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菏丽 《大观周刊》2011,(23):213-214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1把学生视为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师可通过充分发挥民主教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大胆地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的快乐。这样,保持自主学习的劲头。  相似文献   

2.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33):188-188
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首位。  相似文献   

3.
王亚青 《大观周刊》2013,(5):166-166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徐姝妍 《大观周刊》2011,(19):173-173
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是学生在建构知识中“亲历”文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学习过程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  相似文献   

5.
何小忠 《大观周刊》2012,(19):269-270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课堂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王慧 《大观周刊》2012,(31):272-272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求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具有的一种潜在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培齐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会学”。只有学生会学。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7.
辜全芳 《大观周刊》2013,(4):179-179,157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越来越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包春艳 《大观周刊》2011,(2):141-141
针对刚学汉语文的二年级学生说话不完整、识字量少的实际,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1、激发兴趣,引导说话。2、勤积累、丰富词汇。3、乐写话,运用语言。4、拼音当拐杖提前写话。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种“乐学——体验——活用”的学习氛围,着力诱导学生主动探索,自求得之,以替代传统的拼音教学教师示范、领读,学生被动接受,一遍又一遍机械、枯燥地跟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发现规律、感悟规律到运用规律去自主学习,从“依赖他人的学习”、“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地去探索”,真正成为探索问题、发现新知的主体。真正为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激发学生说写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陈景康 《大观周刊》2011,(10):50-5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李双兰 《大观周刊》2012,(36):122-12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多种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所以,合作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应用。本文仅就如何小组合作学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大观周刊》2012,(36):118-1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行为也在日益更新,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现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本人对导学式教学法认识。  相似文献   

13.
覃锦朝 《大观周刊》2011,(44):185-185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和容易接受的一门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修订版的小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仍然没有完全贯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课程。为此,本文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力图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虹 《大观周刊》2012,(27):194-194
教师在引导学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和生自主动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设学习氛围,创设开放性问题,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发挥小组合作精神,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检索课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变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虚拟生产任务为核心”,以模拟生产实践设计的虚拟生产任务为线索组织教学,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郭晓珂 《大观周刊》2011,(41):133-13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马慧 《大观周刊》2011,(28):6-6
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张浩 《大观周刊》2012,(43):390-390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刘士娟 《大观周刊》2011,(10):246-246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借助学案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韩春英 《大观周刊》2012,(51):322-323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勇于质疑,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