”实为“教而时习之”;负版系蝜蝂,本系喜负重之小虫,此指负重之劳动者;“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实为,唉!女子一旦嫁给小人就难于生活了;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代好心的大臣和儒生都劝君王为社稷着想,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近君子,远小人”。但是,历代君王多有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有些好心的人遇到这种事,总是为君王惋惜,以为是君王没有看清小人的真面目,上了小人的当,用错了人。  相似文献   

18.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相似文献   

19.
冯媛媛 《现代语文》2009,(1):150-151
在《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呜兽草木之名。’”从古至今,许多人从不同的视角对孔子“兴观群怨”说进行了不同的解渎,阐述了它在不H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在一所学校里,管理者与老师们要保持好恰当的距离是十分困难的.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与教师保持恰当的距离呢?我认为应根据教师个体的性格修养和才干,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