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凤  张鹏 《历史档案》2018,(3):127-130
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简称“明代孔府档案”,是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馆藏孔府档案中的一部分。档案记录了自明嘉靖十三年(154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衍圣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族等社会层面上的活动,是孔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简称"明代孔府档案",是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馆藏孔府档案中的一部分。档案记录了自明嘉靖十三年(154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衍圣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族等社会层面上的活动,是孔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早在明清时期,衍圣公就是争夺新涸湖田的主要势力。历代衍圣公与微山湖西岸湖田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嘉庆年间,两江总督百龄曾帮助衍圣公获得沛县大批新涸湖田。咸丰初年,黄河改道使得微山湖西岸涸出2000余顷湖田。这些湖田很快被山东灾民以及沛县土著瓜分。为争夺湖田,山东移民与沛县百姓之间多次发生激烈冲突,发生了震惊世人的"湖团案"。在国家权力参与调停下,微山湖西岸逐渐形成稳定的湖田分配格局。由于受到农民军的威胁,衍圣公无暇过问微山湖西岸的湖田之争。在威胁解除之后,衍圣公开始以规复祭田的名义去追逐微山湖西岸的湖田,遭到湖团及沛县土著的联合抵制,湖田争夺遭遇失败。在光绪帝的直接过问并推动下,衍圣公最终获得微山湖西岸上百顷上等湖田。  相似文献   

4.
辛亥武昌起义后,张绍曾等人发动"滦州兵谏",清廷被迫颁布"十九信条"。远在日本的康有为判断清朝已经成为"虚君共和国",因此提出"虚君共和"主张。但"排满"主义深入人心,康有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倡议以衍圣公为"虚君"。对此,中外南北各派势力反应不一。袁世凯及北洋派坚决反对以"衍圣公"为虚君,曲解"虚君共和"以为己用;无论"虚君共和",还是以衍圣公为"虚君",革命派都坚决反对;南方立宪派张謇等人私下对以衍圣公为"虚君"提议略有兴趣,但毫无言论与行动上的支持;北方立宪派许鼎霖等人赞同"虚君共和",但对改衍圣公为"虚君"并不赞同。至于列强,则视以衍圣公为"虚君"为解决中国时局的方案之一,并无偏向。康有为此项政体设计,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清代承袭历代祭孔礼制,在仪典、规制等方面逐渐完备和提升。康熙帝、乾隆帝亲至京师太学和阙里孔庙参与祭孔活动,使国家祭孔达于极致。在此过程中,孔子嫡裔衍圣公或是前往京师观礼、听讲,或是接引皇帝进入阙里孔庙,扮演了重要的陪祀角色。清廷将衍圣公纳入祭孔仪典,旨在通过其特殊的“圣裔”身份,来宣示礼奉先师、崇儒重道的治国理念,具有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意蕴。衍圣公在观礼、听讲和接引之余,也沟通庙墙内外,进一步广布了清廷的文教政策和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衍圣公府指孔子嫡传长孙家庭。出于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国家政权无一例外地都对这个特殊家庭予以各种“优渥”政策,孔子的嫡传长孙更是拥有长达881年之久的“衍圣公”封爵,从而使其成为拥有超级精神、经济和政治优势的“天下第一家”,也成为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7.
刘守华 《档案与史学》2009,(7):63-64,27
2009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以国家名义恢复“衍圣公”称号。此言一出,引起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封建社会,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清朝继承了前朝的做法,封孔子嫡裔为衍圣公,并规定,曲阜知县由衍圣公与山东巡抚于孔氏宗族中拣选二人保题,引见补授,以“惠逮支庶”的乾隆六年,衍圣公孔广棨以贪黩败检参奏曲阜知县孔毓琚,孔毓琚随即具揭揭露孔广棨种种不法,成为当时一宗不大不小的事件,引起了不少人注意。本专题收录了孔广棨、孔毓琚互讦及处理此案的文件四件,又附入了在这一事件处理完毕之后,清廷官员讨论是否仍由曲阜孔氏世袭知县的奏折两件,从中可以看出孔氏宗族内部大、小宗之间的矛盾,孔家做为大地主对当地农民的盘剥欺凌以及清政府既需厚待孔子苗裔,又设法加以约束的情形。这六份文件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  相似文献   

9.
绍兴梅墅祁氏家族是明清二代著名的藏书世家。文章记述了民国时期绍兴县修志委员会对其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以及《祁忠敏公日记》出版经过,以期存史留真,纪念先贤,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0.
孔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 吃是孔府的一大特色。到清代,孔府厨房能跟上皇宫的御膳房,孔府菜被称为府菜,孔府宴丰盛得能和皇宫的饭食相比。  相似文献   

11.
清代江南人文鼎盛,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圈,也滋生、集聚了众多的文化家族,钱塘梁氏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世家,本文主要梳理梁氏家族由簪缨贵族到读书门户的家学发展过程,并探析其家族文化之转型,以期通过家族文化传承的考察,对研究清代学术文化生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嘉伟 《大观周刊》2011,(48):18-18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随着学科的细分,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会稽郡虞氏家族是魏晋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以经学传家,在经济、文化上保有很大优势。这一家族人才辈出,研究虞氏家族的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世纪世族地主的经济、文化基础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2013,(4):70-70
纵观数千年中国学术史,清代校堪学勘称鼎盏。而清代校勘学家中,顾千里诚为卓苹者。顾千里,名广析,号思适居士,千里乃其字。江苏元和人,少年丧父,家境清贫,好学不倦,人称“万卷书生”.尝游钱大听门下,又为惠栋之高足。然仕途坎坷,“以诸生屡应乡试不利”,靠孙星衍之保举,方得为“衍圣公典籍”。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清代桐城五大世家之一的方氏家族,不仅在文学与思想造诣上声名远扬,在家族刻书领域亦颇有建树.文章通过整理以方文、方以智、方苞为代表的桂林方和以方东树、方宗诚为代表的鲁谼方的家族刻书成果,分析总结了桐城方氏家族的刻书特点、繁荣原因及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8.
清雍正乾隆年间,天津查氏家族盛极一时,其于沽上建水西庄延揽南北往来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中的文献活动以文化世家雄厚的财力和深厚的底蕴为依托,围绕文献收藏、书籍刊刻和文献利用展开。这些活动不仅与家族文化紧密联系,承担着家族文脉传承的责任,还与水西庄各类文化活动互为支撑,共同促进水西庄文化的兴盛,从而突出水西庄的文坛地位,并带动津门地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福州雁门萨氏是福州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屡代科第不绝,到清代,登科第者50余人。雁门萨氏以诗词世家、藏书世家、海军世家、科技文教世家闻名于世,如大家所熟知的萨镇冰、萨师俊、萨本栋等。萨氏家族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其诗书传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山东曲阜孔府,是孔子的嫡长子孙世居的地方。由于孔府的特殊地位,所以留传下来大量的文书、帐册、公文、函件,约30万件。这些档案资料是衍圣公们从事政治、经济活动及处理家族事务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中国目前仅有的历史悠久,数量浩繁的私家档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批档案,于1956年派专家、学者协助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分类、整理。分为明代(1534—1644)、清代(1644—1911)、民国时期(1912—1948、7)三大历史阶段,其中清代档案最多。每阶段分为:袭爵、宗族、属员、祭祀、租税、宫廷、徭役、财务、文书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