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像一把大锤拷问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声音     
《山东教育》2010,(6):64-6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近来,这一“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目前,制约杰出人才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试化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等.这些模式推动学生为考试而不是为兴趣而学习。钱学森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艰深命题的忧虑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相似文献   

3.
朱琳  张力 《成才之路》2015,(7):10-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一直在积极地探索这一课题。分析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提出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走了.逝世前提出的“钱学森之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来共同破解。当前,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小学数学与破解“钱学森之问”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5.
万华 《教育导刊》2008,(3):23-25
2006年11月20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面对在座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提出了一直在他脑海里面盘桓已久的问题:“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的确,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造就大批的杰出人才,除了大量的出类拔萃的科技人才之外,还需要有千百万计的管理、人文、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临终疑问,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留心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带着这个问题,也带着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阅历和思考,近年来我作为陕西省美中校长跟班研修的中方校长二次踏上大洋彼岸,希望在对美周教育的学习考察中找到破解的途径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这个“钱学森之问”,’与其急着直接回答,不如先搞清楚要成为杰出人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笔者以为,灵性和悟性是一个普通人才成长为杰出人才所必须的条件,只有具有灵性和悟性的人,才能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所创造和创新。然而,我们的教育由始至终都在扼杀人的灵性与悟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0,(1):8-9
我们的2009年,已经渐行渐远。 在这一年里,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在初二(5)班和学生坐在一起连上5节课。总理在听完课后提出的三个问题尤其值得回味: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9.
开展学分制实验实施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管理》2002,(4):30-31
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优才教育实验学校。优才教育,即为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打基础的素质教育。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而学分制是实施这种个性化教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校自1995年秋季开始在高中试行学分制。在6年的改革实验中,学分制方案几经修改,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邓睿 《上海教育》2011,(22):61-6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这边“绿领巾”事件刚刚平息,那边又冒出了优秀生着“红校服”的报道。刚刚过去的十月,人们还在为数日内一座城市里便有四名中小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等原因跳楼自杀的事件扼腕叹息时,又传来了教师勒令家长带孩子测智商以此摆脱学生成绩差的责任的消息。如此种种,让我们在惊诧、担忧之余,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卓越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在我们的仰望中驾鹤西去,但是,我们在缅怀和追思钱老时,却一直无法绕过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钱老关于教育的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无疑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的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我们很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什么中国教育几十年下来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作了探讨。我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除大学教育要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外,全社会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努力做到"创新从娃娃抓起",还给孩子们一个有神话、有幻想、天真而活泼的童年,保留和培植他们的一份求知欲和创造天性。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既是关系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急迫、艰深命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求解。求解"钱学森之问"必须抓住教育的真谛,使教育切实步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常焦灼地拷问着中国教育,也拷问着所有真正具有教育情怀的人,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谁都知道,这个疑问隐含着的问题便是:我们的学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病在哪里?于是,破解曰:让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明白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辞世前留下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17.
王守玉 《宁夏教育》2011,(10):42-4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犹言在耳。"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面对"钱学森之问",教育者需要有担当的反思: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的崛起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而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只有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最公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基础教育领域中,有为了实现教育理想不断尝试、坚持探索的践行者,其中不乏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英才全人教育理论的推行者,有在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者。我们倡导教育公平,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学校里接受适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此,本刊专访了多年从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研究的学者贺淑曼女士。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它叩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20.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