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发生了变革,它要求教师从课改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遵从学生发展天性上、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提升学习原动力上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而关系到这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研读文本是最为关键的奠基工作,尤其是亟待强化“角色”和“学点”这两种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文本的"浅阅读",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阅读能力欠佳、过多依赖教参和备课不够到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苦练"内功"和脱离教参、精益求精地备课。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利用各种显性和隐性课程落实"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它的人文性特点和"生命教育"有着先天性联系,所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这要从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上课时实施的具体方法去实现。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本身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中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能力也有赖于阅读及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提供范例。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如何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众多中学语文教育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课前预习。在上语文阅读教学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并查阅文章相关的背景及资料,更多地了解文章的知识,以备课上交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54):45-46
作为语文课主要课型之一,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寄寓于语文素养的培养之中。无论是单篇阅读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不管是线下阅读教学还是线上阅读教学,紧扣语言文本,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解读文本、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着力落实语文要素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其人文素养,才是语文阅读课的目的。听说读写,是语文阅读课正确的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笔者在进行的研究与探索,就是要改变阅读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落实,片面强调课堂阅读的技能,忽视阅读教学方式整体性的把握,忽视学生主体意识、主动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培养的状况。同时,围绕"以人为本"的主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延伸探究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刘朝耀 《广西教育》2014,(33):48-4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呢?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并以此进行阅读教学,以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韩兴凤 《考试周刊》2012,(36):33-33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即通过"主题"整合阅读教学内容,零散的语言形式因为主题获得内在意义上的链接,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对主题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小学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是对阅读教学语言形式孤立、学习内容零散的交际阅读教学法的改进。主题及其相关内容作为发展语言能力的媒介被重点呈现,学在情景中,  相似文献   

13.
吴淑丽 《成才之路》2010,(33):37-37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好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扎实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该怎样在课。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满堂问和提问加串讲的注入式教学格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小晶 《考试周刊》2012,(32):31-3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呈现了一些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随着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要求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其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总体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防止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阅读教学先自教师示范性朗读开始,其次是激活文字、创设形象,再次是架设桥梁、深度想象,最后是放飞思绪、张扬个性。唯其如此,新课标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和可能创造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落实。倘如此,要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妙语文教学境界就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8.
李娟 《成才之路》2013,(2):20-20
在实施新课改,开展创新教育,推动素质教育之时,许多教育工作者已清楚认识到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语文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阅读教学上,体现在阅读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19.
吴红英 《考试周刊》2011,(80):47-4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紧紧围绕新课标中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者在实践中采用了"四步走"自主合作学习阅读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何英 《现代语文》2011,(7):37-38
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着"读"占鳌头的地位。然而,阅读教学现状却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反思一下阅读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主动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