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正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总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读书的人,"书卷气"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武器。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  相似文献   

2.
解析新媒体环境对阅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阅读?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是这样认为的,"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中国学者王余央等认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可以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一关于阅读说到阅读,我们对它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阅读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人们把阅读与读书等同起来。其实,阅读是阅读主体(读者)与文本(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整个宇宙)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一项最了不起,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想读,我不喜欢它,我以为我赢了。实际上,我输了。我努力和《白鲸》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我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次大学讲座中,有学生提问:许多书尤其是那些被称为经典的书,不大容易读下去,甚至根本读不下去,对此应该怎么办。应该说敢于提出这样问题的只有年轻人,当然,能够提出这样问题的也是还肯读书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即便在大学里也未必很多了。尽管励志似乎是当下最披靡的人生姿态,但偏偏到了阅读,这个姿态却不免变形。或许,在不同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也会呈现不同的阅读心态吧。我的回答不妨有三。一是先停下来,老话所谓渗一渗,酝酿一下情绪,回头再来。毕竟,阅读,尤其是对那些被视  相似文献   

5.
孟桃林 《大观周刊》2012,(41):380-380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足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文明传承和民族兴旺的历史证明.国民的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人的早期阅读经验对其一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基础性作用.闶此推广阅读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罗素说: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而我说: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网络文学的兴起了。  相似文献   

7.
正博物馆因为"博物"两个字,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它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行业。博物馆实际上更像一个桥梁,也像一个媒介,博物馆的藏品、展示需要与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公共视野进行对接,对接以后会影响人的知识,信息、价值观等等。实际上博物馆是一个记录文化、记载文明的机构。正因为有了文明,也有了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物和人发生了  相似文献   

8.
文明传承和演进的历史证明,全民阅读率与阅读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阅读使人进步,使人文明;阅读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交流活动,崇尚阅读是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城市的阅读状况同样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2006年,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休息日,打开电视,一位贩毒枭雄正在引据论典,某某人曾说过什么什么,这个某某人一定是个名人,不是政治名人就是文化名人,显得此罪犯很有文化品位和书卷气,这在一般电视剧里的正面人物身上都很少见到,就更不用说是反面人物了。像这种引据论典的“掉书袋”的手法在现代文化界也很少见,除了一个人。不知是否与他有关。沉下心来继续看,这是一部写贩毒的电视连续剧,叫《黑冰》。但越看越面熟,越听越耳熟,这样的句式,这样的才情,这样的博学,说卖话,我觉得只有一个人能写出来。心中便诧异,难道这位文坛高手也去弄电视了。这电视怎么看怎么透出一股文学的书卷气来。终于看到了最后,最后的编剧字幕上果然打出了我猜想的  相似文献   

13.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1,(10):6
魏玉山:阅读像是吃中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在《编辑学刊》撰文说:在我们举办的阅读座谈会上,国防大学胡思远教授说,阅读像是中药,其作用是慢慢地显现出来。我个人理解是两个方面的:其一,阅读对于个人、群体乃至全社会文化素质、文明修养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是这个提高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这六月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里,我们齐聚"塞上湖城"银川,共同探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繁荣大计,非常有意义。我结合本届论坛"阅读·生活·传承"的主题,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谈几点意见。出版是阅读和传承的基础最是书香能致远,千秋万代传精神。人们常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说,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扁桃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最直接产物。图书馆自生成之日起,就有具体的分工和社会实践内容,与人类的文明进程密切相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图书馆就像是整个社会文明进程中的"扁桃体",图书馆出了问题,就预示我们的文明发展出了问题。图书馆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现象,更是一种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6.
人类阅读交流互动提升社会文明.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史,构成他与社会的交流史、思想的成长史、精神人格的发育史,更是他的认知进化史,对个人一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一个时期的阅读倾向和潮流,构成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发展史、思想交流史、认知创造史、文明传承史.正是一个个翻腾、跳跃的阅读小溪,构成了社会阅读交流的汪洋大海.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广电人,我做了二十几年一线记者,到过广电行业最基层,知道我们这些业内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或许还需要一个空间或平台。2010年2月,我从摄影频道总监的岗位调整到当时的贵州省广播电视学会和贵州省新闻学会工作,对我来说这一切是陌生的、崭新的。有人说:"这回你可以轻松了。"我自己也曾想:"来到这么一个相对边缘的机构,应该没什么压力,不需要那么紧张了"。转念又想:"我们这些多年在一线工作的人,突然间松散下来恐怕也难以适应吧",思想的确彷徨过。刚到学会就赶上评奖的季节,我索性借着这个相对紧张的工作阶段给自己加压,从而保持住以往的工作秩序和姿态。  相似文献   

18.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国民的阅读水平,则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中国人热爱阅读,与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出版文明、最发达的图书文化密切相关。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因此,应齐心协力,将全民阅读提升为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的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9.
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曾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划分为野蛮、蒙昧、文明三个阶段。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一般是指城市的出现、使用文字、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其中城市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至为重要,是人类文明史剧演出的重要舞台。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址,蕴含着人类文明史的丰富内涵,因此,可以说《中国城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 马克思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的最高、最激烈的形式就是战争,中国古城、城堡及其附属建筑就是古代战争军事防御设施的遗存。它是什么样子,结构如何,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打开《…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陈家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在一次聚会上,一位财经专业出身从事管理工作的熟人在得知我的专业是哲学后,不知是为了寻找话题还是出于真正的兴趣,他问了我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哲学。说实在话,我最怕别人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实在回答不出。要说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似乎不够,而且许多外行人对这个定义耳熟能详。能够使人聪明的也不仅仅是哲学,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定义。实际情况是,不能说哪个定义是得到了公认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哲学已经分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