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对区域活动程序、活动材料、活动引导等设计环节展开全面权衡考量,主动与主题活动形成相互渗透,为幼儿创设更丰富的活动锻炼机会,以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动性、有效性。精选主题渗透视角、丰富主题渗透形式、优化主题渗透引导、拓展主题渗透训练,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幼儿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形式之一。开放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实践课程类型,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实践课程。开设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的关键是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笔者认为,开放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设计应注重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思品课要冲破"封闭式、灌输式"教学的怪圈和课堂的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要确立教育教学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使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的环境创造要相辅相成、活动内容要相互促进,两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之所在。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语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内外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 ,也不是自发形成的。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里的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少先队活动又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活动 ,是少先队辅导员有目的地设计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集体教育方式 ,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礼仪教育 ,是我校老师一直在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 ,结合我校实际 ,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主要从各种集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中队主题班会活动等形式来体现。…  相似文献   

7.
思品课要冲破"封闭式、灌输式"教学的怪圈和课堂的约束,打破课程局限,各科应相互渗透;要确立教育教学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使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宪民 《河北教育》2006,(10):44-4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构建开放的、而有策略的语文课程,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渗透审美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有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艳 《考试周刊》2012,(43):41-42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教育,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是纲要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其中“综合性”的“综合”就是整合,就是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即使是游戏活动也要根据需要透视与领域活动的整合。但是,传统的幼儿游戏活动往往戏缺乏必要的整合,影响游戏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蕴含德育资源 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素材,其内容、思想和方法等.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成果.一旦掌握了它的文化价值,就会立足于真理价值的基础上,具体体现思想道德教育。然而,其散落性特征决定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要深人理解教材,紧紧抓住教材中的教育点和渗透点:化学教师首先要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刘颖 《中国德育》2004,(12):68-70,7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相似文献   

13.
把握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对学校德育教育作了思考,对德育渗透于人文精神学科来完成,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来完成,作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翟新民 《教学月刊》2011,(12):35-37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中小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课文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很好的方式。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墨浓的博客     
在教与学的“对立”中,教师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导。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特殊的地位:教师在人格上是作为社会的代表;在教学的内容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是作为人类共同的实践成果的代表;从血缘关系的痕迹来看,教师是代替了学生的父辈完成教学工作,是父辈的代表;在现代社会中,教师还是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表。教师像一个聚光镜一样,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学生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7):208-209
德育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德育主题,安排相应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活动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际活动,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今时代,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意志、协作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这就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通过各种班级活动实现的。根据活动的内容,可以将班级活动分为日常活动和主题活动两大类。日常活动就是每天或每周都要进行的班务活动,比如出版黑板报、卫生大扫除、做广播体操等;而主题活动则是围绕各种主题在不同阶段开展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活动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广泛的教育内容,全面持久的教育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