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指数模型自提出以来,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3种不同轴压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式、整体变形的特征、骨架曲线及耗散能力系数。并对修正Park-Ang损伤模型所得出的试件损伤指数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轴压比的大小对框架柱的影响.并对混凝土构件试验和损伤指数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巨型框架结构进行地震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与实腹式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结构截面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空腹式结构较实腹式结构地震反应小,但在罕遇地震下空腹式地震主框架柱先于实腹式主框架柱出现塑性铰,设计时应该对空腹式底层柱再采用进一步的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以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弯剪悬臂杆的侧移曲线作为其初始侧移模式,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对一个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进行了基于不同刚度特征值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结构刚度特征值对等效地震总剪力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该文在以往结构-地基的地震反应模型中二维地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三维地基模型,这种三维地基模型同样考虑了底部透射边界理论和侧面捆绑边界理论,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三维地基模型的分析,发现与现实理论分析十分吻合,从而证明了这种地基模型的合理性,改进并完善了地基-结构地震反应模型,也为以后的地基模型合理性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君锐  刘慧 《大观周刊》2012,(34):194-19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服役期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维护,同时还可能由于设计、施工或使用功能的改变等原因进行工程的改造加固。本章将研究基于几种不同型号的外包钢加固方法提高构件承载力,研究整体结构在不同设防水准地震(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到对实际工程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一种用于框架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将大大改善传统的固定模型中地震波全部陷入上部结构的不合理状况,通过采用fortran结构计算软件newmark-中心差分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同时该文上部结构采用的6结点等参平面单元提高了以往4结点单元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在以往结构-地基的地震反应模型中提出的三维空间地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加上上部刚框架结构,与以往上部四结点平面应力等参单元结构模型模拟上部梁柱构件的不同,采用杆件单元有限元模型。计算表明,上述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杆件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说明了这种模型的合理性,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结构-地基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厂房各类结构构件的老化、破损程度的不断加剧,甚至受到外界高温、高湿、酸碱性气体等特殊环境的影响,这类工业厂房结构可靠性及安全性已严重降低。文章基于汶川地震中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典型震害调查,讨论分析震害产生原因并提出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构设计直接关系结构安全,建立正确、合理的结构计算模型是进行结构设计的最基本前提,结构参数的合理选取是结构分析正确与否的重要保证。文章就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有关结构分析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洋  黄山  沈思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2):227-228,277
近年来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较好的预测已有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文章采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的未来震害进行了预测分析,对今后进行抗震防灾规划和震害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抗震设计、加固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平  刘洋 《大观周刊》2012,(14):122-122
无论是在现今社会,还是回到过去,地震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的现象,但是地震对于我们的伤害也是可怕的,无数的生命、财产,只要发生地震都会严重的损伤。本文主要就现代抗震设计的理论、措施,并对目前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作了论述分析,经实践证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实现结构抗震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屋盖的设计,往往把上部钢结构屋盖和下部混凝土结构分别分析,屋盖采用弹性支座模拟下部结构的刚度。该文以聊城温泉馆为例,对该结构的整体模型以及单独模型进行了静力、温度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对比,证实了屋盖在静载工况作用下,单独屋盖模型结构的内力、位移与整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则存在一定差异。该文总结了单独屋盖以及整体屋盖计算的差异,为此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构健康监测中采用的损伤诊断方法大多仅能在程度上对损伤进行相对判断,不能准确地判断损伤产生的数值。从剪切型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出发,构建AR数据挖掘模型。通过提取AR模型的自回归系数达到结构刚度识别的目的,以刚度值作为判定结构损伤程度的定量指标。利用三层框架结构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精确地定位损伤及进行损伤程度判断,而且能够区分由结构质量改变和刚度损失所造成结构损伤情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孙宝成  赵云岭 《大观周刊》2012,(34):162-162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经常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了分类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探讨裂缝的治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FRP是纤维增强聚合物,它是一种经济、便利、轻质和耐久的防腐保护材料,不但具有阻锈的功能,还具有补强恢复的效用,在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与维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了FRP对钢筋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影响FRP对钢筋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因素以及FRP加固体系抗腐蚀性机理,并分析了FRP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中一种量大面广的结构形式。论文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框架梁柱及次梁布置、梁柱截面尺寸的选取与配筋、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某特大桥桩-土-结构进行地震反映分析。通过对无桩模型、截桩模型以及全桩模型的对比计算分析,得出忽略桩土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完全的结果,因此适当考虑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形式的裂缝。设计因素、材料因素、施工因素使用因素等的影响是造成结构开裂最主要原因。文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以及危害,对结构裂缝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透射边界系统的模型,该模型中上部结构采用的是4节点等参单元模拟上部结构的梁柱杆件,在结构一地基有限元模型中,地基侧面采用捆绑边界,地基底部采用改进的阻尼透射边界。通过给定的地震波,对比采用简单阻尼透射边界的建筑结构模型和采用改进阻尼透射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文提出的模型是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的连续箱梁桥梁结构,建立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抗震分析。得出结论,铅芯橡胶支座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结构地震响应,从而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