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求建构一个深入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青 《体育科学》2001,21(6):11-12,45
采有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封闭和认同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揭示了物质性、制度性、精神性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价值的构成要素.表明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在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复兴等.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分析,就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包括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和融合的过程。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土化则是各个民族在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根源于自身体育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得到尊崇。其结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即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域的资源可以被全人类所共享、共有。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生活着哈萨克、维吾尔、回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独特、具有时代意义的传统体育活动,受人文背景、居住环境影响在其体育活动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神圣性宗教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代表性传统体育活动进行解读和剖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多与崇拜、祭祀、节庆、丧葬等宗教文化有关,对各民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不过,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始性及宗教文化内涵开始受到冲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及宗教文化发掘,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积淀,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得博大精深,并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历史价值.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不足日渐凸现,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濒于失传的境地.建议重新认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现状,研究开发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机制,逐步分级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7.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及其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多民族文化孕育出了以嬉戏娱乐、竞技能力、配合节庆习俗的3大民族体育项群,不同性质的项群又分为结构不同的亚类项目,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反映出不同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建立科学、规范、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指标体系,使其相互借鉴与移植,体现西北民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文化发展入手,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缺,其发展应从发展背景、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三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丰富和充实的,因而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文化构建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建构要以自己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同时,也不能自我封闭,拒绝外来文化.我们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就是根据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传统体育文化和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对其中文化元素进行抉择,或采借、或抗拒、或保持、或抛弃,新文化就是对各种文化元素的抉择和重组的结果.对于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在体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征程上,我们在承认传统的同时,要力避守旧.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革新和改良,认可它是建立在多样化基础上的发展.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原生体育文化经过历史积淀后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对广东省21市237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类,并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民俗特征、文化内涵和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好地挖掘、推广和开发广东省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动岭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与生活休戚相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并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各民族的节庆活动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集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从美学角度进行审视,具有顽强不息的生命之美、民族团结的和谐之美、经济生产的发展之美、多元共融的艺术之美、原根文化的自然之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2.
社火是民间常见的体育艺术表演活动,它始自于古代农民对土地神与火神的崇拜,伴随着祭神风俗的发展流传至今;它作为民俗体育的重要部分,是农民节庆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方式。文章从民间社火的表演形式出发,结合其健身、娱乐、休闲功能以及农民了解、参与社火表演的情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讨其对农民健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移民使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的文化有了一次大融合。各内迁民族的文化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对中华文明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呈现出有别于其它历史时期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为出发点,通过对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分类,选择出适宜在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用教育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走高校化道路的可行性,对保护、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娜  宁玉霞 《精武》2012,(6):41-4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我们要利用中小学校原有的传统体育资源,结合其地域性、生源等优势,在体育课堂中积极开展有水平、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章通过对毯球、武术、板鞋竞速、方棋、陀螺五个项目的介绍,探讨在中小学开展这五项运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去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实现民间传统与现代体育的结合,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瑰宝,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作为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地被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现今学校体育中的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存在着缺乏师资、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等问题,并根据少数民族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行远程网络授课,着重于多媒体教学、搭建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网络互助平台等建议,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理应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巴山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群众体育健身和比赛项目,并逐渐推向全国,其成功的传承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文章阐述了巴山舞的演化与发展,并从“巴山舞”的成功推广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措施包括尊重传统,大胆创新,与时代契合;与旅游联袂;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简单易推广性与比赛宽松性结合;重视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中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交流等.本文试图从长阳“巴山舞”的成功演变与推广找出一些值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赫哲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在其生存背景下孕育了其风格特异的体育文化,这是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然而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产生诸多影响,赫哲族不可挽回的面临传统体育文化、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被同化的问题,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抢救、挖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民族体育的基本文化内涵和特征,研究了在新的社会转型期民族体育的基本核心及其内在发展规律,阐述了民族体育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同时就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