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新梅 《编辑之友》2011,(Z2):41-42
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因此广播新闻在电台广播的总体节目中必须居于主体和骨干的地位。大同电台节目改版以来就提出"以新闻为骨干,以音乐为而肉"的办台方针,一直将传播新闻放在首位,视为发挥广播主功能的重要阵地,将新闻节目作为锐意经营的拳头项目。  相似文献   

2.
李敏 《今传媒》2011,(8):72-73
我国四级办台的格局,把省级电台推到了广播业界"中坚力量"的位置。尽管各省级广播电台都坚守"新闻立台"的办台准则,但受制于新闻成本高、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新媒体冲击等多重因素,省级新闻台近年来一直处于当地市场份额不小满意度却不高,只能立台而不能强台的尴尬境地,难以匹配中国广播"中坚力量"的版图格局和广播业界崛起振兴的时代重任。为此,最近几年我国省级广播新闻台纷纷开始朝着建设专业类型化新闻台加速改造转型。如何克服省级台的资源局限,高标准迎接ALL NEWS RADIO时代?作为西北首家全天候即时全新闻播出平台,陕广新闻尝试推出"全直播、全新闻、全自动化、全流程标准化、全媒体融合、全识别系统"的"六全"新闻资源运作模式,引导广播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体系竞争,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承担媒体社会责任,正在进行省级电台新闻类型化时代的突围探索。本文旨在以陕广新闻专业化改革为例,求解省级新闻台类型化时代的运作模式和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喉舌",新闻节目是县级台最常见和最有效的载体。广播新闻是县级台赖以生存的基石,坚持新闻立台,导向强台;掌握广播新闻的各种体裁,遵循新闻规律;善于交待背景描述细节,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县级台广播新闻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理性思考和勇于探索这个重要课题。一、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新闻节目历来是广播.电视的主打节目,新闻资讯是广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了解各类即时新闻和信息,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在服从中心工作、服务公众方面.在传达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家专业电台,是否有必要开办长时段的新闻节目?经济台的新闻节目如何定位?经济新闻占多大比例才算合适?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自无锡经济台创办之日起,业内外人士就颇有争议。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新闻立台——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新闻历来是广播最能充分发挥优势、大展宏图的领域。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是广播的头等优势,是广播出奇制胜的一张“王牌”。经济台作为一家新闻宣  相似文献   

6.
一 新闻立台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县级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发展战略.但近几年来,很多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新闻立台的根本.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力量偏弱,主要表现在采编队伍专业技能不高、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自办节目采编力量不足、采编业务交流学习偏少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做好新闻立台,关键是持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城市广播在当地受众心中和行业内打造高知名、高权威、高口碑的节目品牌至关重要.文章从"本土典型,全媒体首发""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创新创优、打造精品""拥抱新传播技术"等方面,通过对江苏南通广播多年的实践分析,探讨城市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听众对信息量日益增长的需求,2005年,唐山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强调“新闻立台”,在原有几档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整点新闻栏目,基本做到了整点有新闻、重要新闻随时插播,使听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最重要的新闻信息。那么作为一名编辑,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广播新闻节目更具特色、更有可听性?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信息的取舍与编排技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郑珑 《传媒》2015,(24):28-30
赛立信《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指出:当前广播收听市场的主角依然是新闻、音乐、交通三类频率.随着媒介市场竞争加剧,新闻综合类频率收听虽稳中有降,但在整个广播收听市场中,此类频率仍是竞争实力强劲的专业频率.对于地方新闻广播而言,一方面,新闻立台决定了新闻广播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在交通台、音乐台等其他类型化的频率以及中央级、省级同类型的新闻频率竞争下,往往处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形.如笔者所服务的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本土频率共有5个,能收听到的各级各类甚至包括台湾的电台有几十台之多.且在音乐台、交通台都在加大资讯播报量的情况下,地方新闻广播如何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0.
全新闻电台是以新闻立台,全天候保持新闻敏感,不间断播报世界上的重大新闻事件,满足广播受众的信息需求。在我国四级办广播的环境下坚持创办全新闻电台的意义在于可以扩大广播主阵地、建设广播文化强国、满足受众需求、保护广播文化。当然,创办全新闻电台受到法律法规、频率资源、节目内容来源、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全新闻电台在节目编排和运营上应有战略性考虑,在节目编排上要考虑播出时段、滚动性新闻的编写、节目受众的喜好以及声音记者的现场直播等多种因素;在节目运营上做好受众调查和全新闻电台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宣传。  相似文献   

11.
以新闻立台,创名牌节目是地方广播,尤其是专业新闻台品牌化的发展要求。现代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广播想保留一席之地,必须在提升节目品质上下功夫。省会城市电台林立,新闻想避免同质化,让自己的声音响亮,则必须重视广播新闻编辑。  相似文献   

12.
童舒  梁晨 《视听界》2014,(1):90-91
对于广播新闻人而言,向上级台发稿是责任,是压力,更是广播新闻采制水平、实力的体现。本文以镇江台对江苏台发稿为例,从新闻策划、新闻采制、新闻发稿三个方面探讨地方电台向外发稿及其对本台稿件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立台":回归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立台"理念随着中国电视诞生而形成.2009年,随着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加大新闻节目改革力度,这一理念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在追本溯源之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审视新形势下"新闻立台"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指出当前我国"新闻立台"的性质、构成、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迅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与报纸、电视乃至网络相比,广播媒体如何才能在重围中异军突起,并且占有一席之地,唯有扬己所长、避己所短,方能出奇制胜。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媒体,新闻都是重头戏。毫无例外,新闻是广播节目的龙头,更是电台的立台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播业快速发展、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广播新闻作为广播媒体的重头戏,在寻求创新中有了新的发展。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新闻频率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报道方式上均有新的举措,努力寻求广播新闻的多元化革新和全方位突破。传播理念:新闻立台、观点强台、三贴近原则的强势回归新闻立台,倾力打造专业新闻频率。广播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广播的喉舌功能和桥梁作用,而广播这种喉舌功能和桥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闻传播发挥出来的。其  相似文献   

17.
新闻立台,是指广播电视台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坚持正确办台方向,确立新闻宣传的主体地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实践,是广播电视台的立身之本和办台方针。多年来,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的理念,不断深化新闻立台的实践,形成了一个具有温州特色的新闻立台样本。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电台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量大、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被淘汰出局,导致广播电台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一个克敌致胜的重要砝码。因此,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节目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强广播新闻,广播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频率专业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并非什么新话题了。国内的省级电台、市级电台,可以说是专业频率多如羽翼。但是尽管如此,感到十分缺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没有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这在一个合理的专业频率格局中是个非正常的现象。本文旨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探讨。广播新闻频率的现状目前国内省级电台的新闻节目大都安排在新闻综合频率(或称综合频率),主要以早、中、晚三档新闻节目为主,辅之以整点新闻,作为整个新闻节目的主要构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素以“新闻立台”为宗旨的上海电台990新…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如何使农村社会摆脱贫困,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不遗余力解决的问题.广播对农节目是广播电台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作为县级广播电台,苍南电台开办<农民之友>节目已经有十个年头.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办好广播对农节目应当突出"可用、可及、可亲".打好"信息科技牌",满足现代农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