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传媒业的三个基本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发展的成果永远是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单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产业,一个社会的进步总是不断面对现实的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来提升自己文明进步的水平.文明的进步是看它对于解决时代发展的问题的有效性和进步性.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问题单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观察中国的传媒业有三个基本面,一个是市场面,一个是政策面,一个是技术面.这三个基本维度决定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专家视点     
<正>喻国明:《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三种转型》,《广告大观》(媒介版)2007/01中国媒介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身的理论逻辑和市场的逻辑发展,更大程度上它是与中国的制度现实、技术现实和产业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三个基本面的逻辑交汇点上看,2007年中国传媒业的现实发展取决于在下列三个  相似文献   

3.
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充满着发展中的变数.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不是缺少选择和机会,而是选择的泛滥所带来的迷茫.如何审时度势抓住关键,便成为现阶段传媒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2013)》的报告为读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框架.透过现阶段中国传媒业发展基本面的纷繁数据,笔者认为,把握中国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4个转变是驾驭现实与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喻国明 《新闻实践》2002,(11):22-25
一、中国传媒业“合竞时代”的到来未来两三年,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洗牌的程度可能会比过去十年还大。无论是从资本逻辑的角度、产业的发展,还是政策面的可能性来看,未来两三年都是中国传媒业最值得关注的两三年。现在中国媒体处在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处在一个将变未变的关键点上。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传媒业新闻改革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媒业的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至今已经历了26个年头.回首以往,新闻改革成绩斐然,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面貌今非昔比.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正发生着静悄悄的而意义更加深刻的变革.目前,中国的新闻改革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三大效应,即"蝴蝶效应"、"乘数效应"和"牛鞭效应".中国传媒业必须正视危机,以积极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来应对三大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业与报业市场秩序混乱目前,中国传媒业与报业市场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权威的发行量统计机构,各报纸的发行量都是各自的机密。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如果自己去从事调查,成本过高,所以很多广告主只能从发行终端来判断各种报纸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1996年开始,针对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政府主管部门实施一系列举措引导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合结构转型,试图做强做大中国传媒业,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要真正使中国传媒业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泛意识形态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影响着全球大多数国家,也影响着中国的实体经济。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全面放缓。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媒业也很难独善其身。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传媒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但金融危机时期受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业与报业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中国传媒业与报业市场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权威的发行量统计机构。各报纸的发行量都是各自的机密。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如果自己去从事调查.成本过高.所以很多广告主只能从发行终端来判断各种报纸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柳斌杰 《传媒》2017,(14):8-11
媒体融合是当代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中国传播力、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因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传媒年会三次聚焦融合发展就是证明,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仍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与中国新闻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要低估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影响;不要忽视(放弃)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机遇;不要忘记在这次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传媒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是当代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中国传播力、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因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传媒年会三次聚焦融合发展就是证明,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仍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报业面临八大问题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驿钊 《青年记者》2004,(12):26-28
有两个流行于理论界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1、美国的传媒业是全球最先进的。2、美国传媒业的今天就是中国传媒业的明天。应该承认,美国传媒业是先进的,但这种先进我认为恐怕只能表现在技术上和业态上,我们对其的学习也只能是技术性的学习,而不能是全盘照搬、模仿,中国传媒业的明天还是会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因为传媒这个行业毕竟和纯粹的企业不同。中国传媒业在近期至少在四个方面和美国同行是有重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5,(5):1-1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性改革终于结成“正果”,这对于中国传媒业乃至关心中国传媒改革的海内外人士来说,不啻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利好消息。它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改革继北青传媒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它同时还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系统性改革在“出人意料”地稳步推进!一方面,政策和体制创新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弹性”和相当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场从美国蔓延开来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传媒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和金融风暴的双重夹击之下似乎危机不断,而这场危机到底是"危"还是"机"?中国传媒业又该如何应对?业界精英的探讨也许能为我们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电视是近年来国际和国内传媒业非常火爆的话题。对于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来讲,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讲,数字电视既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广阔的机遇。这是中国传媒和娱乐行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契机,如果把握住这个时机,将推动中国传媒业发展到  相似文献   

19.
"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转即传媒体制转轨和形态转型,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所面临的新的变革。本文对双转目前的态势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度的创新和对新兴技术的运用是中国传媒业下一步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传媒业的双转新变革也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彭波 《传媒》2012,(2):10-11
正2011,机遇与挑战推动着中国传媒业格局的演变与洗牌,大事与难事考验着中国传媒业应变的机智与果决。站在"十二五"规划扬帆起航的历史节点,擎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的猎猎大旗,中国传媒业将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