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音节意识和首音-韵脚意识的问卷测试了聋校二、四、六、八年级共103名听障学生的语音意识。结果表明,听障学生的语音意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阅读水平越高,语音意识测验的成绩就越好,反之也一样,且年级差异与阅读水平高低差异的程度与趋势基本一致;女生对声、韵母意识的感知好于男生;听障学生首音-韵脚意识的发展好于音节意识的发展;听障学生普遍存在对字形、声调学习和掌握的困难。研究结果对现今聋校语音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庆翔  王怡晴 《现代语文》2013,(7):31-33,161
声调意识是汉语中独特的语音意识,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学龄儿童为实验对象,以合成的声调连续体为实验材料,进行范畴感知的实验研究,验证阅读能力高的儿童对声调有更敏感的范畴性知觉,其声调意识优于阅读能力差的儿童。汉语学龄儿童声调意识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儿童的声调意识与其阅读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在实际的应用中,基础教育应更注重训练儿童的声调意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儿童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音修辞,是指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整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汉语语音修辞的几个主要方面是:调整音节、对称均匀;搭配声调、抑扬顿挫;巧选韵脚、悦耳动听;再现叠音、复而不厌;双声叠韵、婉转铿锵。  相似文献   

4.
运用听音跟读、听音回答问题、听音判断对错三种语音意识测试,本研究对60名上海学前儿童和50名湛江学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学前儿童在掌握汉语语音意识方面,声调意识水平最高,其次为韵母意识,再次为声母意识;儿童年龄、测试方式和方言都会对被试的语音意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种语言水平的无声调语言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产出实验,考察汉语声调范畴产出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随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表现在不同语言水平的声调混淆类型不一样,以及不同语言水平汉语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调值范畴的发展程度不同。声调特征的自组织机制制约着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拼音文字体系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意识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意识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意识研究的被试取样、筛查标准、测验方法存在问题,导致语音意识的研究结论差异比较大.最后,探讨了汉语的特异性,语音意识研究应该切合汉语的特点,在被试取样、筛查标准、测验内容等方面规范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意识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四年级的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不同表征水平上的语音意识能力,发现在有关语音意识若干因素的测验上,阅读障碍儿童只是在音位意识上比普通儿童落后;而在其它更大表征单元的语音意识能力上,如音节意识和首音-韵脚意识上阅读障碍儿童没有落后.表明具有透明正字法的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细小的语音表征和操作能力上存在落后,表现出了跨文字一致性特点;在较大单元的语音表征和操作能力上不存在落后,表现出了透明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最近十年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过程中,声调意识发展最早,其次是押韵和首音意识,音住意识发展得最晚。影响语音意识发展的因素包括拼音教学与阅读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我国学前语言教育与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实验研究探讨汉语(第一语言)的语音意识和成人英语(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任务为汉语语音意识测量和英语假词快速朗读。其中汉语语音意识的测量包括4个维度:听觉声母意识、听觉韵母意识、听觉声调意识以及视觉音节意识。实验结果显示汉语的声母意识、韵母意识和音节意识分别对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英语语音加工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说明汉语的语音意识迁移到英语中并对英语的听说能力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解汉语与言语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汉语两字组声调组合二十种语音形式实验字表,对新疆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两字组声调的语音特征进行听感分析,以期找出这种“民族变体”的发音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