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著名作家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不只是孙犁个人小说风格的呈现,而且是指一种具备了独特审美品质的作家和小说群落的总体风格。本文通过考察“荷花淀派”中坚代表者孙犁的心路历程、小说创作,阐述了“荷花淀派”的形成过程、风格特色及现状。  相似文献   

2.
刘嵘 《文教资料》2013,(31):109-111
20世纪40年代,“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在解放区文学中并驾齐驱,“荷花淀派”清新的艺术特色为中国文学流派提供了明亮的色彩。但是,自创作以来它却始终处于文学的边缘位置。本文以“荷花淀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孙犁为关注的焦点,以时间为发展阶段,结合每个阶段的创作特色及“荷花淀派’’成员的风格转向来探究其边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此文学流派的非凡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荷花淀》是该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荷花淀派”的特色是“诗情画意之美”[1]。选入《荷花淀》的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在“学习提示”中也说:“《荷花淀》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的抗日军民形象,充满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之美”既是“荷花淀派”作家在美学上的一致追求,也是读者对《荷花淀》的一致印象。问题在于,这种诗情画意是如何与抗战的烽烟融合而不令人有割裂之感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受杨义先生《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文启发,从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出发对‘嗬花淀”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进行了理论论证,认为,从风格要素、师友要求、交往行为要求、同仁刊物和报纸专栏要素等,可以明确“荷花淀”派作为一个流派已具备条件,虽未形成社团组织,那是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的,作为文学流派,荷花淀派无疑是有其存在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喜欢用散文笔法来写小说,《荷花淀》就是一篇充满着浓浓诗意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散文美感,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解翠红 《学周刊C版》2010,(8):199-199
孙犁是有独创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孙犁的作品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又称“荷花淀派”。  相似文献   

7.
《亡人逸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下“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课文,其作者是被冠以“荷花淀派”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本文作者为悼念亡妻而作的一篇写人叙事的回忆性纪实散文。然而,语文教师一般都感兴趣于教和它同属一个板块的《金岳霖先生》,对《亡人逸事》则往往“弃之不教”,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文读之实在“浅淡”,无料可教。然被誉为“传统文化守护者”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却一直对孙犁先生推崇备至,认为“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80):21-22
《荷花淀》入选语文教材多年,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具有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程少堂从文化角度对荷花淀派的解读使整堂课逻辑鲜明、文化元素丰富、课外阅读引导得当,对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2008,(2):46
孙犁(1913-2002),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说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学史,论定孙犁为“荷花淀派”盟主,其实这一流派根本不能成立,其一,从未形成过具有“荷派”风格的作家群体;其二,追溯孙犁个人创作的历程,虽曾写过《荷花淀》及其同类短篇小说,但自中篇《村歌》始,荷派风格渐次消失,作变征之唱,创作具有了折人风致,所谓“荷派”云,不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前,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成功否定了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的"两个凡是",赋予两个凡是新内涵,简忆华国锋当年提出的"两个凡是",微探新的"两个凡是",体会新的"两个凡是"蕴含的重大意义,驻足今日,回首过去,从"两个凡是"到新的"两个凡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党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其"人民利益观",在实践中也无时无刻不践行其"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2.
元典文化是近年来史学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尽管学界对其科学性仍有争议,但它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却极具启发意义。既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越来越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也就是注重从元典文献这一角度来构筑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体系。从整体上看,使用和挖掘元典教育资源似乎更应该把握核心性文献,以及后来者对其经典解释。设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时,可以借鉴“经——论——律”的逻辑序列来构建元典教育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3.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前一后,饱含着作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热情称赞之情.但两部诗话颂扬的主要方向是不一样的.它们代表了颂扬杜诗的两种方向:《岁寒堂诗话》重视杜诗的思想性,《沧浪诗话》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尽管各有缺失,但在研究杜诗学上,它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是杜诗学上不可跳越的两层阶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明清历史剧研究作为整个古代历史剧研究的一部分,其整体的研究状况是:一方面缺乏立足于古代戏曲研究本身的宏观视角和全面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具体作品的研究又集中于少数名家名作,如《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相关研究长期成为热点中的热点,而其他大量的作品却基本上无人问津。明清历史剧及整个古代历史剧的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研究对象的划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几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夜"经常出现在海派的小说中,海派作家笔下的"夜"既具有其本身的内涵,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夜"漫长而又短暂,"夜"里充满了情爱与欲望,"夜"是寂寞的痛苦,是对爱的渴望。海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苏青三人小说中的"夜"意象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还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夏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殷墟甲骨中,“华”“夏”二神具有与“河”神相似的崇高地位,这点提供了揭示华夏明起源和“华夏”名称来源的重要线索。然而,百年来这两个字一直被误释为“岳”和“Kui”。本主要通过甲骨字形与周秦两汉古字中已确认的“华”、“夏”等字的形体比较,考释甲骨“Hua”(华)“夏”二字。“华”和“夏”本来都是地理上的名称,分别指华山和大夏。两对峙于黄河南北,遥遥相望,迤逦相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河”神擘开“华、夏”的神话。由此得以理解甲骨卜辞“河”、“华”、“夏”三神相提并祀在认识上的根源。“华夏”一带正是上古尧舜禹和商周秦各代相继据有的核心重地,被视为“中土”。“华”“夏”由此转化为“中国”(指中土)的代称,而与“四方”、“四夷”相对;又以处“中”之义转化为“中华”、“中夏”之称,均为地域概念;然后以地域化的内涵转化指“中国”人民。“华夏”作为民族之称,代表的不是血缘上的,而是地域化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论分四部分:一、释甲骨“Hua”;二、释甲骨“夏”;三、“华”“夏”地望及开辟神话;四、“华”“夏”地位与华夏族称。  相似文献   

17.
《野草》世界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复杂的对立关系,在这一对立关系里表达出作者对于"他者"世界某种深刻的矛盾态度,本文细致分析这一"他者"世界的内涵,借以明晰作者创作的内心律动与倾向。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理想。"儒"家在这方面的思考尤为深邃及突出,其"乐和"思想不仅表现为对音乐声律形式的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将伦理、政治、道德与音乐联系起来,被用以维持统治者的长久统治,以最终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乐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迹,甚至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分别从"仁和"、"德和"、"礼乐相和"三个层面入手对儒家"乐和"音乐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具体表现进行探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余华是活跃在80年代的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过分迷恋形式结构和语言技巧,在颠覆了传统规范的同时,那种艰深晦涩、故弄玄虚的本游戏,既破坏了自身的美学趣味,也使大批读疏离了小说,这是余华付出的最大代价,由于余华小说公然拒绝读,它们的生存能力已降至最低点,进入90年代,余华告别了“虚伪的形式”,由“先锋”转向了现代写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