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教育正朝着“发展健康心理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向发展 ,学校应如何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在实际操作中又如何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 ,“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 ,处世乐观进取 ,做事主动积极 ,勇于尝试 ,乐于面对挑战 ;相反 ,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 ,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 ,往往是退缩、畏怯、悲观、被动、不善于交际 ,不敢尝试新事物 ,凡事依赖 ,犹豫不决。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因素,不容我们忽视。   教育专家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孩子,自我评价“很蠢”、“不能干”、“很差”等。一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其他孩子的小组或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交往中,有的孩子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孩子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面对困难挫折时,一些孩子常常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包括未玩…  相似文献   

3.
常听有家长说:“孩子胆小。”“什么事都怕做,怕说。”这些家长所说的“胆小”,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性格怯懦”,表现为缺乏自信、自尊,不敢表现自己,喜欢顺从权威,独立性差等。这在当今儿童中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自信心是指一个人能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有所作为,相信自己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自信心是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各种困难的巨大力量。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态度。表现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情感体验。有较强自尊心的人总是有不甘落后、力…  相似文献   

4.
如果孩子说“我能行”,不仅说明他有能力去做一件事,还说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是在培养他的上进心、意志力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一个人只有具备自信心才可能在工作、生活中战胜困难,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孩子从小自信与否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培养充满自信心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去不断培养、强化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之类的小动物,害怕打雷、汽车发动的声音等等。恐惧是一种在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情绪体验,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敢”和“害怕”。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拥有自信心的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与人交往,面对困难不胆怯,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常常不敢主动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鉴于此,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2,(11):155-155
在您家里,孩子是否从不主动收拾玩具?依赖性强?犯错后不承认?不愿意和人交流?胆小不敢上台表演?遇到困难总是退缩?……这些问题一定让您感到困扰。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担当责任并且有自信心呢?9月16日,北京市妇联携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主题讲座。特邀著名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宗春山老师,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人手,解读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传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自信心是儿童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拥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学习、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孩子如果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秀”出自己,缺乏自信,就有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那么家长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一是引导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不沉迷于挫败感。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有意义的活动中,都会遇到挫折,乐观主义者总体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健康”。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认为自己很笨。表现为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的要求参加活动,不敢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 用。刚开学的时候,我班曾有一部分孩子,不敢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在后,狂逛或独自游戏,说话小声,胆怯,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等等,我认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1、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活动中,我尽量…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自信心弱的学生经常会说自己不敢画,怕画错,怕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怎样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呢?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与总结,我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绘画自信形成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对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时期的自信心培养应该引起重视,并且应该对此有深刻的研究。本文主要是笔者针对幼儿时期的自信心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在活动区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怕别人笑话;不敢与小朋友交往,畏缩退避,独自玩耍,不敢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愿望,总跟在能力较强的幼儿后面,听从他人安排;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常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于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5.
学校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家庭学习指导究竟抓什么.怎样抓?这里提供一些看法,供参考。一、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实现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就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刘建国 《青年教师》2006,(10):29-30
一、培养孩子要有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它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的核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只有自信的人才会百折不挠地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才会有幸福的人生、6—12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形成自信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对孩子多鼓励,少贬低;多表扬,少批评,更不能用言语讽刺、挖苦、打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要时时刻刻为孩子的成长着想。现在不少学校取消了“三好学生”的评选,而是根据学生的特长设置奖项,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期结束时,都能得到一张荣誉证书,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从小都能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我最棒”。  相似文献   

17.
早就知道曹教授这个人,但是第一次见面却是在一次她的报告会上。那天,她应一个会议的邀请,给与会的代表做报告。因为做这本有关家庭教育的杂志,所以关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报告可以说听了很多。但是听了曹教授的报告,仍让我有许多新的发现。由于参会的都是一些儿童教育工作者,所以她说:我们正在做着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我们不要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她以此呼吁教育者要了解孩子;她认为一个人不能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是主观的,是内在的。一个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敢成功。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她还谈到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问题,她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从让孩子独自睡觉开始。恰好在我们的选题计划中有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分床睡的话题,所以曹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我就约时间向曹教授请教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认为自己很笨。表现为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的要求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姚明敏 《幼儿教育》2001,(12):17-17
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每日一笑。在幼儿看来,老师的笑是对自己的肯定,表示“老师喜欢我”,它会使孩子情绪愉快,信心十足,昕以我常常对孩子微笑,更注意对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微笑。我尤其重视早晨的“一笑”,因为早上是幼儿情绪较易波动的时刻。每当孩子跨进活动室,我就迎上去,送给他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因此,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应当鼓励他们去试一试、做一做;其次,父母、老师及幼儿心目中的其他权威人物对他们的信任和肯定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1.不要说“你做这还早呢”。孩子总喜欢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我们不要轻率地否定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举动,说些“你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