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造的空间站不仅投资巨大,而且使用寿命短,只能使用10年。因此,专家们设想,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要想在月球上建成永久性空间站,必须达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1)那里有生产太阳能所需的充足阳光,能使空间站获得足够大的能源。(2)那里十分靠近一个很可能储存着丰富的冰的永久性阴影区,便于空间站人员获得水。这样,一个初步的月球生存体系就建立了,空间站的基础也就有了。  相似文献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150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面基地集训的宇航员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连续的月面观察后,发现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总是同一个面朝向地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且连续两次东升所需的时间,约相当于地球上连续两次看到太阳东升所需时间的27.32倍。宇航员发现月球由西向东绕地球公转一周需27.32日,且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间的距离是要变化的。宇航员还发现月球上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183℃。据此回答1—3题。1.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总是一个面朝向地球,其  相似文献   

3.
月球     
《家教世界》2015,(9):36
在太空中,月球是我们最近的居。它发光是由于反射了太阳光。每月亮的形状都在发生变化,这是由于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不同部分被太照亮了。月球与地球不同,它没有空和生命,表面也布满了环形山。地球上处于黑暗的一面可以看到月食月食当地球通过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在月球上投下阴影。当月球逐渐进入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上处于黑夜的一面可以看到月亮从一个光亮的银盘变成暗红色。  相似文献   

4.
科苑集粹     
《科学课》1997,(5)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1971年4月,原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  相似文献   

5.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因为具有特殊的空间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而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密切关注.有许多在地球上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在月球上可以顺利完成.月球能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提供良好的场所.月球是当今最合适的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6.
如果月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月球的所有区域。如图1,月球在A位置时,a面正对地球,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a面;当月球公转到B、C、D位置时,由于月球没有自转,a面的朝向不变,在地球上则先后可以看到月球背面的部分区域(浅灰色部分)和全部区域(浅灰色部分)。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中有这样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有圆缺,人人都知道。可为什么太阳没有圆缺,而月亮却有呢?因为太阳是自己发光的,而月亮自己却不会发光。月光实际上是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的反射。观察过月食的人都知道,月全食时什么光也没有了,那是因为月球正好进入地球产生的阴影内。如果是月偏食,则是月球的一部分进入地球的阴影内。这就是太阳光照射月球产生月光最好的证明。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月亮在农历月中总是天天发生变化。月初是镰刀状,称之为新月;月中是圆圆的,称之为满月或望月;而到了…  相似文献   

8.
魏喜武 《物理教师》2006,27(6):37-37
在2006年我市的高三期末调研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天文学研究表明,月球半径为1740km,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在阳光照射下,表面温度可达127℃,在这个温度下,水蒸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为2000m/s.试通过定量计算判断月球表面有无水的存在.给出的参考答案是:GMm  相似文献   

9.
有月环食吗?     
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当分析到影、日食、月食等现象时,学生们把日食现象与月食现象进行类比,提出了“有日环食,也有月环食吗?”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 1 月球在什么位置才有月环食? 站在地球上的人处于月球的伪本影区,就能看到日环食,假如月球能处在地球的伪本影区,因能被太阳光照射到,就有阳光反射到地面,所以,月球位于地球的伪本影区内是不能出现月食现象的。假设有月环食出现,以日、地、月三球心的连线为轴线,则月球运动到的位置应该是:月球轴线周围部分在地球的本影区内,边缘部分应在半影区内。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72面第4题提到了日食、月食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也用日食、月食的例子来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大家都知道日食中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中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没有月环食,为什么没有月环食呢?要形成月环食,就一定是地球的阴影只挡住月球的中心部位,即太阳光只照射到月球的边缘部分,而照射不到月球的中心部分.下面以计算说明.为计算简便,太阳半径r日、地球半径r地、月球半径r月、地球轨道半径s1、月球轨图1道半径s2都取平均值.如图1所示,当太阳、地球、月亮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神舟夜航 《高中生》2010,(34):60-61
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储备正迅速走向枯竭。很明显,未来城市需要依靠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什么能够比无限的太阳能更为理想吗?日本的清水公司提出"月环计划",将永久性阳光收集器部署到月球赤道周围。这就好像为月球穿上了一条腰带。  相似文献   

12.
〔品读原文〕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  相似文献   

13.
冬天的气息     
今天天气再好也没有了.这样的日子每个季节里只有一天。阳光下,房顶上在往下滴水,背阴处寒气弥漫,整天坚持不散。在阳光照射着的地方,树枝上落下一滴滴水滴,而在阴影里,水滴又凝结起来,于是上层树枝上雪花织成的长毛绒渐渐变成了下层树枝上的冰箸。  相似文献   

14.
1、"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有冰 1月6日美国发射"月球勘察者"号探测器,开始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探测活动.这是25年前美国航天员最后一次登月以来美国首次探查月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彻底探明月球两极究竟有无堪作可利用资源的冰态水.在随后的探测活动中"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存在总量达60亿吨的冰态水.  相似文献   

15.
日食和月食     
2002年6月11日地球上发生了日环食,而我国只能看到偏食。你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怎么一回事吗?不同地区为何有环食和偏食的差异呢? 地球和月球都是不发光的天体,它们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在背向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又绕太阳公转,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正好位于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月影就一直延伸到地球表面,被月影扫过的地带和区域,便能看到日食现象。那遮住太阳的黑影就是月球。  相似文献   

16.
日食与月食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相互位置变化的一种反映;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理是"影"的相关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影"的形成(1)"影":光线照射到不透光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一个光线(全部光线或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作该物体在此光线照射下的"影".  相似文献   

17.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它们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年、月、日和四季. 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一次,我们把这样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月6日,一枚雅典娜-2型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拉维尔角点火升空,把新研制的"月球探测者"号送上太空.这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25年之后,首次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其主要使命是探测月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不可须臾离开的水?这个问题的起缘是去年美国空军的一艘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坦号军用飞船,在对月球进行远距离探测时,从月球南极的大陨石坑里发现有水冻冰块,在科学界引起了争议.由于过去美国进行了6次阿波罗登月勘察并取回月球土壤岩石以及前苏联的月球车取回矿石研究的结果,均未发现月球有冰存在的痕迹.因此不少科学家认为克莱门坦号军用飞船发现的是陨石坑陡峭的坡面而不是冰.另一部分科学家则认为,过去的勘测活动主要集中在狭窄的黄道部位,而没有飞过南北极.当陨石、彗星撞击月球后,除一部分冰蒸发外,大量的冰散落在太阳晒不到的两极大谷地或陨坑深层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次勘察则是飞过南北极,因此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月图.  相似文献   

19.
月亮,这个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世纪,“嫦娥”故乡中国加快探索月球的步伐,我国“嫦娥奔月”工程“绕”“落”“回”三阶段目标的实施时间表已确定,在这份时间表中,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使其降落在月球上并进行探测和自动观察,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第三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机械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0.
探访黑洞     
2022年的一天,我照例来到我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是一个宇宙空间站,建于2019年,位于月球上。之所以在月球上建造空间站是因为我们要对宇宙中的黑洞进行近距离的观测和研究。哦!忘了介绍我了,我是一名天文学家,曾经解开过许多宇宙难解的谜。现在我的主要任务是探测黑洞。据观测,黑洞是一个奇怪的天体,它的引力极强,连速度最快的光也休想从它那里逃脱。黑洞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星球,而是几乎空空如也的天区。为了进一步认识黑洞,我组织了一个“访黑洞侦察小组”,小组共有4名成员。一天,我们在地球联络器上看到霍教授传来的消息:“‘访黑洞侦察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