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法社会学领域,民间法是相对于国家法而言的一种法律形态。民间法作为法律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独特的法律概念是西方法社会学理论中国化的产物,而作为法学研究的专门对象则是西方法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即法社会学形成之后的事。不论从民间法理论在西方衍生、成长的历史分析,还是从其中国化的社会背景看,民间法的存在自有其法理依据、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大法学流派对西方法理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将法律看作是主权者的命令;新自然主义法学强调法律的道德性、公平、正义理念;社会学法着重法律在社会中运作的效应。法律的价值存在就在于价值所反射出主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法学与社会学结合,酝酿出了法社会学。迪尔凯姆在对法律进行社会学分析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社会学方法体系,开创了法社会学界的功能主义分析传统,他对法律社会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法律制裁功能的分析上。虽然功能主义分析方法有诸多缺陷,但是迪尔凯姆在法社会学方面开创性的运用功能主义方法对法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该书特色:第一,从法理学的学术定位和学科定位出发,简明介绍了法学的历史、法学学科体系和法学教育,深刻揭示了法的本体及其逻辑,全面阐释了法理学的基本论题,系统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第二,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学理论创新成果,广泛吸收了第四版出版以来国内外法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研究的任务,首先是由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所规定的,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是确立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基本依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改革进程的关键阶段和多种社会问题的多发阶段。基于此,现阶段我国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开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学研究、重视社会改革推进过程的改革社会学研究、加强社会空前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法律社会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后西方又一大法学流派,是一门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中以求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学科。由于法律社会学自身的特性,中国社会变革与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的法律问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法律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社会学》是在法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形成的学科,对于社会学和法学具有双重意义。本文立足于法学,浅析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法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以及简单涉足法律与社会学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经验表明,任何社会历史阶段的应用社会学研究,都必须根据当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一定的研究准则,以指导和规范各项应用社会学研究活动,为当时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服务。根据我国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并考虑到应用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和实用性特点,现阶段我国应用社会学研究必须遵循三大准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行动准则、坚持从发展着眼的目标取向准则和切实按科学办事的探求方法准则  相似文献   

9.
“法本法硕”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本科起点法律硕士培养问题引发人们对法学教育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现有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无论从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还是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角度看,"法本法硕"有望成为法学人才培养的主导形式。法学教育应当以"法本法硕"为契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站在研究生教育的延长线上重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法学各门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法学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有鉴于此,教育部和司法部确定了16门法学核心课程,作为塑造和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要求。其中,法理学是理论法学这一法学二级学科中最重要的课程。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的基本范畴、法的历史、法律方法、法律运行、法与社会的关系等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养成规范性思维的习惯,了解法律实践,增强法律素养。在本科教育实践中,法理学是开设刑法、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中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将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践问题,以西方国家的教育现实为参照,进行同质化处理的偏差,具体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漠视本土化的几种表现;提出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依据及其路径选择,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尝试解决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国方向及其特色问题。[关键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有限论;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2.
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其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概述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与其社会学思想的结合过程,并对其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进行了回溯,探讨分析了孔德的社会学是如何形成其实证主义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追溯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由来与演变,及其在基本原则、认识论、方法论方面所遭遇的批评.通过介绍实证主义社会学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以求社会学能超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成为一门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应用社会学三个方面对社会学进行了研究.强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社会学的基础和指导思想,调查研究是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社会实践中,又形成了丰富的应用社会学思想,在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军事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方面,都作过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大学时代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阶段深入挖掘社会学课程思政元素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家庭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家庭社会学”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途径:一是创新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二是创新教学内容;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这对其他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文藻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他大力推介功能学派并运用其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当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培养了一批社会学、人类学人才,如费孝通、林耀华等,确立了中国社会学在国际社会学界的重要地位。其理论和实践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尤佳 《科教导刊》2021,(2):164-165
在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法律通识课程应作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针对学生个体发展以及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法律通识课程应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高职院校法律通识课程内容不同于本科院校法律通识课程内容,也不同于法律专业课程内容,应选取与高职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关系更密切的针对性较强的法律及其相关作为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levels. Firstly, it comprises my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a care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ese reflections are entwined with a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that emphasises themes of power, politics and pragmatism. This subjective, and inevitably partial, account is combined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cademic field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wo disciplines it originates from, sociology and education, but also with the wider field of politics.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different strands with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alesce or diverge, and the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tensions, fissures and struggles within the field will be considered. I also discuss the subject and cont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its 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radical as opposed to reactionary or reformist agendas.  相似文献   

19.
法信仰浅析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法信仰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日益凸现。由于不具备法治传统、“人治”思维的影响以及法学研究脱离司法实际等原因,法信仰目前在我国仍步履维艰。我们应该从立法、执法、法学研究和法教育等角度解决法信仰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研究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和平崛起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憧憬。在新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国际社会应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合作与进步的历史潮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是对国际法的最大冲击。世界更加重视联合国的作用,重视国际法的作用。尤其是要加强对于条约法及其在国内的适用方面问题的研究,加强对WTO、海洋法、生物多样性公约、空间法等国际法专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