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1995~2009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在三个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各个预测模型的优缺点,通过使组合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确定各单一预测方法的权重系数,得到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对几种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得出组合预测效果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2.
以1990~2011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为样本区间,运用VAR预测模型、指数预测与二次移动平均预测3种单项预测方法,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准则,建立IOW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对该模型的预测有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80-2014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ARIMA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其结果通过了检验。模型结果能够为各级政府提出扩大城镇消费支出的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鉴于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首先利用安徽省1994-2011年的能源消费数据,分别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比较分析;其次在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条件下进行权重分配,建立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度高于各单项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安徽省未来的能源消费量;最后应用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出安徽省未来4年的能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1981~2012年我国税收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回归模型、指数平滑预测和ARIMA模型三种单项预测方法进行建模预测.并结合组合预测理论,采用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诱导有序加权算术平均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三种单项预测方法,说明了该方法用于税收收入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采用5种有效性评价指标,检验了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既然该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组合权重提高预测精度,因此,在此基础上对今后3年的税收收入作出预测,发现今后3年税收仍会分别以15.59%、16.89%和16.77%的增长率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0-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为样本区间,在回归预测、指数预测与二次移动平均预测三种单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建立IOW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对该模型的预测有效度进评价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SAS软件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对1981-2000年山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建立了ARIMA模型,并做了预测分析,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为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选取1990—2009年江苏省人均GDP为样本数据,2010—2014年江苏省人均GDP作为验证数据,分别建立了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未来3年的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然后在前3种单向预测方法基础上建立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再对此模型进行相应的效率评价.最后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3年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上述3种单项预测方法,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表明2015—2017这3年,江苏人均GDP会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别搜集山西省1995-2014年间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首先用散点图判断收支间具有的的相关关系,再通过EViews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检验,进而对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和支出情况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能源问题,选取了21年的能源总产量分别建立三个不同的单项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基于各种单项预测模型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为我国能源生产以及合理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5—201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两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巨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用于消费支出增加的部分为0.6131%。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选取代表性城市研究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域发展关系,发现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区发展水平并无显著关系。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受收入的影响作用,发现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及居住等的消费基础较好,但近年发展缓慢;衣着、食品消费在近年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最后对居民不同收入等级的消费结构分析发现,收入等级与消费结构特征有显著关系,并依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为例,利用协整理论和1995—2011年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存在协整关系,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可支配收入的明显影响,同时,前一期的误差对当期的消费出也有着显著作用。此外.由于福建省的低水平社会福利导致了居民的预储蓄行为,这就需要加大调整力度将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非均衡状态拉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佛山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佛山市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近年佛山市城镇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消费增长迅猛。而与广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做对比时发现,佛山市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服务等消费明显落后于广州市居民,针对以上分析结论,提出了发展佛山医疗、交通和通讯事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2013年)中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构建了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从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结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弹性等方面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建议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信息购买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拓展农村信息市场,促进信息消费;提高居民的信息素质,促使其进行合理合法的信息消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地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探讨农户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习俗、消费习惯、消费环境以及政策支持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户消费需求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中采用三都县1995-2011年农户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估计,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和弹性三个角度对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已经开始追求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农村居民也开始追求发展型消费资料,但在相对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条件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进度缓慢,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不断加大。降低河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关键是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上优化其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光电循迹智能车检测范围窄、路径预测困难的问题,在固定的单排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一排随动摇头传感器,扩大其路径识别范围.根据传感器扫描结果,提出一种基于自动识别路径曲率半径的优化算法,实现小车对舵机转角及过弯最大运行速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排传感器的控制方案增大了智能车的视觉范围,有效提高了其循迹行驶速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