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薛玲  龚锐  杨柳 《新闻三昧》2006,(1):43-45
2005年6月10日,《成都晚报》以罕见的5个版面的强大阵容,连续推出了《美丽谎言》新闻报道,立即在新闻界引起了反响。各大网站、报纸媒体争相转载,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电视媒体也纷纷派出精良队伍,前往成都采访报道。可以说“美丽谎言”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新闻的原始报料仅仅是个简单的车祸求助。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0日,《成都晚报》以罕见的5个版面的强大阵容,连续推出了《美丽谎言》新闻报道,立即在新闻界引起了反响.各大网站、报纸媒体争相转载,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电视媒体也纷纷派出精良队伍,前往成都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28日,四川《成都晚报》发表了一篇报道《22岁女大学生要嫁48岁乞丐》。说是一位毕业于成都某名牌大学即将前往新加坡留学的22岁漂亮女孩,爱上了一位没有自理能力、目前只能靠乞讨度日的48岁落魄乞丐。之后,一些媒体争相报道。《成都晚报》报道的这则新闻,也成了各大网站的热门新闻,点击率和评论跟帖节节攀升,网友展开了激辩,有支持有反对,一时炒得热火朝天。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则假新闻。对此事一直高度关注的读才感觉受了愚弄。一开始热炒“老乞丐娶女大学生”的各家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5.
4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了一条“河北驻军某部抢救车祸受伤群众”的电视新闻。画面里,有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党政负责人到河北驻军某部表示感谢的镜头;有车祸发生时干部、战士紧张抢救的场面;也有大同矿务局职工医院全力救治伤员的情景。但观众却不知道,拍摄这条新闻的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电视台记者周峰,竟也是这条电视新闻应该表扬的“新闻人物”。因此,我要补写一篇《一条电视新闻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来看,平面媒体的发展已进入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阶段,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运作把平面媒体推向了“品牌生存”和“差异化生存”的商业时代。尤其是在像成都这样媒体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大型城市,摆在报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以大资本、大投入打造大众型品牌,走品牌化生存之路;要么以小投入、大策划铸造小众媒体精品,走差异化生存之路。《城市购物导报》走的就是小众媒体的路子,即在成都这样一个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休闲城市,创办一份类似于《精品购物指南》和《申江服务导报》那…  相似文献   

7.
“桃花”开了 成都龙泉驿,向以桃花闻名,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数以万计的成都人就会到此踏春赏花,当地媒体也常常热情报道游人赏花盛况和趣闻。与往年不同,成都一些媒体今年的“桃花”报道有点儿早。 1月17日,《商务早报》在报眼刊发署名薛梅拍摄的新闻照片《昨日龙泉长松寺一片桃花“偷”春来:桃花开了》;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各媒体纷纷特派记者赶赴酒泉发射基地,并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和人物访谈上做足了准备。对于“神五”这条大鱼,各媒体都拿出了看家的策划本领,欲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所以,“神五”虽是同题报道但仍异彩纷呈。笔者选取了《中国青年报》(下简称《中青》)、《武汉晚报》(下简称《武晚》)、《楚天都市报》(下简称《楚都》)和《南方周末》(下简称《南周》)四份报纸作为样本,分析了它们在同题报道中是如何“存同求异”的。一、模块延伸,抓到独家同题情况下,抓到独家,难上加难。同题新闻事件结构相对…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发生在北京的紧急寻找“小雨点”事件,牵动了亿万民众的心。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狂澜之后,“谜底”浮现:“小雨点”原来是刚刚打入北京市场的一种饮料,民众大呼上当。近期媒体又有报道,成都长松寺公墓也利用如此伎俩,策划了一起“桃花早开”的事件:2000年元月中旬,正值隆冬,《商务早报》、《成都商报》等媒体相继以图片新闻的形式报道了长松寺“一片桃花‘偷’春来”的盛景。所  相似文献   

10.
记节前夕,《燕赵都市报》刊登了一篇署名黄山的时评《中国记八大“病”》。这“八大病”是:手质增“伸”病、软骨病、富贵病、膨胀病,懒惰病、谎言病、势利病、虚荣病。同一天的东方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刊登的同是黄山的时评,却成了《解析中国记十大“病”》。这一下,可把我闹糊涂了:作为中国记的一分子,我到底是患八种病,还是惠十种病呢?  相似文献   

11.
宋人将范仲淹《怀庆朔》诗附会为怀妓诗。本文考察了附会的各种“版本”,并据相关史料,辨明附会文本的站不住脚,不过是风流文人编造的“美丽的谎言”罢了。然后考察明人利用附会故事敷衍的杂剧《甄月娥春风庆朔堂》,说明利用历史名人的逸闻作“本事”而进行再创作,在宋以后的小说(特别是白活小说)史、戏曲史上具有普遍性,它反映了民众出于“悦愉”的审美趣味,更乐意接受和欣赏谎言中的“美丽”部分,勿须去深究事件的真实性。这清晰地勾画出了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2018年3月,我在邵阳广电影城观看了影片《决不饶恕》.该影片以宁远市一起被装扮为“肇事逃逸”的车祸和一座意外坍塌的豆腐渣工程大桥为导火索而展开.省纪委专案组入驻后,建委主任自杀,举报人车祸身亡,大学校长、银行董事长、公安局局长先后被立案调查.随着纪委办案人员的抽丝剥茧,真相逐渐被揭开.宁远市市长这一“大老虎”最终伏法.整部影片故事主题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生,是一部紧扣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好影片,歌颂了纪检干部胆大心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欧锦赛进行期间,各媒体争相报道,电视里有专题报道、现场直播,报纸上有特刊、专版,内容全面、报道主体化、包装精致,使受众大饱眼福。 但也有煞风景的,在报道赛事的同时,一些媒体把注意力投向了赛场之外的“垃圾”。某报一天的大标题报道是《比利时妓女讨厌德国人》,另一天是《成都:“陪看女”发了》,再一天是《与欧洲杯抢容 港妓女大举出动》。再看电视,除了报道赛事,足球流氓闹事也成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球迷还没打起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2日 ,成都媒体传出的一条消息 :“美人鱼作家”水上签名售书。怎么回事 ?据报道 ,5月11日上午在成都会展中心的恒温游泳馆内 ,一位名叫文雯的本地女作家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签名售书活动 :身着泳装漂浮在水面 ,在一位男服务生的帮助下 ,悠闲而潇洒地为其第一本情感体验小说《爱比被爱更痛》签名售书。如此闻所未闻的稀奇事儿 ,自然是一条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于是 ,成都市内近20家媒体的60多名记者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和目光对准了文雯。于是 ,笔者才和众多读者一样读到了有关的新闻报道。新奇感尚未消失 ,感慨却已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岁末,成都的三家报纸 各出奇招,就“跨世纪跨千年”这一由头大作文章,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新闻策划”之战。这场“千年策划之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给新闻从业人员及新闻传播研究者们以思考的机会。成都商报——“新夸父行动”让成都走向世界 成都商报创刊于1994年2月,主要发行对象为成都市民。目前该报在成都二环路以内覆盖率位居成都各报之首。 成都商报在成都各媒体中最早亮出新千年策划。早在12月8日这天,成都商报就在头版位置刊登《环球追逐千禧第一缕阳光(主)本报特派记者分赴2…  相似文献   

16.
“仿佛是做了一次美丽而空洞 的梦,‘彭公大墓’昨天最终被确定为彭公水利遗址。” “这件像长篇小说一样的事终于杀青了。它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情节曲折生动,最后的结局也出人意料──‘彭公大墓’不是墓,而是古代水利设施。” “考古专家宣布,野外考古工作全部结束。因遗迹的保护价值不高,现场将回填,继续进行道路施工。” 以上是 10月 28 日同一大出现在《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杭州日报·下午版》这三家在浙江颇有影响力的报纸的头版消息。 读完这则新闻,一直被各类媒体牵着鼻子“走”了两个多月的许多读者,种种感觉…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了一条“河北驻军某部抢救车祸受伤群众”的电视新闻。画面里,有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党政负责人到河北驻军某部表示感谢的镜头;有车祸发生时干部、战士紧张抢救的场面;也有大同矿务局职工医院全力救治伤员的情景。但观众却不知道,拍摄这条新闻的  相似文献   

18.
当2000年第一缕阳光降临地球的时候,《成都商报》隆重推出“新夸父行动·追逐2000年第一缕阳光”大型活动,《成都商报》24名特派记者在2000年1月1日这一天,分别站在全球24个时区的地理位置上,迎接新世纪的第一抹晨光。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世界各地都在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成都商报》抓住了这一“千年一回”的机遇。由于地球自转的自然规律,2000年第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9,(4):7-7
据和讯财经:“三八”节前夕,成都传媒集团3月2日推出了成都市第一份女性周报——《成都女报》。该报宣称,她将成为城市女性的全职资讯顾问和生活消费指南,成为成都“美丽经济”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20.
李祥 《新闻爱好者》2004,(12):15-16
2004年9月13日,广州的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一位身患晚期肺癌的62岁的陈老伯,因家境困难又不想增加儿女的负担,在向家人撒了个“去老战友家散散心”的善意谎言后,于今年6月3日上午9时,偷偷躲进了广州友好医院临终关怀科。这一躲,便是“3个多月”。直到今年“9月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