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周末,我拿出自己钟爱的《教育文汇》,靠在阳台的椅子上细细地品读着,暖暖的日光洒在书和身L,仿佛一幅温馨的读书油画。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是我很喜欢的期刊,也是和我很有缘分的朋友。与《教育文汇》相识相交以来,我读了《教育文汇》的大量优秀文章,受益匪浅。我也先后在《教育文汇》上发表了6篇文章,还被邀请参加了5次《教育文汇》笔会。  相似文献   

3.
邓梁 《教育文汇》2007,(8):53-53
《教育文汇》,你让我“一见钟情”。虽然几年过去了,但初识《教育文汇》的情形我仍然记忆犹新。那次,我去找一位同事换课,不巧他正好上课去了。我便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打算给他留张便条。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本杂志——《教育文汇》。我的眼睛顿时一亮,  相似文献   

4.
省教育宣传中心、省教育信息中心在这里隆重举行“《教育文汇》创刊10周年庆典暨《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颁奖会”。我代表协办单位肥西县教育局、肥西师范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史峰 《教育文汇》2007,(6):45-45
我是山东的教师,《教育文汇》是安徽的刊物。山东安徽虽然隔着山山水水,但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地域空间的相隔并没有隔断我与《教育文汇》的缘分,让我续起了与《教育文汇》这份“命中注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6.
邱国栋 《教育文汇》2010,(10):63-63
吾友问:教育刊物,犹如丛林,荐一"秀木",可否? 答曰:《教育文汇》,幸识六载,得益多多,吾友读之,必定喜欢。 《卷首语》如清风扑面,短小而精悍,言简而意赅,严谨而亲切,诲人而无声。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援疆支教。在那遥远的地方,很难看到《教育文汇》了。于是,我打电话给朋友,让他给我邮寄了几本《教育文汇》。远在他乡,一看到《教育文汇》,便感到很温暖,仿佛夜里拥有一轮清月,清晨拥有一轮红日。它如桂花飘香,慢慢地弥散开来,使人在不觉问得到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9.
读你心动     
唐金龙 《教育文汇》2010,(12):53-54
今年刚到一所新学校,就给《教育文汇》发邮件,通报自己的新址。我和《教育文汇》交往近10年了,从当初的读者到“知名作者”也有近8年了。现在,我和《教育文汇》编辑部距离远了,但心贴得仍然那么近。  相似文献   

10.
六年前的那个雪夜,我辗转不寐,索性坐起来,连读了几期《教育文汇》。我被这份杂志清新活泼的文风迷住了。读着读着,我想自己也可以尝试投稿呀!于是,我立即动笔,将思考已久的问题写成《我为狐狸鸣不平》一文。写完后,意犹未尽,又写了《站到对面看自己》。后来,这两篇小文都在这份我钟爱的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张贤超 《教育文汇》2007,(10):49-49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教学闲暇之余,我照例去校报刊存放处看书阅报。邮递员刚刚送来一摞报刊,其中有熟悉的面孔,如《教师博览》《福建教育》等。然而,我的眼神却停在《教育文汇》上。她是这学期学校新订的杂志。我像翻看其它教育类杂志一样,随意地打开,可是瞬间仿佛有一股巨大的魔力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2.
爱我所爱     
红梅枝枝衔瑞雪,爆竹声声唱“旺旺”。在又一个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我谨向《教育文汇》的各位新老读者作者、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祝福;同时向刚刚步入“五岁”的《教育文汇》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办了100期,我读了100期,可谓百读不厌。每当月初拿到《教育文汇》时,我都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翻看一遍,然后精读其中佳作,并向我的同事推荐几篇美文。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11,(1):59-59
2009年12月4日至5日,安徽教育网和《教育文汇》在肥召开《吾皖名校赋》撰稿研讨会。全省27所大中小学名校作者参加研讨。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副主任王光厚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16.
张杰 《教育文汇》2010,(12):54-54
前几天填写2011年度专业报刊征订清单,我又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教育文汇》。这是我第四年自费订《教育文汇》了。  相似文献   

17.
认识《教育文汇》已有8个年头了。2002年,《教育文汇》刊发了我的一组书法作品。随后,我弃“书”(法)从文,虽在县教研室担任美术教研员,但却写了不少文章投给《教育文汇》,其中,亦有几篇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18.
情有独钟     
张杰 《教育文汇》2007,(4):46-46
我不是个自私的人,但自从与《教育文汇》相识以来,我从不让她在别人家里过夜。其实,爱书的人都有这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何炳章 《教育文汇》2010,(11):60-61
学校是文化育人的领地。育人,人气当旺;文化育人,文气当更盛。《教育文汇》和安徽教育网发起《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首倡安徽名校以赋为体,自我写照,实乃导引吾皖名校传承文脉、提升文气之深谋之举,心裁别出,意蕴有加。  相似文献   

20.
我结识《教育文汇》纯属偶然。2008年秋天,我去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发现一位同行手里拿了一本《教育文汇》,便借来翻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记得当时看到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征文启事,便决定把刚写的一篇随笔投给《教育文汇》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