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区间估计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辉  于渤  金真 《预测》2012,31(2):62-66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并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比较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及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层次分析区间估计方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理论模型。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类型的分近,对事故发生的风险源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初始指标。并结合运用模型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期6标段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实际验证,本研究为施工企业评价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判断综合管廊火灾风险,建立综合管廊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研究选择综合管廊情况、消防设施、疏散设施、安全管理、逃生人员技能等五个方面为影响综合管廊火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对综合管廊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利用MATLAB软件对其火灾风险评价进行计算,得到了综合管廊火灾风险评价值。对某一综合管廊火灾风险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HP-FCEM方法对综合管廊火灾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建筑企业生产综合评价的新途径,并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此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顺泉  彭肖颜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248-251,241
论文在介绍风险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工作实际,构建了一种进口商品检验检疫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部分进口商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财务状况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在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势克服传统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缺陷,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这一客观赋权的公司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收集的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次尝试性地将AHP模型应用于水利资金关键风险点的评价,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取得了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的效果,对水利资金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庄平  李延喜 《软科学》2011,(10):107-112,120
针对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选择,建立考虑宏观、微观影响因素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两种赋权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基于G1-变异系数法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家电行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探索符合当前形势的投资风险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太阳岛风景区为实证研究,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太阳岛风景区风险评价模型.首先介绍了太阳岛风景区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思路,接着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并最终得出了太阳岛风景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阳岛风景区进行风险综合评价.该模型对太阳岛风景区风险管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太阳岛风景区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沙  杨波  李博 《现代情报》2013,33(7):34-37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中信息不完全性和概念不明确性的特点,运用灰色模糊理论探索信息系统的评估问题,在分析信息系统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以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集理论为依据,将隶属度和灰度综合到评估过程中,构建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信息系统的风险等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在其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电梯运行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专家打分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指数分析评价法等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建立了指标值指数化综合法的电梯风险值综合评价法,并给出了线性指数化数学模型,同时对风险等级进行赋值,对电梯本体的8个系统进行权重值给定,确定了电梯综合风险值的范围划分。根据ALARP原理给出了综合评价结论,较好地实现了电梯风险评价总体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