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际传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传播媒介。文章以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统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及特点,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作用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尝试性地将网络人际传播特点总结为:具有多媒体性质,以文字传播为主,以及匿名性、随机性、平等性。提出应在发展完善网络人际传播的同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使网络人际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传播、星状网络传播、多功能传播、超文本链接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自由传播、平等传播、实时传播、互动传播、匿名传播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网络传播人际特征的形成以网络传播技术特征为技术支撑和前提,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舆论产生:"议程设置"全民化;舆论心理:"群体极化"现象突出;舆论演化:"蝴蝶效应"加剧;舆论控制:"把关能力"弱化。只有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与演化规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的网络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网络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使网络人际传播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后现代主义在网络社会中处处能够找到鲜活的生存场景。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化具有:网络在不断消解权威话语,人们开始追求网上"不受限制的自我",人们"宁信机,不信人",人际关系冷漠以及人们逐渐成为了"数字化的人"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郭芳 《双语学习》2007,(11M):228-229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聊天作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QQ、E—mail、BBS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语境是网络交流的环境,其独特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本文旨在通过语境理论简要阐述网络语境下的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人际传播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当前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态呈现出隐匿与披露、信任与怀疑、飘移与沉醉等分裂的态势。这种分裂心态给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并在当前形势下进行个体的自我调适是适应网络生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后新媒体时代"是基于移动互联的媒体时代,整体呈现出碎片化传播与Prosumer人际网络传播的特征,区域传统文化把握住这一媒体传播的特征,制定适当的微传播策略,对于自身的保存与传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人际传播思想遵循老子思想的总体特征,以道为最高目标和最终准则,以自然为道者的效法对象。诸多论述暗合了"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人际平等开放思想、"和其光,同其尘"的传播主体形象、"不争"的人际传播道德、"希言自然"的传播能力等人际传播主题,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道德理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网络学习社区(NLC)作为现代学习型社会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组织形式,其人际传播特征具有独特性:社区成员的背景信息不再是阻碍学习交流的主要因素;社区成员能够最佳地表现自我;社区中人际传播的双向、互动和不平衡传播性质有助于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提高;社区中的传播反馈有助于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效果。交互工具能够一定程度弥补社区人际传播中非语言线索缺失。人际传播特征的分析能够为网络学习社区设计、构建和应用提供指导作用,使其体现社会性、技术性和学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概括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交流中的传受心理和语言进行了分析: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理想化的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传播空间,语言就是身份。网络生活是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  相似文献   

10.
迅猛发展的传播技术促使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融合发展的趋势,并对社会产生作用。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和传受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坚持内容为王的内容生产理念,建立具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特性的传播渠道,重塑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关系,是解决媒介融合与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坏消息告知”是医患沟通中最具挑战性的情景,被国内外公认为医务人员沟通技能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当前国内关于坏消息告知的研究中,大多从宏观视角研究医患坏消息告知态度、喜好或行为特征等话语外围要素,少有从微观视角关注坏消息告知如何具体展开。微观视角与人际传播特殊形式的特征密切相关,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医患坏消息沟通,基于人际传播的经典理论——“约哈里之窗”审视坏消息告知这一过程,并从“示善—询问—披露—倾听—引导”五个维度提出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品牌的观念深入人内心,高校网络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高校网络品牌传播可以借助多种传播媒介,通过人际传播、社群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扩大高校品牌的影响力,并铸就网络口碑。本文在高校网络品牌、传播媒介、网络受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传播系统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树湘 《文教资料》2012,(23):130-131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让人们对人际传播有了更美好的期待。但是,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除了技术手段、传播双方的传播能力与主观意愿之外,人际传播的外在生态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显然受到其所在生态的影响。一个健康绿色的传播生态将会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法在传播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其人格结构以及潜意识等理论对当今的人际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在新兴的网络人际传播的研究中,在理论支持和思维拓展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网络终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海量信息处理及充分互动为特征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在我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与中国互联网的成长同步,对网络的依赖性高,无疑是受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及其环境影响最深远的一族.但网络人际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拓展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新其工作手段,充分利用新型的网络人际传播模式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效应,减轻网络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我们都知道,传播类型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在网络飞速发展,近乎普及的当下,网络群体传播已成为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话题。本文将从网络群体传播出发,通过例举和理论结合,分析其中群体压力与成员群体认同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传播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媒家族中发展迅速、后来居上的全新媒介,与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相比,有着自己极为独4特的性质。从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看,具体表现在实时不间断传播、跨媒介传播、网上人际传播、多向互动传播、非线性海量传播等几个方面。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些特性,能更为有效地发挥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建构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不同视角开展了身份建构的研究。本文借用"约哈里之窗"的人际传播模型,从人际语用和传播的视角,结合具体言语交际的语料,分别从开放的自我、盲目的自我、隐藏的自我及未知的自我等四个维度,来阐释言语交际中的交际者自我身份建构的人际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流言指的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作为一种非正常的人际传播行为,它违背了人际传播伦理"待人真诚、与人为善、报人以信"的要求.从流言的产生与传播、流言与伦理以及流言的控制三个方面对流言现象进行学理分析,可以发现,控制流言既需要快捷有效地公布信息,也需要主流媒体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0.
杨茜 《宜宾学院学报》2014,(10):100-105
社交手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媒介,方便用户在游戏中进行人际传播,具有独有的人际传播特点。在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模式下,用户以交往和认知为主要动机,以文字、表情等符号和情感为主要的人际传播方式。用户在游戏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效果也影响其对游戏的使用和体验,用户动机得到的满足度越高,其人际传播效果越好,从而更加积极地使用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