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妈妈,我欠你的债! 在我的家里,父亲是个沉默少语的老实人,脾气有点倔,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我的母亲却有女人与生俱来的"小算盘",每天都会为哪里打折、哪里搞活动,以及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劳着.面对一个寡言而执拗的丈夫和繁重的工作、家务,她还要照顾我,就算忍着心痛打我骂我,也要逼我吃下苦口却很营养的菜.  相似文献   

2.
"十一"长假快到了,儿子对去哪里度假犹豫不决.我说有两个选择:一是回老家,二是待在家里.  相似文献   

3.
姚浩宇 《初中生》2018,(4):36-37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热闹的暑假飞驰而过,沉寂两个月的校园又迎来了我们这群无忧少年. 我,一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青葱”少年,平时和大家一样,哪里热闹往哪里去.可我今天一反常态,看到同学们下课后一个个往走廊上挤,我则缩在教室的一角,烦恼着自己的烦恼.  相似文献   

4.
果果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很标准地用手膝爬行了.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此后哪里有爬行比赛.哪里就有我和果果的身影。可惜小家伙不太肯配合.总是关键时候掉链子.参加过几次比赛也没拿到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呼啦.呼啦—” 这是风姑娘唱着歌来 她迈着轻盈的脚步,川 四处奔波。 了。一丫份 一少奋 可是风姑娘到底在哪里? 我问茂盛的大树, ,他摇摇树枝,卜亡/ 〕说:“风就在我这里。”一称 我问蔚蓝的大海,‘一扮、一;- 我这里。” 小鸟, 纹在的膀 波就爱翅 起风可拍 荡“:问拍 他说我他 说:“风就在我这里。” “呼啦,呼啦—” 这是风姑娘唱着歌来了。 哪里需要她, 哪里就有她的踪迹。目 (指导老师/晨曦) \、一川|J川|︸川|川|.|飞 能艰风有认 风是抽象的,但高超的画师 画出它的形与影。我们这独具慧 的小诗人呢,也写出了风的形象, 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我们首先来看下面几个句子: (1)他哪里是湖南人,这么不能吃辣椒. (2)我哪能比你高啊. (3)你真厉害!--哪里,哪里! (4)她真漂亮!--哪里漂亮啊!  相似文献   

7.
浙江卷高考作文曾引用流行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中的一段歌词,让考生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北京高考也有一道作文题和流行歌曲有关,题目是这样的:一首歌中唱道:  相似文献   

8.
爷爷和熊     
<正>"我是个小男孩时,"爷爷说,——于是我们全都跑到他膝前去听。我们知道他要开始讲真实的故事了。"我是个小男孩时,我住在森林边上的一栋小房子里。我在秋天收集坚果,在春天找到最早开放的花朵。我知道鸟儿在哪里建巢、兔子在哪里造窝、松鼠在哪里隐藏幼崽。"不过,树林里有个家伙让我害怕,那就是熊。我从不独自深入森林,因为我担心会遇到熊。"熊是个头儿大、很凶猛  相似文献   

9.
脑筋转个弯     
《红领巾》2012,(3)
1.万里长城是从哪里开始的? 2.你和我都只有一个胃,可医生说小胖有四个胃。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0.
I 划分音节(Syllabification)在英语学习中,学会划分音节很重要.它的好处:1.正确发音;2.有利记忆;3.便于移行.划分音节应依据单词的发音单位,哪里有一个元音,哪里就有一个音节.每个音节至少包含一个元音.将一个词划分音节,是根据其语音形式,而不是根据其书写形式如reach,书写形式有两个元音字母ea,但这两个字母只发/i:/一个元音,因此只算一个音节.又如tube、like词尾e不发音,这两个词也只算作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11.
网上联合国     
有个笑话是这样的。 甲:元旦放假你去了哪里? 乙:我哪里也没有去,在家玩呢,你呢? 甲:我去了一趟联合国!  相似文献   

12.
    
妈妈,我欠你的债!在我的家里,父亲是个沉默少语的老实人,脾气有点倔,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我的母亲却有女人与生俱来的“小算盘”,每天都会为哪里打折、哪里搞活动.以及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劳着。面对一个寡言而执拗的丈夫和繁重的工作、家务,她还要照顾我,就算忍着心痛打我骂我,也要逼我吃下苦口却很营养的菜。  相似文献   

13.
肖岚 《数学教学》2022,(1):25-28
<正>在解析几何教学过程中,圆锥曲线神奇的、统一的、规律性的结论确实令人惊叹,但学生不一定感同身受:第一害怕复杂的运算,第二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第三即便对规律性常识有印象也不会用.如何解决这些教与学的矛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设计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个环节的套题来进行习题课的教学,以帮助同学们搭建一个层次丰富的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主题班会,我提醒班长周子涵:今天恰巧是吴家贵同学的生日,正好借此机会举办一个座谈会,一是认认真真替吴家贵过一个生日,二是落实一下感恩教育的主题。稍作思考,我建议感恩主题讨论尽量围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接下来,我又进一步明确说,“我从哪里来”的讨论旨在“感恩父母”,“我是谁”旨在追问“用什么来证明自己”,而“我要到哪里去”引导同学们“担当家庭、社会和未来”理想的确立或初步形成。由于策划到位、准备周详,这次班会课开得相当成功,以至有同学在周记里写道:我受到了理想的呼唤,因此,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周.com:初中的两个题目好写吗?你怎么想到选第二个题目的?林春霞:平行线VS.交叉线对勤于思考、视野广阔的选手(显然我不是)来说,更易发挥。第二题____生长在哪里于我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看到生长两字,我哆嗦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其对于家庭与梦想、死亡与遗忘的探讨,诠释了生命教育中普遍包含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实质就是生与死以及个人价值的探讨。从这三个角度,挖掘《寻梦环游记》中适合应用在心理课堂和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7.
电脑争夺战     
自从电脑进驻我家,便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母亲大人本着“健康第一,保护视力”的原则,严格限制我的上网时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亲爱的电脑,为了与你有更多相处的时间,我要战斗到底.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要打响了. “时间到,关电脑!”一听这冷冰冰的语气,就知道是她在挑起事端.说好让我玩一个小时,不多一秒,老妈就发号施令了.  相似文献   

18.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  相似文献   

19.
陈丽霞 《小学生》2008,(3):16-16
开心果姐姐:您好!我虽然是个小学生,可我有一个非常大的烦恼。我的爸爸妈妈感情不和,爸爸天天不回家睡觉,连我生日也忘了回来给我庆祝。我妈妈还常叫我当"密探"。爸爸有时带我出去玩、吃东西时,我就要问:"爸爸,你晚上在哪里睡啊?""爸爸,你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回家呢?"……哎!有问不完的问题。开心果姐姐,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办呢?小恼恼  相似文献   

20.
来来往往     
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你们好!我是贵刊的铁杆读者,家中一摞摞的《当代学生》是我的珍藏。最近我写了几篇文章想投稿给你们,也算做一点“贡献”,但我有几个问题不明白:1.投稿必须是电脑打印的吗?2.必须写明所投的栏目吗?3. 投稿的地址是哪里? ——上海市市东中学Ec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