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俞英 《语文天地》2009,(7):26-28
习作。是放飞孩子们的心灵,自由驰骋、憧憬未来的乐园:习作。是激励孩子们展现自我、交流情感的天地;习作,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积累素材的过程;习作。还是……为了这一连串的省略号.教育工作者们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作文.如何让孩子们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自由表达。本文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3.
儿童习作的应然状态是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其中自由生长,诗意栖居,而实然状态是习作中"茫然无我、呆头呆我、虚情假我、似我非我"等问题普遍存在,儿童"自我"的缺失导致了习作与儿童生活和生命的隔离。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便是要唤醒儿童习作的"自我场",即:唤醒儿童"本能的缪斯"、情感的体验、自由的表达,归还儿童生活在场、阅读在场、习作在场的权利,让儿童的习作彰显教育原生态的活泼泼的"自我"。  相似文献   

4.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5.
熊继鹏 《成才之路》2009,(16):79-7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  相似文献   

6.
由于信息闭塞等原因,不少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学生作文大多是内容单调枯燥、形式千篇一律的模仿之作,缺乏对新事物、新时代、新生活的感悟,很难体现出儿童活泼烂漫的天性。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乐于表达心声,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流露真情实感,张扬孩子个性,让习作成为学生真实的、快乐的、自由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7.
想象作文作为小学生习作的一部分,相比纪实作文它更能解放孩子们的精神和心灵,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释放出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挖掘学生自由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等方面上.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作文。怎样将“快乐”与“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喜欢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心坎上认同作文,喜欢作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快乐作文“六步曲”。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0.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11.
看了赵本山小品《话聊》,深受启发。孩子们不愿写作文,关键是没有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啊。如果能在习作教学中试着和孩子们“聊”开作文,就能唤醒、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灵动的世界.可我们发觉在作文教学中.孩子们笔下的生活是那样黯淡无光.都是充满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表达。”这里就提出了一个习作的源头问题。多年的习作教学发现.只有开生活之源,才能扬个性之帆:只有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习作大课堂.才能写出富有灵性、个性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3.
赖圣梅 《阅读与鉴赏》2011,(11):27-27,3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它对于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搭建习作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兴趣,是所有语文老师都要摸索实践并为之努力的方向。为了打开习作教学的困局,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办班级作文报,让孩子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喜悦每一次给孩子们下发《优秀作文》等报刊的时候,我总能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议论:谁谁谁那么厉害,人家的作文都能发表呢。孩子们对这些作文能发表的孩子的艳羡之态,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15.
胡茂山 《成才之路》2009,(25):38-3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使作文教学在儿童与作文之间形成“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的习作因生活而显精彩,因生命而显灵性。  相似文献   

16.
“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让每一个孩子会写作文!”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探索着……思索、探索中,一场作文教学的“红色革命”便在我班悄悄地开始了。“红色”代表着火热的激情.我希望这场作文的“红色革命”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让我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带着这火热的激情.快乐地在习作的园地里耕耘、收获……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天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眼下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作文教学犹为明显:学生学得枯燥烦闷,学得苦,而往往收不到预期成效。其实,语文特别是作文,毫无疑问应该是孩子自身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作文,作文就是表达生活。我们改革作文教学,最起码的应该把课堂还给生活,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在生活般的习作课堂上兴趣盎然,自由表达。要真正激发兴趣,首先须创造让孩子们快活的课堂习作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其次,必须让孩子有话可说,有法可学。因此,我们要设计出无数让孩子们不吐不快的习作课。这里,我们从来稿中选编出五篇作文课堂教学的稿件。这些教学设计,都比较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兴趣,注重有话可说的条件创造。同时,这些教学设计也并没有完全脱离教材,比如《吹鸡毛》,本身是小语第六册的一次训练,《即兴作文指导》亦是小语第八册的一次训练。在选编这组稿件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形式多而活”。因而更偏重形式,内容方面不可完全顾及,因此必然有些疏漏。所以,我们并不主张大家照着这些设计去上课,只求能开阔思路,创造出千姿百态受孩子们欢迎、对孩子们热爱生活、乐于表达有意义的优秀的作文课堂教学方案。我们盼着这些方案的出现,盼着这些方案给孩子们的习作练笔带去欢乐,也盼着这些方案能寄到我们编辑的案头。  相似文献   

18.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初杰 《双语学习》2007,(12M):149-149
作文教学最大的功能是语言功能,作文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学生思想过程与结果。陶行知老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引导、去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多种写作渠道。  相似文献   

20.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写作教学应当深入研究小学生内在的游戏精神特点,将游戏和学生习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放飞学生的思绪,为孩子们轻松作文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一、欣赏游戏作文的精彩,引发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