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从文化翻译观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新的学派—文化翻译学派形成,该学派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这种观点给翻译界人士以新的启示,使得翻译理论进入全新领域。文化翻译观同样也给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优势,用这一观点从文化层次的高度上灵活采取归化或异化来处理习语翻译,使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等效。因此,使翻译作品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商标名是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商标的翻译是成功地实现商品国际化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商标名称特点的分析,指出商标名称翻译不仅要注重源语与译语符号的语义等值,更应遵循文化价值对等和功能价值对等两大原则,由此提出商标名称翻译的三种基本方法,即音译、直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3.
作者运用文化翻译现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法律的文化特定性,从文化视角探讨法律翻译难点与策略,指出法律制度,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等因素都会影响法律翻译的准确性,因此法律翻译应以文化为基准,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取得译语对于原语在法律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跨文化领域和翻译领域中的“顺应”视角,论述了旅游翻译中直译的定义及作用,指出直译应该在译语的选择上顺应原语的语言以体现民族风格,译文应该顺应原语的文化特点,以保留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跨文化领域和翻译领域中的“顺应”视角,论述了旅游翻译中直译的定义及作用,指出直译应该在译语的选择上顺应原语的语言以体现民族风格,译文应该顺应原语的文化特点,以保留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等值翻译是翻译的最高目标,但由于原语和译语文化的差异会影响翻译的等值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对词语等值翻译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词语的等值翻译是相对的,只有在充分理解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英语谚语是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来源广泛,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民族在表达思想和描述事物上的手法和技巧,使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谚语。英语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词义、结构和音韵。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和意译。翻译时要根据中英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适用何种译法。原语和译语完全对等时,多用直译;原语和译语部分对等时,可套用相似的译语谚语;原语和译语不对等时,最好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至关重要。英汉隐喻性词语富含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英汉文化重合现象,译者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英汉文化部分重合的现象,可以采取套译的方法;而对于英汉文化的空缺现象,译者可以酌情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认真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让译语读者感知并接受原语文化,以实现翻译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广告翻译的可行性。广告在原语中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即说服广告受众的目的。而在翻译成目的语之后,其译语文本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以言行事”,可以作为广告翻译的指导原则,以求得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在动态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1.
翻译始于文本分析,终于文本再造.文学翻译中被大量采用的补偿策略,既注重原语和译语形式上 的对等,使之达到审美上的等值和修辞上的对应,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原语和译语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文学翻译中的补偿法对非文学文本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略论跨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跨文化因素往往是一个令译者感到棘手的问题。译者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这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在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语言符号的同时,破解原语非语言符号——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汉斯.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强调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翻译方法,从而为翻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经济新闻导语的汉英翻译时,译者应该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根据英译导语的功能择取恰当的翻译方法(直译、添加或删减以及改译等),充分考虑英语新闻导语的写作规范及译语读者的知识背景、阅读习惯等因素,以便有效地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是有关人类认知的重要理论,它对翻译实践的意义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关联理论在理解原文和再现原文上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用来解释、指导翻译活动。翻译本质上是一个译者在原语认知语境和译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关联翻译的实质是要求译者应当尽量使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期待相吻合。本文试图通过等值理论与关联理论的兼容性,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等值理论在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文化旅游翻译的目的是通过翻译使译语等效于原语的功能。文化意义的翻译涉及面广,使目标读者接受译文并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绝非易事。文章拟结合功能主义目的论从文化词和句子的翻译方面探讨一下文化旅游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17.
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必须关注这种文化差异并把它贯穿到我们的翻译当中,好的翻译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相似文献   

19.
《悲欢集》收录了中国传统昆曲名剧中的二十六折,由美国纽约昆曲社顾问兼首席翻译汪班先生翻译出版.汪班先生在进行翻译时充分考虑了演出本翻译的无注性、即时性和通俗化的特点,在翻译实践中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不存在冲突,不产生交流障碍的内容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和音译、逐词翻译或直译等翻译方法.而在处理文化词汇时,译者更多地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及意译、转译等翻译方法.从而翻译出通俗易懂,适合舞台演出的译文来.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语用学重点研究的对象,语境同翻译是密不可分的。翻译是对意义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的等值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语境是翻译者能否准确把握原语的意义实质,并将其转移到译语当中的关键。本文从译语词义的确立、文化意象的传译以及模糊语言的处理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翻译教学和语境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