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变压器原理的教学中 ,为讲解、分析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采用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来定量的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发现 ,这种定量研究的方法缺乏直观性 ,缺乏生动性 .笔者对此将变压器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使演示过程“由静变动”,富有吸引力 ,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易于接受并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取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各一只 .在讲解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跟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时 ,先把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取下 ,各用一根 (长约 1.5 m左右 )铜…  相似文献   

2.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比较难于接受,无论老师怎样讲解,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深入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必须使用实验仪器演示,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目前使用的铝环楞次定律演示器,演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能更好的演示楞次定律实验,我们设计了一个新型楞次定律演示器。它制作简单,实验演示现象明显直观,便于老师讲解,让同学们学习楞次定律时,使深奥难懂的物理规律变得形象化,从而使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深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基础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结合《楞次定律》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将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了得出楞次定律 ,教材上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如果把这个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亲自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研究总结出楞次定律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  相似文献   

4.
对“曲线运动条件”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物理》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中有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的演示实验 ,教材里这个实验太粗略 ,一般情况下这个实验演示的效果不明显 ,使教学很难有说服力 ,笔者通过对这一演示实验的探索、改进 ,使这个实验能够达到其目的 ,效果相当好 ,而且还参加了全市创新课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下面是这个实验的改进情况 .教材里的实验有几个问题 :1.用手给小球一初速度 ,小球初速度难以确定 ,效果难保证 .2 .实验桌不水平、不光滑 ,小球不受外力时难做到直线运动 .3.小球做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之间区别不明显 .4 .磁铁…  相似文献   

5.
刘晓雁 《新职教》2000,(6):41-42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电磁学这篇的重点和难点,其关键是楞次定律中的“阻碍”思想,既辩证又抽象。也正因为如此,楞次定律的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重要良机。其中,演示实验是教学中化解和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如果对每个演示实验的特点和作用都有比较深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比较难于接受,无论老师怎样讲解,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深入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必须使用实验仪器演示,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目前使用的铝环楞次定律演示器,演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能更好的演示楞次定律实验,我们设计了一个新型楞次定律演示器.它制作简单,实验演示现象明显直观,便于老师讲解,让同学们学习楞次定律时,使深奥难懂的物理规律变得形象化,从而使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深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杜跃忠  姜芳 《物理教师》2000,21(4):20-21
楞次定律及应用是电磁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和探索实验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的三个实验,能够较好地突破关键,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又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1自绕线圈探索推导楞次定律 教材推导楞次定律演示实验用的是线圈与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如图1),然后将磁铁N或S极插入或拔出,根据指针偏转方向确定感应电流方向,再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通量的阻碍关系.这个实验虽然使用大型演示灵敏电流表,但对于离得较远的学生看得还是不很清晰.若将这个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并自绕线圈,…  相似文献   

8.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个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楞次定律中描述到的“阻碍”二字的理解 ,往往会从导体和磁体间相对运动的角度去分析 (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 ) .同时 ,辅以实验去说明 .传统的实验做法是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来演示 :A和 B都是很轻的铝环 ,其间用绝缘体横梁相连 ,并支于底座上 .环 A闭合 ,环 B断开 .用磁铁的任一极接近 A、B环 ,观察 A、B环的运动情况 ,进而说明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 .但该实验有如下不足 :(1 )如底座针尖不尖 ,则底座与横梁阻力较大 ,实验不易成功 .(2 )如磁铁运…  相似文献   

9.
演示实验形象生动 ,直观性强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是成功地上好物理课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视学科特点 ,对“物”说“理”。九年制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关于电阻定律演示实验 ,利用现有实验器材 ,我作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装置说明 :图 11 1 AB、CD为长 1m ,横截面积为 1mm2的镍铬合金线 ,EF为长 1m ,横截面积为1mm2 的铜线。1 2 电源用一节干电池供电 ;电流表用教学用演示电表 ,量程选 1A或 5A。1 3 将电池正极与开关 ,电流表连接好 ;剩下的两根导线两头接塑料鱼皮夹。2 实验…  相似文献   

10.
曹立 《山东教育》2006,(7):98-100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演示实验一学生观察实验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一讲解例题一课堂训练一课后巩固。在通常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楞次定律”的探究采用的是表格法,即收集原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感应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等多个研究变量的信息,然后分析多个变量的关系,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按照这样的流程操作,虽然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学会了,也不能算会学,  相似文献   

11.
1、指导思想 实验室现有的楞次定律演示仪是用铝制作的圆环(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相对较重,演示效果不明显,而且圆环太小,给教师的操作也带来不便。为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我们自制了这个楞次定律演示仪,命名为“荡秋千的金属环”。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物理理论,用物理实验器材,依据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而创设的物理情景.这个物理情景创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实验效果.由于各校的实验器材、实验环境各有不同,教师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好,完全可以根据本校自身实际情况对实验作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为了扎实推进教学,必须重视演示实验有效教学的研究,以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本文以"大气压强"一节为例,通过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相似文献   

14.
1引言“薄膜干涉”演示实验包含两部分,即用“单色光”和“白光”照射肥皂膜形成干涉。前一个演示实验已在报刊上介绍了改进办法,用“激光”代替课本上的“黄光”,效果非常好。笔者也摸索出一种简洁、有效的办法来做后一个演示实验。在此把实验方法向同行介绍,使“薄膜干涉”这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机械能”一课中,概念多、难度大,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等概念和规律,既是教学的行啜骒教学的难点,初中学生由于心理的制约和知识经济的不足,理解上有困难,只有用大量鲜明、直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揄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新编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在“机械能”一节中提供了大量的演老当益壮 实验,若照搬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演示,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我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对机械能的有关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尝试。  相似文献   

16.
裘思远 《物理教师》2014,(10):53-55
本文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在物理实验中的几个应用为例,思考与探究物理演示实验的发展,将新的科技应用到物理的教学中,改进物理实验,提高实验效果,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通过提高实验的可视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强设计的激疑性、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面改进演示实验,从而使演示实验获得最佳效果,使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8.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是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基础和难点之一 ,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 ,发展各项物理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楞次定律的新课教学模式、楞次定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教学内容、拓展楞次定律的阻碍含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1 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媒体改进  相似文献   

19.
楞次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楞次定律演示实验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并简要介绍了改进后的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及其演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 ,充分发挥它的教学功能。l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很多物理教师经常使用的 ,因为它把新奇与有趣的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从而激励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能带着这种迫切心情投入学习 ,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例 在讲“楞次定律”这一节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启动他们的思维活动 ,可首先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 ,把一个实用的小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