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院士制度是国家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制度之一,今年的院士增选有何看点?  相似文献   

2.
院士增选:门槛提高 把关加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选院士一直是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心目中的崇高荣誉,增选院士及其标准自然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此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严格把关,强调候选人工程技术特点、关注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关注边缘学科的候选人……以求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大事     
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09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2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449人。  相似文献   

4.
院士增选要严格把关、宁滥勿缺,要注重候选人学术质量与学风道德,要确保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旧条框”的规范下,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甲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8,(2):23-23
2007年12月。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增选两院院士名录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年前在京揭晓。增选结果表明,中科院新院士进一步年轻化。58名新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有27名,占466%;而51—55岁的就有11人,占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7.
何勇 《教育》2011,(20)
据6月3日《齐鲁晚报》报道,中国工程院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新院士,1999年,增选113名院士,2001年再添81名,院士总人数已达到616人,还不包括24名外籍院士。短短7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师》2012,(11):4-4
20i2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的8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有3名华人科学家被增选为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9.
2007年岁末。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29位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3位为上海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随着他们的加入,上海现有的中科院院士总人数接近百名。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向新当选的67名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都有超过两名院士当选。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共有18名外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岁末,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共有48名。其中来自高校的新院士有20名,所占比例为41.7%,高于研究院所、企业及管理部门。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6.2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52人,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首次低于60岁,也是中国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同时,中国工程院发出《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的一封信》和《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  相似文献   

13.
《世界教育信息》2007,(7):87-88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70位新当选院士脱颖而出。在医药卫生学部增选的7人名单中,刚刚获得2015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孙颖浩教授的名字赫然在列。回想起颁奖典礼上见到的孙颖浩教授本人,平易谦和的态度令人如沐春风,丝毫没有给人以大学校长的距离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9,(7):53-57
2003年11月24日,200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37岁的卢柯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当选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而且,值得骄傲的是,纳米专家卢柯是地地道道在中国打造出炉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3,(5):10-10
施一公、邓兴旺、陈雪梅和杨薇等当选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当选2013年该院外籍院士。今年,美国科学院公布的增选院士名单包括84位美国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施一公教授当选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是继4月25日他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获得的又一学术殊荣。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正袁钧瑛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5月2日,美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度院士增选名单,复旦大学1977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袁钧瑛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组织,当选为该院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的荣誉之一。袁钧瑛,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后以CUSBEA项目赴美。1989年  相似文献   

18.
国内     
正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各学部候选人情况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田村幸雄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10月,田村幸雄教授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聘任为全职教授。田村幸雄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尤其是结构风  相似文献   

20.
<正>据美国《侨报》报道,在5月1日公布的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年仅40岁的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当选,这也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有统计,今年新当选的84位院士中,有26位是女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纪录——2005年,当时有19位女性当选。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仅为58岁,比去年下降了3.5岁。美国科学院院士是一类何种身份的群体?为何每年院士的增选备受世界科学界瞩目?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缩写为NAS)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